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藥技術低碳發展價值取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低碳發展模式與我國醫藥產業發展的新契機
近年來.在我國醫藥衛生領域中.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都很重視技術創新工作。中國醫藥工業產值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2009年。我國醫藥工業總產值達到10048億元,比2005年增長了5684億元,年均增幅為23%。預計2010年中國醫藥產業7大子行業工業總產值約12580億元,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到2011年,中國可望成為全球第三大藥品市場。僅次于美國和日本。IllS,‘叫旦是,由于業內片面強調經濟利益.對環境問題以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很少進行探索性實踐,導致高速發展的醫藥產業出現了一些明顯的負效應。低碳發展模式的提出對于我國醫藥產業突破創新瓶頸。取得歷史性突破是一個新的契機。在低碳技術前沿的競爭中,中國醫藥產業有可能爭取到屬于自己的機會.因為我國醫藥產業在發展低碳技術方面有自己的優勢。首先.在醫藥制造業的很多研發領域,我們和發達國家處于同一起跑線。醫藥技術創新主體包括企業研究機構和大學等部門。它們在先進技術的研發上有比較活躍的團隊。目前,不少醫藥技術發展速度相當快,有的已經在向其他國家出口。其次,要看到我國的醫藥制造業有一個獨特的優勢,即擁有巨大的國內市場。而市場需求恰恰是驅動技術創新飛速發展的不竭動力,并且,市場規模龐大,其研發成本更容易分攤。這意味著改變依靠傳統產業的老路,走低碳發展模式.是我國醫藥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新契機。我國醫藥產業要想抓住這個契機,關鍵不僅在于積極進行相關低碳技術的研發,還在于對技術創新的價值取向進行反思并重構。因為,價值取向是創新主體進行創新活動的精神驅動力,是創新行為的最終依據。
二、傳統發展模式下我國醫藥技術創新的價值取向反思
在價值哲學的視野中。技術創新本身不是價值中立或者價值無涉的,這~過程蘊含著創新主體的價值取向。在具體的醫藥技術創新實踐中,技術創新主體的價值取向往往是多元的,分為物質價值取向與精神價值取向兩大類。進而可以繼續分解為經濟價值取向、生態價值取向、人文價值取向等。各種價值取向之間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并不是等量齊觀的,而是有所側重,主次分明。在傳統的發展模式下。我國醫藥技術創新被理解為單純的經濟學概念,認為醫藥技術創新追求的核心是經濟價值。與此相對應.醫藥行業內對技術創新效果的評價,只看能否帶來經濟效益。這種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價值取向客觀上對推動我國醫藥工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有其必然性與合理性。但是由于醫藥工業中的技術創新主體長期對技術創新負荷的其他價值視而不見,使技術創新的負價值.特別是在生態領域、社會人文等方面的負價值全面爆發。
(一)重經濟增長輕生態建設:人與自然關系嚴重對立.忽視生態價值取向。醫藥技術創新的發展本應該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因為醫藥技術創新的目的在于管理、保護并且以可持續的方式利用自然。但是在傳統發展模式下.醫藥技術創新主張對人對自然改造的隨意性,縱容對自然開采的掠奪性.扭曲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人們更多關注新技術應用給經濟增長帶來的效益,對于這一技術會不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不良后果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例如.中國頭孢氨芐的年產量超過兩千噸,隨著新醫改的推進,未來還將持續增長.但是傳統的化學法生產頭孢氨芐會排出較多的廢氣廢水,對環境的危害較大。另據統計,我國每年僅植物類藥渣的排放量就高達65萬余噸,目前這些藥渣多以堆放處置為主.這種處理方法不僅耗去大量資金。更造成了資源浪費和嚴重的污染。阢。蜘傳統醫藥技術創新所導致的負價值由此可見一斑。傳統發展模式下。醫藥技術創新對于生態價值的忽視受近代以來的人類中心主義自然觀的影響。近代人類中心主義的理論核心是“主客二分”。所謂“主客二分”。始于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這種二元論思維方式。笛卡爾把“思”作為主體的本質規定突出強調.人的理性使人高于其他存在物,把人從萬物當中區分開來.成為和自然相分離的主體,自然成為與人這個主體相對立的存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也就被簡化為主體和客體的關系。“主客二分”這種思維方式強調人的主體地位.發展出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這種價值觀認為,人的利益是我們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唯一出發點和目的.