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護理在糖尿病治療中的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方法
1.治療方法:根據患者病情,選擇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皮下注射,使血糖控制在:FBG<7mmol•L-1,PBG<10mmol•L-1。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西藥治療。改善微血管循環、抗凝等對癥處理(阿司匹林0.1g,口服,每日1次,前列地爾5μg靜脈滴注,每日1次),治療組在對照組常規西藥治療基礎上給予中醫護理,四周為1個療程,觀察2個療程。中醫護理:(1)情志護理:①主管護士每天巡視病房兩次,與相關患者座談,重點是新入院患者及情志波動患者。②要求了解患者家庭、經濟、對疾病認知等情況,及時對患者的情志變化進行干預、疏導,每次30min。(2)飲食護理:①入院當日為每一位患者發放飲食宣教單一份。②次日要督促患者根據醫師制定的食譜嚴格進餐。③對部分自制力較差的患者,主管護士要隨時與家屬溝通,共同做好患者的飲食控制工作。④對部分患者反應的食譜不易接受等問題及時告知主管護士,及時調整食譜。(3)生活起居護理:①在保證病房工作有序開展的同時,根據患者病情及生活習慣將患者入住相應病房。②病房應避免強光,保持病房的整潔、安靜、通氣,使其有“家”一樣的生活起居環境。③生活不能自理者,要根據醫囑給予生活起居及健康指導。(4)給藥護理:①對使用滴眼液的患者,要教會患者正確使用滴眼液。②對口服藥物治療的患者要囑其按時服藥,對注射胰島素的患者要教會患者及家屬熟練掌握胰島素注射方法。③要告知患者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如低血糖等,以及簡單的應急措施。(5)病情觀察護理:①護理人員要定時巡視病房,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視力變化、情志變化。②監督患者不能在正常食譜之外另行進食零食。③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報告主管護士。(6)運動治療護理:①對病情較輕且適合運動的患者,每日下午由主管護士帶領進行大約30min有氧運動。②運動要循序漸進,不可突然加大運動量。不宜空腹運動,宜在飯后1~2h活動。③對適合做眼部按摩的患者,要教會其正確進行眼部按摩活動。(7)健康教育護理:①對所有新入院患者,發放糖尿病知識宣教冊,并由責任護士進行20min的糖尿病知識教育。②每3天由主管護士集中3d內入院患者進行小范圍的座談,講解糖尿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項。③每周由護士長對全體在院患者進行集中講座一次。重點向患者宣教簡單的糖尿病防治知識以及控制好飲食、運動、情緒對疾病的重要性,提高患者配合治療的依從性。2.觀察指標:(1)療效評定標準:顯效:視力提高4行以上或恢復病變前視力,眼底出血、滲出、水腫、微血管瘤有二項以上減少。有效:視力提高1~3行,眼底出血、滲出、水腫、微血管瘤有一項以上減少。無效:視力及眼底病變無明顯改善,甚至惡化。3.療效評定標準:痊愈:證候中主癥和體征全部消失,有效率95%以上;顯效:證候中的主癥絕大部分消失,有效率70%以上;有效:證候中的主癥基本消失,有效率30%以上;無效:證候中的主癥有一定改善或無改善,有效率<30%。有效率=[(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
二、統計學處理用
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有關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果1.兩組治療臨床癥狀改善情況比較:結果見表1。2.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結果見表2。3.兩組治療中醫證候總療效比較: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治療組有效62例,顯效80例,總有效率為71.72%;對照組有效100例,顯效20例,總有效率64.1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臨床癥狀改善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中醫證候的改善治療組明顯優于對照組(P<0.01),總有效率達86.36%,中醫護理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能夠顯著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討論DR屬于絡脈病,其是先天稟賦不足,后天調養失調,或失治、誤治,日久遷延,以致耗氣傷陰,陰虛精虧,或目絡瘀阻,目竅失養所致的變證,可挾痰、熱、郁、瘀等。筆者認為本病以氣陰虧虛為本,瘀熱阻絡為標,故以益氣養陰、活血清熱為法。
在中醫護理方面,情志、飲食,生活起居等方面亦起到重要作用。保持豁達的心胸和樂觀的情緒能使人體的氣血調和,臟腑功能正常,從而有益于健康。對于患者而言,樂觀的心情可以促使其病情好轉,反之則可使病情加重。中醫學十分重視飲食與人體健康的關系,認為科學的食譜和良好的飲慣,是健康長壽的關鍵之一,飲食的調護更是疾病治療中必不可少的輔助措施。飲食調護的基本原則是:1.飲食有節;2.飲食有方;3.謹和五味;4.葷素搭配。生活起居護理與養生的基本原則要做到以下幾點:1.順應自然;2.平衡陰陽;3.起居有常;4.勞逸適度;5.慎避外邪;6.形神共養。
糖尿病易并發血栓性疾病,是DR微循環障礙形成的主要原因。血液黏度在微血管內急劇升高,致全身和視網膜微血管中微血栓形成,而直接阻塞微血管,導致無灌注區和微血管瘤的出現及出血。從而加重視網膜組織缺血、缺氧及酸中毒的程度,加上一些血管活性物質的作用,導致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最終導致微血管的廣泛損害,近年來又有研究顯示糖尿病和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患者體內C反應蛋白(CRP)和FIB等多種急性時相蛋白濃度顯著升高。綜上所述,中醫護理治療DR,能明顯改善眼底病變,更可明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和治療依從性,為DR的系統治療提供了借鑒。
作者:董洪榮劉曉白麗君魏軍平單位:蓬萊市中醫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