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專升本藥理學考核形式革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督促成人學生學習,避免出現混文憑現象,各高等院校都制定了嚴格的考核制度。考核的目的是為達到檢驗教師教學和成人學生學習效果,保證成人教育的培養質量[1]。但是,幾十年的成人教育實踐證明,有效推行考核制度較艱難。通過對我校成人學生藥理學課程學習目的、課程內容安排、現行考核模式、學生期望采取的考核方式等問題的調查,筆者發現成人藥理學考核方式存在不足。通過分析討論,旨在尋求符合成人學習特點的更有效的藥理學課程考核模式[2]。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2011年1月,對我校170名專升本成人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放170份問卷,有效回收165份,有效回收率97.06%。
1.2方法
自行設計“成人專升本藥理學教學與考核方法改革需求”調查問卷,內容:(1)學生情況:年齡、職稱、現工作崗位等;(2)對藥理學現有教學模式的評價:學生對藥理學學時分配、內容安排和教學方法的評價;(3)藥理學考核模式相關需求調查:學生對藥理學現有考核模式的評價及對考核模式改革需求的調查[3,4]。本調查問卷根據《2010年臨床執業醫師基礎綜合筆試大綱———藥理學大綱》和《首都醫科大學成人專升本藥理學教學大綱》設計,采用Mathena設計的Likert5分制量表(即非常需要、比較需要、需要、一般、不需要或非常合理、比較合理、合理、一般、不合理),分數從5到1,分值越高,說明該項內容需求度越高或認可程度越高。經過3輪專家評議,該量表重測信度為0.84~0.87,內在一致性系數為0.85。
1.3統計方法
采用SPSS1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使用中位數,計數資料用構成比進行統計描述。
2結果
2.1一般資料
(1)165名成人學生,年齡:≤24歲15人,占9.09%;25~34歲105人,占63.64%;35~44歲43人,占26.06%;≥45歲2人,占1.21%。(2)學生職稱:中級職稱28人,占16.97%;初級職稱127人,占76.97%;無職稱10人,占6.06%。(3)現工作崗位:臨床醫生86人,占52.12%;臨床護士47人,占28.48%;醫技科室7人,占4.24%;社區衛生服務站16人,占9.70%;其他科室9人,占5.45%。
2.2學生對藥理學現有教學模式的評價(見表1)成人學生比較認同采用病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提示教師采用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急需改進。
2.3學生對藥理學傳統考核模式的評價(見表2)形成性考核即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與考試,是對課程學習成果的階段性考核。藥理學形成性考核包括:階段性測驗,病例分析、小組討論,社會調研并形成社會調研報告,大作業或論文,讀書筆記等。終結性考核即期末考試,是每學期末學校組織的集中性、綜合性考試。
2.4學生對藥理學考核模式改革需求
2.5不同崗位成人學生對藥理學形成性考核需求
3討論
3.1合理安排藥理學課程內容、學時,改革教學方法通過本次調查及在QQ群上與成人學生交流發現:(1)學生普遍反映原有藥理學課程內容過于陳舊,學時安排不合理。學生急需了解大量臨床使用的新藥知識,而大量學時卻放在經典老藥的講解上。(2)大多數成人學生認為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方法較枯燥,師生缺乏互動,希望多與臨床實際結合,采用病例教學法、問題教學法。針對成人學生提出的意見與建議,可進行如下調整:(1)深入基層進行調研,調查臨床各科室用藥,分析臨床較常用藥物了解新藥。根據調查結果,對原有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適時的調整,多介紹一些新藥,以及老藥的新用途。(2)對于藥效學與藥動學以及傳出神經系統藥理學等內容,雖然成人學生大專時學過,但由于是藥理學的重、難點,理論性較強,因此,有必要重復及深入講解。(3)多開設一些實驗課,通過實驗對理論知識進行驗證,加深成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4)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為成人學生提供交互性強的學習環境。另外,教師可公布自己的E-mail、MSN、QQ等加強師生交流,提高藥理學教學質量與學生學習效率。
3.2建立符合成人學生特點的考核模式通過對傳統考核模式評價、考核模式改革需求調查以及不同崗位成人學生對藥理學形成性考核需求調查發現,傳統考核模式不符合成人學生特點。成人學生工作壓力較重,但理解、分析、綜合能力較強,將課程考核作為督促成人學生主動將理論學習與工作實踐相結合,是提高其崗位適應能力、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所有考核工作都應在這種思想指導下進行,可適當增加形成性考核比例,改變期末終結性考試“一錘定音”的局面。在考核內容上,應堅持全面性和科學性原則,不僅對基礎知識進行必要考核,更應強調檢查成人學生理論與工作實際相結合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終結性考試,應盡量采用開卷考試方式,題型以選擇題、病例分析、處方分析題為主,少出名詞解釋、問答題。形成性考核根據學生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成人學生認可度高的考核模式,如階段性測驗、病例分析與小組討論、社會調研等。可針對從事不同崗位工作的成人學生采取不同方式,如對讀書筆記這種考核方式雖總體認可度不高,但對于醫生群體而言,認可度較高。因此,對于形成性考核,除學生都需參與的階段性測驗外,可讓學生自由選擇參與其他1~2項作為形成性考核的一部分。需注意的是,教師要對形成性考核進行適當指導,以期考核更加規范、有效、合理[5]。成人教育課程考試模式改革并不是解決一個單一、孤立的問題,要取得改革成功需要各方配合和支持。考核模式必須要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安排和師資情況等緊密相連。
總之,只有通過多種考試形式的有機結合,建立新的符合成人學習特點的階段性、多元化的藥理學課程考核模式,實現考試為教學服務的最終目的,才能加快成人醫學教學改革的步伐,培養出高素質的醫學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