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護理本科生臨床見習需求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對象和方法
1.1調查對象為2007級65名護理在校本科生,胸心外科專業臨床見習8學時,其中男5名,女60名,年齡21.5歲。
1.2調查方法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調查,問卷經過專家審核,并先進行預調查,后用于正式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對臨床見習的安排、帶教老師及帶教方法等需求情況。本次調查由專人發放,采用無記名填寫調查表的形式,填寫完畢隨即收回。共發放問卷65份,收回65份,有效率100%。
1.3統計方法全部數據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討論
2.1臨床見習的合理安排
2.1.1見習時機的選擇從見習課程安排而言主要有集中見習和分散見習兩種模式。集中見習是將多門臨床課程集中見習,如《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進行集中見習。分散見習是臨床課實踐教學以每門課程為單位,見習采用非連續性分散見習的方式。目前大多數學者主張采用集中見習教學模式替代單一的課間分散見習模式。盡管如此,本調查結果顯示,52.31%護生認為學完一個疾病即安排見習為宜,41.54%認為學完一個系統疾病再安排見習為宜,僅有6.巧%認為學完全部理論課再安排見習較為合理,可見分散見習仍具有頗多優勢,它能將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及時地與臨床實踐相聯系,護生的認可度也較高。因此應根據課程的安排、要求及護生的需求等多方面綜合考慮盡量安排合適的臨床見習時機。
2.1.2每次見習時間和人數的安排81.54%護生認為每次見習合適的時間是1一2小時,69.23%認為每組人數以5一7人為宜。由于見習涉及科室較多、臨床護理工作量大、帶教老師相對缺乏等原因,目前我們安排每次見習時間多為3小時左右,每組護生人數均在ro人以上。時間太長護生容易倦怠,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而且一次見習要求護生了解和掌握的內容較多,也存在相關知識掌握不全的現象。每組護生人數太多,到床旁給病人的壓力較大,容易使病人產生煩躁情緒,也影響了其他病人的休息,同時護生動手操作的機會也會減少。因此每次見習時間和人數的安排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2.1.3準備合適的病例數量本調查結果顯示,認為每次見習每種病例安排的合理例數為1例、2例、3例的護生所占比例分別為9.23%、73.85%、16.92%。由于臨床見習具有持續性、時間性的特點,而醫院的典型病人總是斷續的,具有偶然性,導致并不是每次臨床見習護生都能見到合適數量的典型病例,周一峰等提出的采用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甚至模擬病人計算機,系統進行臨床護理教學可能會解決這一矛盾。目前我國大多數醫院達不到這一要求,可通過加強護患、醫護之間的溝通、協調,盡量滿足臨床見習教學的需要。同時,教學錄像、幻燈、多媒體及模型的應用,也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教學病例的不足。
2.2進一步提高帶教老師的素質
2.2.1嚴格選拔帶教老師帶教老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臨床見習教學質量和護生滿意度,本調查100%護生認為帶教老師在教學活動中重要或非常重要,且76.92%認為帶教老師的學歷應在本科以上,對老師的要求除了臨床經驗豐富以外,還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帶教技巧等。可見本科護生對帶教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選拔帶教老師可采取競聘形式,要求熱愛教學工作,具有持續學習的能力,同時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和綜合素質等。
2.2.2帶教老師素質的持續提高現代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很快,護生的需求也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要求帶教老師能夠及時更新知識和觀念,了解護生的特點和需求,因材施教,保證教學質量和效果。一方面帶教老師應養成自學的習慣,及時思考和總結教學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和對策,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另一方面醫院應加強對帶教老師的培養,可通過知識講座、集體備課、觀摩優秀老師帶教等活動提高帶教老師的教學水平。建立對帶教老師的評價機制,及時反饋信息,達到教學質量持續改進和提高。
2.3采用科學的帶教方法
2.3.1采用靈活多樣的帶教方式在較好的帶教方式中,認為先看病人再集中講解占41.54%,先集中講解再看病人占30.77%,邊看病人邊講解占27.69%。兒種帶教方式各有優勢:先看病人再集中講解可使護生先有感性認識,講解時可結合病人實例,護生也可更好地參與到討論中去;先集中講解再看病人優點是護生掌握了相關理論知識,看病人時可與病人有更多的溝通和指導,護生可產生一定的成就感;邊看病人邊講解能夠達到感性和理性的適時結合,但在床旁時間過長,易影響病室環境和使病人疲勞。在臨床見習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帶教方式。
2.3.2進一步探索科學的帶教方法傳統的帶教方法單一陳舊,主要是灌輸式的教學,本調查護生認可度僅為巧.38%,這種教學方法注重知識的灌輸,使護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制約了護生學習積極性的發揮、創造能力提高和個性的發展,無法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隨著臨床教學模式的不斷創新,循證護理、問題式、啟發式及討論式等教學方法已越來越多用于臨床見習教學實踐中,護生能夠更多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積極思考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更有利于護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本調查認為問題式和啟發式教學為較好帶教方法的護生分別為60%和87.69%。
2.3.3提供給護生適當的實際操作機會由于臨床見習時間有限,除基護操作見習外,護生在見習時實際操作的機會相對較少,76.92%護生希望見習時有實際操作或健康教育的機會。帶教老師可根據護生掌握知識的情況,適當提供一些實際操作的機會,不但滿足了護生的需求,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反饋教學的效果。
3小結
本調查護生對目前見習的滿意度為73.85%,如何進一步提高臨床見習質量和滿意度,除了上述討論的合理安排臨床見習、提高帶教老師素質、采用科學的帶教方法等,教學工作者還應轉變觀念,以護生為中心,不斷探索。本次調查僅從護生的角度對臨床見習的需求作了分析,希望能為護理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