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芪蘆二丹坤苓湯治療慢性腎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慢性腎炎是由多種原發性腎小球疾病所導致的一組以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為臨床表現的癥候群,屬中醫“水腫、虛勞、腰痛”之范疇。筆者運用自擬芪蘆二丹坤苓湯治療慢性腎炎68例,療效滿意。現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68例中,男19例,女49例;年齡最小者13歲,最大者62歲。病程最短者9月,最長者7年。
診斷標準參照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三版《內科學》[1]。
2治療方法
自擬芪蘆二丹坤苓湯:生地、熟地各12g,山茱萸、丹皮各15g,山藥、丹參各25g,赤芍、澤瀉、茯苓各20g,炙甘草5g,坤草、生黃芪、炙黃芪、蘆根各30g。
加減法:偏腎陰虛者加黃精、桑椹子等;偏腎陽虛者加桂枝、仙茅、仙靈脾、覆盆子、菟絲子等;偏氣虛者加黨參、焦白術等;兼腎精不固者加金櫻子、益智仁、建蓮子、核桃仁等;偏濕熱者加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川黃柏、徐長卿;偏水濕盛者加豬苓、車前子、桑白皮、細石韋等;偏血瘀者加桃仁、澤蘭等。用法:水煎服,1劑/d。治療時間最短者59天,最長者160天。
3療效標準及結果[2]
完全緩解(水腫等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檢查持續陰性、高倍鏡下尿紅細胞消失,尿沉渣計數正常,腎功能正常)27例;基本緩解(水腫等癥狀與體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持續減少,尿紅細胞<3個/高倍鏡,尿沉渣計數接近正常,腎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25例;好轉:(水腫等癥狀與體征明顯好轉,尿蛋白檢查減少,尿紅細胞<5個/高倍鏡,腎功能正常或有改善)13例;無效:(臨床表現與上述實驗室檢查均無明顯改善或加重者)3例。總有效率達95.59%。
4典型病例
張某,女,29歲,1997年6月29日初診。自訴反復浮腫伴頭暈腰酸15個月,尿蛋白持續強陽性,不能緩解。患者因勞累和受寒感冒,15個月前開始出現浮腫,多方治療而效不佳。今年初因癥狀加重,某醫院診斷為“慢性腎炎腎病型”,給予利尿、抗感染及其它對癥治療,后又加用激素治療一月,浮腫略好轉,但尿蛋白仍持續(),故轉本門診求治。刻診:面色潮紅虛浮,下肢浮腫,按之凹陷難起,倦怠懶言,舌紅赤、舌體稍胖,苔膩微黃,脈沉細兼滑數。查尿常規:蛋白(),紅細胞(++),白細胞1~2,顆粒管型1~2;腎功能BuN為19.3mmol/L、Cr14.7mmol/L。證屬腎陰虧虛,濕熱蘊盛。投以基本方加黃柏12g,石韋10g,薏苡仁20g。1劑/d。共服藥2個月,諸癥緩解。又以上方調治70劑加以鞏固,隨訪1年未見復發。
5體會
慢性腎炎以腎虛為本,而腎陰虛又為本中之本。其根據如下:(1)從腎的生理功能來看,腎主藏精,腎中精氣是腎陰腎陽的物質基礎,物質為陰,故腎陰腎陽皆以陰為基礎;(2)從病理過程來看,慢性腎炎的長期蛋白尿使精微流失,陰精漸耗,終至腎陰虧虛;(3)從發病年齡來看,本病青少年發病居多,而青少年為陽旺之體,陰常不足,因此罹患本病,常易致腎陰虧虛;(4)從治療過程來看,慢性腎炎患者,一般病程較長,在治療過程中,大多投用激素,從證測藥,可推知激素為熱性之品,因此久用必化燥傷陰,故臨證大多腎陰虧虛或陰陽兩虛之證,而很少陽虛而陰不損者。
因慢性腎炎腎虛為本,故補其偏衰為治腎之道。而芪蘆二丹坤苓湯能滋補肝腎、化瘀利水,可作為治療慢性腎炎之基礎方。兼陰陽兩虛者,加少量桂附,微微生火,以生腎氣;或稍合仙茅、仙靈脾、巴戟天、覆盆子、菟絲子等平補之品,補益腎陽而不傷腎陰。
臨床所見慢性腎炎多屬正虛邪實之證,治宜開闔兼施、通澀并用。活血化瘀、利水、發汗解表,屬于開通;補腎滋陰、填精固澀,是為闔澀。開之、通之,使邪有出路,邪祛而正安;闔之、澀之,使精氣內守,正盛而邪不可干。因此開闔兼施,通澀并用,實為扶正祛邪之道。而慢性腎炎患者的瘀血和水濕又貫穿于疾病始終,治宜化瘀利水并重,瘀化濕除,則邪祛正安。
“水不自行,賴氣以動”。慢性腎炎水腫,是全身氣化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氣化功能障礙,導致三焦氣機失調,水道失暢,水液不循常道,而為水腫。故重視氣化,暢達三焦,不僅能維護和增強正常的水液代謝,而且能維護和增加各臟腑正常的功能活動。臨證治療,必重用黃芪,或合黨參、白術之輩,補益肺脾之氣,以助腎元化氣行水之力。
慢性腎炎之所以反復發作,不得緩解,往往與感染有關。故要指導病人注意冷暖變化,慎于起居,節制房事,不得過勞,防患于未然。一旦有感染,即投清熱解毒利濕之藥,如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蒲公英、板蘭根、黃柏、紅藤、虎杖、紫蘇等,以及早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