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學專業定向生就業意向的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了解中醫學免費定向生的就業意向,為更好地培養出“下得去、留得住”的基層中醫人才,緩解基層衛生人才短缺難題提供有針對性的意見與建議。方法:文獻分析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結果:醫學定向生政策對于緩解基層中醫人才匱乏問題具有積極作用;協議規定與就業希冀差距大,中醫學免費定向生長期服務基層的意愿不強;醫學定向生優惠政策有待完善。建議: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服務基層意識;完善醫學定向生優惠政策,提高其到基層工作的積極性;保障基層中醫藥的服務功能,提高基層中醫人才的存在價值;重視中醫學免費定向生在職培訓,滿足其繼續教育的需求。
[關鍵詞]
中醫學;免費定向生;就業意向
為落實《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規劃》(發改社會[2010]561)的精神,國家發改委、衛生部、教育部等聯合,下發了《關于印發開展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免費培養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醫學定向生政策”)。從2010年起,國家連續三年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從事全科醫療的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和中醫學專業畢業生[1],以期緩解基層看病難題,改善城鄉居民健康水平[2,3]。傳統中醫藥憑借“簡,便,效,廉”的優勢在基層人民群眾中有口皆碑,有良好的群眾基礎,但人才隊伍建設滯后,基層中醫本科以上學歷人才短缺以及中醫隊伍不穩定等問題突出。中醫學免費定向生的培養對于改善基層中醫人才困境,緩解基層中醫匱乏,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具有重要意義[4]。目前,高校和相關管理部門更多關注基層衛生需求,較少從學生的視角去研究此項政策。調查中醫學免費定向生的就業需求以及協議期滿后的意向,對于調整中醫學免費定向生的教育計劃,完善相關政策,更好地培養“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層中醫人才具有一定意義。
1數據來源與方法
1.1數據來源本研究采用自主設計的問卷,從對定向單位的滿意度、薪酬期望值、履約傾向性、協議期滿后的意向以及基層工作的影響因素等方面來了解中醫學免費定向生的就業意向。調查于2014年秋季學期在成都中醫藥大學297名中醫學免費定向生中進行,回收問卷285份,其中有效問卷281份,回收率95.96%,有效率98.60%。
1.2研究方法運用文獻分析法,搜集、整理相關文獻,借鑒相關文獻。將樣本數據錄入Excel軟件,并對統計結果進行描述性分析。通過半結構式訪談,深入了解學生內心想法以及其對醫學定向生政策實施的意見與建議。
2調查與分析
2.1基本情況在調查的281名中醫學免費定向生中,大一學生98人,占34.9%;大二91人,占32.4%;大三92人,占32.7%。戶籍多以農村生源為主,有204人,達到72.6%;城鎮生源64人,占22.8%,較多;農轉非13人,占4.6%。性別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有168人,占59.8%;男性有113人,占40.2%。獨生子女有130人,占40.2%,非獨生子女151人,占59.8%。281名學生來自四川省各地市州,成都、綿陽、南充等地生源較多,定向單位主要為川西北高寒藏羌區、攀西老涼山地區、川北秦巴山區、川南烏蒙山區和川中丘陵地區的基層醫療機構。其中生源地與定向單位在同一地市州的有150人,占53.4%,而有131名學生與生源地外的衛生機構簽約。多數學生基于經濟和就業的原因選擇報考定向生,調查顯示,有176名學生(62.6%)認為定向生不必為學雜費擔憂,可減輕家庭經濟負擔,50.9%(143人)的學生看重的是不用費時費力去找工作。