人與自然是簡單的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而不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人類中心主義”自然觀給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帶來重要的影響。在醫藥技術創新領域。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從而在創新過程中簡單、粗暴地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此外.“主客二分”的思維方式過度強調醫藥技術創新主體的“主體性”.不知不覺地助長了醫藥技術創新主體在創新活動中對生態價值視而不見。
(二)重“物”輕“人”:醫藥技術創新的人文價值異化。醫藥技術創新的人文價值取向要求創新過程應該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創新結果不能違背人的價值,人通過技術創新獲得存在和發展,不應該出現人的異化,達到技術創新的發展和人的發展和諧統一。在傳統發展模式下,醫藥技術創新對于人類的全面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對醫藥技術創新能否為人類帶來真正的幸福產生了懷疑和動搖。醫藥技術創新成果的應用.在人的文化、心理、認識、倫理等方面產生了消極的影響。并最終引致了技術對人性的壓抑和摧殘,使人的主體地位削弱,在精神上感受到自身意義和自我價值的缺失,不利于社會和諧發展。比如,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用于基因治療的藥物研發成為醫藥技術創新的重要成就。這類藥物的應用不僅可以給研發主體帶來豐厚的經濟利益,也可以幫助人類彌補個體缺陷,從表面上來看的確使人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但問題在于,人類基因的完善并不意味著人會更加幸福、人類社會更加完美,更不意味著人類獲得更好的發展。因為我們已經看到.基因技術的創新也會對人的家庭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以往的社會規范和生存規則帶來強烈沖擊。哈貝馬斯認為,基因干預技術與人種身份的自我鑒定、人性的自我認識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以優生為目的的基因干涉限制了其他個體對自己生命方式的選擇,因為個體的自主選擇是以完全自主地擁有自己的身體為前提的,身體是實現個人存在方式最基本的媒介。一旦前輩對他們實施基因干涉的話。一切都將無從談起。因此哈貝馬斯禁不住大聲詢問:“這是誰的力量.這是對誰的控制或對什么的控制?”陸1嘲正因為如此.早在上個世紀.胡塞爾就指出技術在根本上排斥了人的價值和意義問題,使人落人“不幸”的時代。他認為現代人讓自己的整個世界觀受實證科學(技術)的支配,并迷惑于實證科學(技術)所造就的“繁榮”。這種獨特的現象意味著,現代人漫不經心地抹去了那些對于真正的人來說至關重要的問題。I•l㈣馬克思也指出:“技術的勝利似乎是以道德的敗壞為代價換來的。我們的一切發現和進步,隨著人類愈控制自然.個人卻似乎愈益成為別人的奴隸或自身的卑劣的行為的奴隸,……我們的一切發現和進步,似乎結果是物質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則化為愚鈍的物質力量。”lYJ州}
三、低碳模式下我國醫藥工業技術創新價值取向的重構
縱觀人類的技術發展史,不難發現,要想使某項技術創新活動不產生任何負價值是不可能的。但調整好創新主體的價值取向。弱化技術創新的價值異化問題,使其負價值最小化、正價值最大化卻是完全可能的。在低碳發展模式即將成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大趨勢的背景下,“惟經濟價值取向”的技術創新已經不符合時代的要求了。醫藥工業的技術創新應該是事實與價值的統一,經濟價值、生態價值以及人文價值的統一,要實現這種協調統一,關鍵在于醫藥技術創新的主體要有積極的價值取向。弗洛姆指出,現有的技術之所以不人性、不人道,根源在于其技術活動背后的價值理念。舊唧嘞因此,在低碳發展模式下,創新主體的價值取向重構已經成為醫藥工業技術創新活動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重構并不否定在技術創新活動中對經濟利益的追求。重構后的價值取向不僅要關注經濟價值取向,更應該強調人文關懷、關注生態平衡.從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中獲得社會和諧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緩和醫藥技術創新在生態價值危機和人文價值危機這兩方面越演越烈的趨勢。
