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學專業醫學形態學的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理論授課
1.1多媒體教學。傳統的說教、講授類的教學方式,很難將抽象的理論知識、概念、原理等直觀地展現給學生。在醫學形態學教學中運用圖片、動畫和視頻等建立多媒體教學,信息量大,同時可以通過畫筆在圖片上標示重要結構,FLASH動畫演示器官的重要活動,直觀易懂,非常適合于醫學形態學的理論教學[2]。同時作為授課主體的主講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聽課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授課內容和進度,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1.2板書畫圖。在全部內容講解完后,教師帶領學生利用板書按照教學順序進行書面總結,幫助學生厘清重點難點。對于側重位置關系或層次的結構,在黑板上用不同的顏色———畫出,清晰明了,學生更容易理解。
1.3PBL教學。填鴨式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一味被動的接受知識,不愿動腦思考,存在著一定的惰性心理。在醫學形態學的教學中,我們將學生以5~6人為一個討論組,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討論結束后,每組推選出1名學生代表在課堂上進行代表性總結發言,并進行重點結構的演示說明,其他討論組學生在代表發言后補充,可提問,代表或所屬組成員回答,以培養學生的探索和協作精神。討論成績占期末綜合成績的10%。
1.4基礎與臨床相結合。通過聯系生活實例或臨床知識來講解人體結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運用的過程中,要注意到多例舉與中醫臨床知識相關的事例,不僅可以強調醫學形態學與中醫的密切關系,而且可以為后續課程的教學做好鋪墊。
2實驗教學
2.1模型示例。借助于教具模型,變抽象為直觀,可以幫助學生學習。我校有豐富的各系統器官模型,學生不僅可以親手觸摸,還可以拆分和組合各結構,并進行比較。這種直觀的學習方法非常適用于中醫類學生的教學,課堂顯示教學效果非常好。
2.2標本展示。由于醫學形態學解剖內容的實驗課時較少,中醫類學生動手能力和積極性也不如西醫臨床醫學學生高,因此我們采用教師先講解標本,指出重點結構,學生在以5~6人為一組,進行觀察討論的方法。同時在過程中教師不斷進行解答和演••示,幫助學生了解解剖結構,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3顯微鏡觀察。組織學內容的顯微鏡觀察首先精簡切片的數目,教師在motic數碼顯微互動系統中先將每一張切片結構觀察的內容演示后,再由學生進行觀察,并在系統中隨時對學生的觀察進行知道,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同時也幫助他們更好的復習并掌握組織學的理論知識。
2.4圖片展示。對于教學的重點難點以及電鏡結構,我們在實驗室內放置了大量的圖片,在模型、標本和顯微鏡都無法親自觀察的情況下,這些圖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學習內容,以輔助理論和實驗教學的不足。
3考核方法
課程考核是一組促進學生的學習手段,同時也是了解教師授課質量和教學效果的方法。
3.1理論考核。采用傳統的試卷考核,結合標本考試、PPT,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和實驗課掌握程度進行綜合評價[3]。
3.2實驗考核。采用標本和多媒體結合的考核辦法。標本以解剖學的內容為主,學生按照學號依次進入實驗室,分別指認和描述教師要求的10個結構。一些人體標本不易指認的結構和組織學切片內容,采用PPT考核。一次20個左右,答案寫在答卷上。實驗考核成績納入期末綜合成績中。占總成績的20%。
4討論
醫學形態學是我們在七年制中醫類學生中的一次嘗試和探索。通過兩年的教學摸索,我們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考核方法上面已經獲得了良好的教學經驗,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根據自身的專業設置特點,七年制中醫類的學生不需要掌握西醫臨床類學生同樣數量和層次的內容,將系統解剖學與組織學結合起來,以系統為主線,每個器官從肉眼結構再深入到光鏡和電鏡結構,層次分明,教學內容條理清晰,學生掌握起來更加直觀,易于學生學習和掌握。這種教學模式值得在各中醫院校七年制和五年制中醫專業推廣并應用。
作者:楊嵐 李華 易曉紅 石婭萍 龔園淵 單位:四川成都中醫藥大學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