2.2中醫學免費定向生就業意向調查就業意向是個體在就業選擇中表現出來的比較含糊的需要,極有可能發展成為實際就業行為[5]。問及對定向單位的滿意程度,281名學生中選擇一般的人數最多,有159人,占56.6%;不滿意的居次,占23.1%,整體滿意度偏低。薪酬意向調查中有44.1%的學生認為其畢業后可找到月薪3000至4000元人民幣的工作。無協議牽制,在基層工作年限意向調查中有58.4%的學生愿意在基層服務的年限為2至4年,不愿意去基層與愿意在基層服務6年以上的人相等,為11人,占3.9%。無協議牽制下,工作地區意向調查中,65.1%希望在縣/區級找到合適工作,其次是市級,有58人占20.6%。中醫學免費定向生畢業意向調查中持“觀望”態度的人最多,其有更好的選擇就違約,沒有就履行合約,為141人占50.2%,樂意去定向單位,有84人占,29.9%,僅2.1%堅決不去定向單位;協議滿后2.5%會選擇堅守崗位,繼續服務基層,最多的是認為六年累積足夠經驗,到更好的醫療機構發展,人數是134,達到47.7%的比率,其次是選擇性態度,認為自己有較好的發展的話就留,沒有就離開占33.8%。詳見表1。
2.3影響中醫學免費定向生長期服務基層意向的因素調查對于影響中醫學免費定向生長期服務基層意向的因素,本研究采用復選形式進行調查統計。281名中醫學免費定向生中,82.2%的學生在滿足經濟收入高、福利待遇好條件后會更愿意留在基層;其次是單位提供進修機會,有205人勾選,占73.3%;選擇解決住房問題會更愿意留在基層的學生也較多,有127人,占45.2%;得到領導的重視與賞識有27.4%選擇,定向單位在生源地有28.1%勾選。可見,影響中醫學免費定向生長期服務基層意向的主要因素是經濟收入、福利待遇、進修機會。詳見表2。表2影響中醫學免費定向生長期服務基層意向的因素調查
3討論
3.1醫學定向生政策對于緩解基層中醫人才匱乏具有積極意義雖然學生對定向單位的滿意度偏低,但是在其畢業后意向調查中,29.9%的學生樂意去定向單位服務基層群眾;17.8%的學生被動去定向單位工作:包括不愿去定向單位,受合同牽制被迫在單位工作至約滿和受合同牽制被迫在定向單位工作,一旦時機成熟立刻違約兩種情況;僅2.1%的人堅決不去定向單位。總體上看,免費定向生下到基層醫療機構工作的可能性較高。且大部分學生表示滿足一定條件后其愿意長期服務基層,由此可見,醫學定向生政策對于解決基層中醫人才缺乏問題具有積極意義。
3.2中醫學免費定向生長期服務基層的意愿不強無協議牽制,在基層工作年限意向調查中,多數學生只愿在基層工作2至4年,僅3.9%的學生愿意在基層工作6年以上,無疑定向協議規定的服務期6年對于多數學生而言偏長。定向中醫學生對定向單位的滿意度不高,過半數的學生認為其可以找到在縣城的工作,定向協議中規定簽訂鄉、鎮醫療機構不滿足其就業地區意向。協議規定與就業希冀存在差距,有50.2%的人對于學滿后的就業打算處于“觀望”態度,如果有更好的選擇,他們就違約不去定向單位。去了就業單位,大部分是“過路客”,僅2.5%的人會繼續為基層服務,明確表示會離開的人高達52.0%:包括累積經驗,到更好的醫療機構發展和考慮換職業兩種情況。可見絕大部分在校中醫學免費定向生目前沒有扎根基層,長期為基層衛生事業做貢獻的堅定信念。
3.3醫學定向生優惠政策有待完善訪談時,多數人表示醫學專業學習投入成本高,人才培養 時間長,專業技術性強,工作風險高,而基層工資微薄,發展空間小,工作環境不理想,高投入與低回報的矛盾是其不愿長期在基層就業的主要原因。在影響中醫學免費定向生長期服務基層意向的因素調查中,82.2%的人表示經濟收入高、福利待遇好的條件下他們會更愿意在基層服務。且他們對于自身繼續教育與在職培養也甚為關注,73.0%的人選擇了此項。如若解決高投入與低回報的矛盾,提高工資和福利,為其提供較多學習機會和較大晉升空間,其會更愿意長久地在基層服務。要讓基層對醫學免費定向生充滿吸引力,還應完善工作期間的相關政策。
4對策與建議
