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鹽湖周邊造林初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本文作者:仝朝霞作者單位: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林業局
重鹽堿地造林的初步成效
面對中心城市發展大提升、城鄉大統籌、環境大提升的新形勢、新要求,運城市委、市政府把鹽湖周邊綠化列入園林式中心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全面啟動環鹽湖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修建環湖公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以突破重鹽堿地造林技術難關為課題,組織綠化單位探索研究,開展技術攻關。2011年在靠近湖邊重鹽堿地帶規劃兩片實驗地,科學設計造林樹種和綠化模式,選擇耐鹽堿的鄉土樹種,引進耐鹽堿的新品種植物,采取超常規技術手段,栽植臭椿、榆樹、刺槐、苦楝、檉柳、紫穗槐、白蠟、中天玫瑰、扶芳滕、紅葉柳等樹木20余種,總植樹5萬株。試驗地造林,堅持綠美結合,喬、灌、草、藤本搭配,精細整地,精心栽植,精心養護,經過一個生長季節,樹木成活率達到99%,景觀效果凸顯,為重鹽堿地一次造林成功積累了經驗,提供了一個范例。
重鹽堿地造林關鍵技術
1)地形處理與排堿改土
處理地形可以使地形起伏,有利于污水排放和鹽堿的沉降。方法是將原有的鹽堿土挖走,在最下層墊鋪50cm高防鹽堿上泛的狗頭石,中間填沙石料,在最上層鋪1.0m厚的種植土。土壤改良措施是在種植土層施入鹽堿地專用有機肥,肥料均勻撒施在種植土表面,并與50cm厚表層種植土摻拌均勻,同時整平地面。樹穴回填土必須增施腐熟牛糞及植物營養肥,栽植前2.0d~3.0d施用,每棵喬木樹穴回填2.0kg植物營養肥,每棵灌木樹穴回填1.0kg植物營養肥,每平方米綠籬施2.0kg植物營養肥。
2)樹種選擇
鹽湖周邊是重鹽堿地,由于地勢低平,排水不暢,加之強烈蒸發,鹽分不斷積累于地表,水文地質條件惡劣,所以在鹽堿地植樹造林,必須選擇耐鹽堿樹種,要首選適合本地栽植的鄉土樹種。實驗地選擇的喬木樹種為檉柳、刺槐、臭椿、苦楝、榆、合歡、白蠟等;花卉、灌木選擇的樹種為石榴、木槿、紫葉李、劍麻、冬青、紅葉碧桃、龍柏等;還有從北京引進的轉抗鹽基因中天玫瑰,該品種在含鹽量10%~12‰、PH值9.5左右的鹽堿地上生長良好。引進樹種還有轉抗鹽基因的香花槐、沙棗、剛毛檉柳、扶芳滕球、紅葉椿、紅葉榆、紅葉柳、堿蓬、耐鹽羊草等抗鹽堿新品種。
3)栽植施工
一是苗木選擇。在鹽堿圃地選擇一二年移栽苗對鹽堿地的栽植來說尤為重要,這種苗木根幅比較豐滿,移植后生根快,適應性強。二是帶土移植。必須帶大土球移植,即使是早春栽植,帶大土球并保持土球完整也是相當重要的。三是苗木修剪。施工挖苗前的7d~15d,在圃地按施工要求重度修剪,當苗木入工地時傷口已恢復好,枝葉與根系達到了水分平衡,這項措施特別有利于植株成活。對樹冠進行適度修剪可以減少蒸騰量,緩解移植斷根后導致的吸水不足的矛盾,有助于提高苗木移植的成活率。
4)撫育管護措施
鹽湖四周高、中間低,夏季高溫炎熱,在實際操作中,通常采取以下管護措施,冬季大風肆虐,樹木管護尤為重要。一是支撐固定。高大喬木栽植后立即進行固定,立支撐架、防止樹木傾倒。二是修剪。樹木栽植后即行修剪,剪去1/3的枝葉,減少葉面蒸騰。三是地面澆水與葉面噴水。樹木栽植后要每周澆水1次,保持土壤濕度。夏季高溫時期于每天上午9:00以前,下午16:00以后進行葉面噴水。四是施肥與噴藥。大樹30d輸一次營養液,同時在根部澆灌生根液(生根液按每升原液加40kg的水配成),喬木樹視大小每株澆灌生根液30kg~100kg,每15d葉面噴藥1次,噴施葉面肥、營養藥、殺菌藥。五是用醋中和鹽堿。為防鹽堿上泛,每年澆3次工業醋稀釋液(工業醋和水1:100比例制成水溶液澆地),以降低鹽分。在重鹽堿地帶造林綠化,改土排堿是關鍵,樹種選擇要適地,撫育管護須精心。只要抓住這些關鍵環節,精栽細管,就能有效提高一次造林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