(一)構建醫藥技術創新的生態價值取向:倡導技術創新的生態和諧。技術本身具有生態價值。所謂技術的生態價值,是指技術作為人類變革自然界的手段,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協調人和自然的關系以及維持生態系統平衡所起到的積極作用。171恤,作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醫藥技術創新活動,不能推卸其對于自然生態問題的責任,其創新成果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應該體現出技術應有的生態價值。因此,在低碳發展模式下。醫藥技術創新需要強調生態價值取向,提倡在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醫藥技術創新的生態化轉向,使醫藥技術創新變成一種以生態和諧為價值取向的技術創新。所謂醫藥技術創新的生態化轉向,是指醫藥技術創新在其創新的過程和結果中都要合理地考慮和利用自然資源以及環境容量。它是一個多目標的創新系統,其最本質特征是在傳統技術創新獲取經濟利益目標上。增加了促迸自然生態平衡協調、社會生態和諧有序的雙重目標。
第一,在自然生態協調層面,醫藥技術創新的生態價值取向主要表現在.創新要有利于維護自然生態的穩定與和諧,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要考慮到技術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主張通過合理的技術創新方式,消除人與自然的緊張關系。在這個層面。醫藥技術的生態價值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醫藥技術推動著科學的進步與發展,使人類對自然的認識不斷深入;二是醫藥技術為人類協調人與環境的關系提供物質手段;三是醫藥技術進步為解決發展與環境的矛盾提供前提和保證。為了實現以上要求.醫藥技術創新的成果應該具有以下特點:(1)醫藥技術創新成果從生產到使用直到廢棄處理,各個環節都對環境無害或者危害最小。(2)醫藥技術創新成果應該最大限度地提高材料、資源的利用率。(3)醫藥技術創新過程應該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在創新產品生命周期的各個環節盡量做到消耗的能源最少。(4)醫藥技術創新成果應盡量提高可回收再利用率。
第二,在社會生態和諧層面,醫藥技術創新的生態價值取向主要表現在技術創新要與社會的和諧發展相協調。醫藥技術創新的生態化可以從根本上推動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增強資源和生態環境對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形成有利于節約資源、減少污染的產業結構、生產模式和消費方式。進一步實現從征服型、掠奪型和污染型的工業文明走向和諧型、恢復型和建設型的生態文明。這種生態化轉向有助于社會生態的和諧有序發展.有助于促進社會利益公平、合理分配,從而化解社會矛盾。只有當醫藥技術創新與社會的政治、文化、教育、經濟以及其他諸要素協調發展時,醫藥技術發展的現實基礎才更扎實,其動力也更強勁。在此基礎上.醫藥技術將得到持續快速的發展,其社會負價值將不斷降低。這樣,才能保持醫藥技術創新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相適應。
(二)構建醫藥技術創新的人文價值取向:倡導人性化醫藥技術創新。從最終的意義上來說,低碳發展模式是一種更好地促進•92•人類社會發展的新模式。而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發展都滲透著人的發展問題.都是人的發展的不同形式和內容。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低碳發展模式是以人的發展為根本內容和中心目標的。低碳發展模式所追求自然生態平衡和社會和諧有序,最終是致力于人的全面發展。因此,與傳統發展模式不同,低碳發展模式下的技術創新應該是一種人性化的技術創新。所謂人性化的醫藥技術創新,是對傳統技術創新理論的一種新的詮釋,要求在醫藥技術創新過程中考慮技術對人和社會的影響,既要保證技術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又要保證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實現技術創新經濟價值的同時。也要創造人文價值,從而實現人類發展和技術之間的協調。具體說來,人性化的醫藥技術創新應該追求以下幾個層次的價值:
第一.人性化技術創新在工具層次上的價值:表現在醫藥技術創新能提高生產率的、減輕勞動強度、增加物質財富等方面的手段價值、工具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傳統發展模式下的技術創新并非絕對沒有體現人文價值取向。畢竟傳統發展模式下的醫藥技術創新確實能提高生產率、減輕勞動強度、增加物質財富。毋庸置疑,這一點是人性化技術創新在工具層次上的價值取向。工具價值不能代替人的本質力量去實現其目的價值,但不可否認它對于目的價值的實現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第二。人性化技術創新在精神層次上的價值:醫藥技術創新的過程不僅僅是一個提高生產率、增加物質財富的物質過程,它同時也一個精神過程。醫藥技術創新活動本身就凝聚著人類的精神再造,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能給人的精神生活帶來享受。一方面,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物質財富的凝聚可以使醫藥技術創新主體有更多時間和機會去享受更為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醫藥技術創新會導致醫療保健的改善,這種改善在本質上能夠更好地滿足人的生存需求,包括精神需求。因此,人性化技術創新應該關注人的精神需求。醫藥技術創新的人文價值取向還能夠使人性更加完善,使人格更加豐滿。