4.1完善定向生優惠政策,提高其到基層工作的積極性基層中醫藥事業欲謀發展,首先要保障中醫藥人才的生存。完善定向生優惠政策,從他們關注的利益點著手會效果倍增。醫學定向生優惠政策應在工資待遇上予以一定程度的傾斜,設立專項津貼,縮小鄉鎮與縣/區級醫療機構的待遇差距[6]。將中醫學免費定向生工資待遇具體化、規范化、制度化,以保障基層中醫人才的生存環境。當然切實改善基層醫療機構環境,解決學生入職后的生活問題也需雙管齊下,如此可提高基層對中醫學免費定向生的吸引力,提高中醫學免費定向生在基層工作的積極性,變基層為吸引中醫人才的“磁場”。
4.2保障基層中醫藥的服務功能,提高基層中醫人才的存在價值在訪談中,有部分學生擔憂在中西醫不均衡發展的今天,其在基層不能實現自我價值。可見,學生重視工作中自我價值的體現,唯有在工作中得到認可,其才會有長期服務基層,為基層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醫療服務的意志與信念。因而,堅持中西醫并重,完善政策,加大基層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力度,將中醫藥適宜技術納入醫保支付范圍,將中醫藥納入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以保障中醫藥的服務功能則至關重要。改善基層中醫藥環境,給予基層中醫藥足夠的發展空間,提升基層中醫藥人才存在價值,進而保障基層中醫人才結構穩定,才能讓基層中醫藥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簡而言之,基層有中醫人才大展宏圖的機會才能吸引更多熱愛中醫事業的人才于基層長期發展。
4.3重視定向生在職培訓,滿足其繼續教育的需求醫生職業專業性、技術性強,故而醫生都非常重視繼續教育,而中醫強調師承,在業務上宜選派有經驗的醫師對其加以指導,充分發揮“老中醫”傳幫帶作用,提升其業務水平。并且在在職培訓、在職進修以及提升個人發展空間方面提供更多可行措施,將其具體化、標準化。在職進修在滿足學生繼續教育需求同時可提升醫生的業務能力的,提升基層中醫藥的服務能力,最終實現“在基層工作可提升業務水平,提升業務水平為更好的服務基層”的良性循環。
5小結
本研究對中醫學免費定向生的就業意向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醫學定向生政策對于緩解基層中醫匱乏具有積極意義,培養的基層中醫人才下基層的可能性較高。但是,醫學定向生優惠政策不能吸引中醫學免費定向生扎根基層,中醫學免費定向生長期服務基層的意愿不強。定向生優惠政策需完善,以提高基層對中醫學免費定向生的吸引力。重視定向生的在職培訓,滿足學生入職后繼續教育的需求。保障基層中醫藥的服務功能,提高基層中醫人才的存在價值。讓中醫學免費定向生畢業后扎根基層、服務基層,滿足基層群眾對中醫藥的需求,真正緩解基層看病貴,看病難問題。
[參考文獻]
[1]國家發改委、衛生部、教育部,等.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建設規劃[Z].中國網,2010(561).
[2]馮秋季.河南省訂單定向醫學生農村就業意向調查[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3,30(5):394-396.
[3]范文燕,等.農村定向免費醫學生專業認知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4,31(1):45-47.
[4]萬秀珍.基層中醫醫院中醫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中醫藥管理,2013,21(3):275-277.
[5]付義朝,等,首屆免費師范定向生就業意向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2011,50(4):144-152.
[6]楊宏宇.探索定向培養農村醫學生教育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J].世界農業,2010(11):93-94.
作者:同昭燕 楊帆 李明鑒 單位:成都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醫學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