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索協同創新的安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運用協同創新機制培養安全工程專業人才
1.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多元化教學模式
依托國內外優勢的教學理念,借助先進的教學資源,通過國際合作、交流學習等多元化方式促進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
一是合作辦學。與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機構尋找合適的合作辦學模式,建立合作辦學機制。
二是學生互換。通過學生互換的合作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專業人士的視野。
三是師資進修。組織教師到國內外辦學優秀的機構考察深造,或聘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來校座談和指導,提高教師自身業務素質,增強教師綜合能力。
四是教師引進。高度重視在學術領域具有引導性的高層次人才的引進,不斷加強與一流大學、科研院所的人才培養和學術交流。
五是校企共建。調查分析企業對安全工程專業人才需求情況,與共建單位共同研究制定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開展教學改革,實現課程的協同創新
安全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應注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
一是更新課程知識,將學術前沿成果引入教學,使課程設置與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緊密關聯。
二是注重能力培養,以“夯實基礎,拓寬口徑,增強能力,提高素質”的教學理念為指導,設置專業課程體系。
三是開設人文社科類、經濟管理類、自然科學類、藝術體育類等課程,培養學生的人文、管理、科學和健康身心等素養。
3.聚合資源,構建專業人才培養協同創新平臺
聚合資源,有機融合校內資源和校外創新力量,組建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培養機制,加強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推動產學研合作的形成。
一是促進大學內部的學科交叉。組建安全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融合安全、機械、化工、采礦、環境等學科資源,實現多學科融合和協作。
二是與企業建立雙向型合作,建立定向型人才培養機制。學校在人才培養和課程設置方面征求企業的意見。學校為企業提高技術服務、推薦優秀畢業生,企業為學校提供校外師資和獎學金等支持。
三是教學資源共享。共享教師、教學資源,推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等機制。
4.調整培養目標,加強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
社會發展需要實踐創新型安全工程人才,因此在傳授理論知識的同時必須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一是課程實驗教學體系。建立基本型、綜合設計型、研究創新型的實驗教學模式,將教師科研融入實驗教學。建立校內實驗教學系統,采用全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務系統中選擇后可隨時到實驗室進行課外實驗,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是校內實踐創新體系。建立校內實踐創新基地,提升實踐教學質量。
三是課外科研。通過導師選題、大學生科技創新等形式鼓勵本科生課外進行科學研究,促進學生及早接觸學科前沿知識,為進一步深造打下基礎。
四是工程實踐。學校采用產學研一體化教學培養模式,與企業建立穩定的學生實習實訓基地,開展多層次的職業技能教育來提高安全工程專業人員的素質能力。
二、結論
建立協同創新的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對我國安全工程專業的發展將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協同創新的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應不斷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要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實現課程的協同創新;要聚合資源,開展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要加強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為提高安全工程專業人才的創新能力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張洪杰梅丹陳旺生單位:武漢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