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醫護理適宜技術在急診科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索中醫護理適宜技術運用于急診科的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間急診科收治的患者1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與觀察組(常規護理+中醫護理適宜技術)各50例,對比實施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00%)高于對照組(86.00%),P<0.05。結論急診患者接受中醫護理適宜技術后,患者較為認可該護理服務,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診科;中醫護理適宜技術;應用探索
中醫護理技術在日常護理工作過程中滲透中醫傳統療法,其中包括毫針法、艾灸法、中藥熏洗、穴位按摩、刮痧、濕敷、耳穴壓豆、拔罐等,對促進患者康復、減輕疼痛作用顯著[1]。我院急診科立足于實際,開展了關于中醫護理適宜技術的探索,實踐證明運用效果理想,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間急診科收治的患者10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各50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18~63歲、平均(48.64±5.18)歲;對照組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18~65歲、平均(48.67±5.2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1.2方法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給予觀察組常規護理+中醫護理適宜技術。(1)開展護士關于中醫適宜技術的培訓,我們定期組織護士參加規范性的業務培訓,邀請院內外的具有較高中醫護理技術水平的團隊開展技術指導。強化對護士的中醫業務培訓力度,提高科室內醫生采用中醫治療的積極性,從而為中醫適宜技術運用于急診科創造了良好的條件。(2)加強考核,確保中醫護理技術的操作規范性。護理部組織具有中醫理論與技術基礎的骨干護士與護士長開展關于中醫護理技術操作的學習,嚴格按照操作流程與操作標準聯系各項操作,從而為操作的規范性與標準性提供保障,之后由經過培訓的護士對其它護士通過分批、分期的示范帶教開展培訓,嚴格按照標準開展對護士的技能考核。(3)大力運用中醫護理適宜技術,結合急診科患者的適應證、病情以及住院時間的差異,護士在中醫整體護理理念的指導下,將辨證施護的內容與措施運用于急診科患者的臨床護理中,通過辨證施膳、辨證施護、情志護理等措施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將中藥霧化、穴位按摩、刮痧治療、拔罐療法、穴位艾灸、耳穴貼壓等中醫護理適宜技術與現代護理相結合,為患者提供創新、低耗、高效、安全的護理服務[2]。1.3觀察指標觀察干預后患者的滿意度,經自制調查問卷進行,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等級,滿意與非常滿意都被計入護理滿意度中。1.4統計學處理數據經SPSS19.0處理,計量資料(x±s)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更高,P<0.05,見表1。
3討論
中醫護理遵循中醫學理念,其立足于中醫理論對患者開展辨證施護,經實踐證明將中醫護理適宜技術運用于急診科的護理效果顯著,患者廣泛認可這一護理服務。但是實際開展過程中,中醫護理適宜技術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這一點仍然需要對這項護理服務作不斷摸索與深入研究。護理科研需要總結當前的研究成果,也需要不斷對開展對最新護理方法的探索,為了能進一步發展中醫適宜護理技術,需要設計前瞻性的中醫護理方案,預設多種先進技術并開展臨床炎癥,從而探索出符合急診科特點的中醫適宜護理技術,為患者提供個性化的中醫護理服務,從而提供更高質量的護理服務[3]。綜上所述,急診患者接受中醫護理適宜技術后,患者較為認可該護理服務,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王敏,萬長秀.中醫護理適宜技術在臨床應用的SWOT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09):1185-1187.
[2]周和玲,范卉.中醫護理適宜技術在中醫院老年科的應用與實踐[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7,3(10):94-96.
[3]丁艷紅.中醫護理適宜技術的臨床應用及推廣[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19):168-169.
作者:劉春蘭 單位:武漢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