第三,人性化技術創新在本質層次上的價值:醫藥技術創新在實現人類物質需求和精神滿足后,最為根本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正如愛因斯坦在1931年對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學生講話中曾說過:“如果你們想使你們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類.那么你們只懂得應用技術本身是不夠的。關心人的本身.應當始終成為一切技術上奮斗的主要目標;關心怎樣組織人的勞動和產品分配這樣尚未解決的重大問題,用以保證我們科學思想的成果造福于人類,而不是成為禍害。你們在埋頭于圖標和方程時,千萬不要忘記這一點。”帥醫藥技術創新的人文價值取向在追求人的全面發展時.并不會陷入近代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因為,按照近代狹隘的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的思路,人與自然是對立的關系,而醫藥技術創新的人文價值取向并不意味著把自然當做征服和統治的對象,事實上。醫藥技術創新人文價值的實現有賴于良好的生態環境,因此醫藥技術創新的人文價值取向在追求人的全面發展時,必然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反對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醫藥技術創新應該有利于創造公平的社會環境,消除人和人之間的對立和沖突。雖然在追求的過程中完全消除對立和沖突是不可能的,然而就人的不斷發展而言,無論對于個人還是人類。每一步創新和發展都是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階段與環節,這就要求在每一個技術創新活動中必須時時關注技術的目的與價值走向。
(三)實現醫藥技術創新價值取向的和諧統一。醫藥技術創新要擺脫傳統發展模式下技術創新所導致的種種價值困境,構建與低碳發展模式相適應的正確價值取向,需要實現醫藥技術創新價值取向的和諧統一。一方面,要堅持醫藥技術創新價值取向的多樣性,在醫藥技術創新活動中,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人文價值都要兼顧。另一方面,在堅持多樣性的同時,還要注意各種不同價值取向之間的和諧互補,避免出現各種價值取向的相互替代甚至相互對立。做到這兩個方面需要醫藥技術創新的經濟價值取向、生態價值取向以及人文價值取向之間形成一種合理的結構。具體說來,這種合理的結構應包括兩個方面:
第一,醫藥技術創新的經濟價值取向、生態價值取向、人文價值取向三者之間相互支持。在低碳發展模式下。醫藥技術創新的經濟價值取向、生態價值取向、人文價值取向不是各自獨立的醫藥技術創新。而應是同一技術創新價值取向體系的三個方面,它們之間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首先,醫藥技術創新的經濟價值取向內在地包含有人文價值取向,因為在實現經濟價值的同時.醫藥技術創新能夠為人的全面發展作出貢獻;其次,醫藥技術創新的經濟價值取向與生態環境之間并不存在根本的對抗,醫藥技術創新本身是有利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再次,從長遠來看,醫藥技術創新的生態價值取向、人文價值取向不但不會阻礙醫藥技術創新經濟價值的實現。反而可以在更高的層次上使經濟價值得到最大化實現。
第二.醫藥技術創新的經濟價值取向、人文價值取向、生態價值取向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醫藥技術創新的三種價值取向各有側重點,必然存在著價值摩擦。為了構建和諧的醫藥技術創新價值取向,需要i種價值取向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形成相互的規約。首先,醫藥技術創新的人文價值取向和生態價值取向應當規約著經濟價值取向,因為人的發展是醫藥技術創新的終極價值目標和標桿。而生態價值取向是醫藥技術創新活動的基礎,應該看到醫藥技術創新的生態價值取向和人文價值取向有著內在的一致性。重視生態價值取向表面上是強調醫藥技術創新的生態價值,但是對生態的漠視。其實就是對人的生存權利、健康權利的漠視,也就是對人文價值的忽略;反之,強調人文價值取向,表面上是關注技術創新的人性價值,其深層含義卻包含著對醫藥技術創新生態價值的一種關懷。醫藥技術創新人文價值的實現有賴于良好的生態環境,不關注生態價值的人文.既不是長久的人文,也不是真正的人文。其次,不能忽視醫藥技術創新的經濟價值取向。因為沒有經濟價值而一味地強調人文價值取向和生態價值取向,無異于建設空中樓閣。在低碳發展模式下,要反對“唯經濟價值至上”的醫藥技術創新實踐。但是絕不能因噎廢食,把醫藥技術創新的經濟價值貶低得一無是處.否則醫藥技術創新實踐就會缺乏現實的激勵因素。也會喪失活力,難以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