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采礦工程工程師的培育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如何培養(yǎng)卓越的采礦工程師
1.1不但要重基礎也要重視專業(yè)很多高校教育中都不會缺少幾門基礎課,基礎課讓學生的知識面更廣了,這并不是壞事,因為作為采礦這門專業(yè)也需要不少基礎課支撐起來的,比如數學和力學就是很多專業(yè)中的基本,如果基本打的不扎實,專業(yè)也難以精通。所以在重視專業(yè)的同時也要重視基礎課,雖然這樣會使學生任務繁重,但是也不可丟棄基礎課。
1.2注重實踐,院校跟企業(yè)合作無論任何專業(yè),實踐方面永遠都是不足的。如同采礦業(yè)在實踐方面就難上加難,因為礦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許多采礦企業(yè)都不愿意讓學生在礦井中實踐,因為稍有不慎可能會令學生失去性命,企業(yè)背負罪名和負債。所以不少學生只能在地面觀望工人施工,甚至不能靠近礦洞,最后畢業(yè)連礦洞里面是什么樣子都不知道,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實操能力。高校可以自行設立實踐基地,讓學生能安全的實習又能了解到礦洞構造和具體采礦操作。
1.3提高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和英語能力,培養(yǎng)卓越的工程師與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有著不同的地方,應用型人才在這方面不用做深究,但是工程師卻需要,因為工程師不但要懂得采礦的技術,礦洞的構造,工程師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要設計礦洞。工程師設計礦洞不可能只對工人敘述便可以了,而需要繪圖工具,繪制一張圖,讓工人或者機器按圖開洞。隨著時代的變遷,工程師已不再用紙筆來繪制工程圖了,而是采用計算機及其繪圖軟件來繪制工程圖,甚至可以繪制出三維的工程圖,更直觀地看出設計的礦洞的優(yōu)缺點。企業(yè)在引進高新科技的同時,也會引進國外的工程師,以便于教導員工使用機器;而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工程師就有必要能與之交流,并且能共同合作,如果缺乏外語能力則有可能失去學習高新科技的能力,或者落后于人。
1.4卓越的工程師需要學習關于環(huán)保的知識,為了能減少在開采過程中帶來的污染,是因為溫室效應引發(fā)的一種環(huán)保意識。卓越的工程師將會把這種觀念帶到企業(yè)中,讓企業(yè)帶來的污染減少,從而降低我國污染。
2在實施培養(yǎng)計劃中出現的問題及措施
2.1院校將與企業(yè)合作,發(fā)展實踐基地,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次數和能力但是很多學生不能理解院校的做法,因為需要離開學校,長途跋涉的來到實踐基地,難以適應,會讓學生在實踐中產生抱怨。學校應當在實踐基地開展一些教育活動,讓學生對實踐基地有另一種認知,讓學生了解到實踐基地也是教學的一部分以及實踐的重要性。
2.2面對建立一個實踐基地,院校難以靠自身解決,更可能的說是資金不足院校本身資金不多,而且國家并沒有對此作出撥款,所以院校面對實踐基地只能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有一些院校選擇與企業(yè)合作,從而解決實踐基地的問題,即使解決了地點問題,關于實習期間所使用的費用,院校也需要承擔,不可能因此而把經濟問題拋給學生自己解決,所以院校難以解決資金周轉上的問題。
3基于不同學歷的卓越采礦工程師的培養(yǎng)模式分析
3.1面對本科人才的培養(yǎng),因為本科人才采用全日制教育的,所以所接受的知識都是從書本上來的,面對此問題,在教學方面應當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為專業(yè)提供強大的后盾。在上述中提及了,目前課本有著相當一部分知識是落后于企業(yè)中使用的,所以對于這個問題,院校應當在教學課程中,刪除落后的技術,通過企業(yè)收集大量新信息,在課堂上補充給學生。同時,不能花費過多的時間在課堂上,應當規(guī)劃偏多的課程時間作為實習,讓學生多接觸現實,多一些實踐次數。
3.2面對研究生以上學歷包括研究生的培養(yǎng),研究生不會像本科生一樣進行全日制教育,研究生顧名思義,就是以一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目前的研究生教育方式是通過導師指導學生研究某一課題,最后研究出的成果將會是自己的成績。因為由導師帶領研究,往往學生會注意關于導師所研究出的成果,而忽略了對外尋找有關資料,從而令學生的知識面變低了。博士生這一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中,至少應該有20%~30%的人從事采礦基礎性、共性科學問題的研究,為推動行業(yè)的科技進步奠定一些理論與技術儲備;有30%~50%的博士生從事與礦山具體的開采理論與技術相關的課題研究,解決目前為止我國煤礦生產中的問題。由此可見研究生研究的課題對企業(yè)有著強而有力的影響,所以應當加強學生在學術上的交流,擴大閱讀的書籍,在尋找資料的同時加強對外國企業(yè)書籍的閱讀,以便提高研討結果。
4總結
綜上所述,高新科技與創(chuàng)新人才的選拔是不可避免的了,我們應當順應時代的變遷,努力培養(yǎng)新型人才。同時任何新事物有利必有弊,帶來了利益,目前也帶來了弊處。從以上的分析可知,實踐對于教學、培養(yǎng)學生能力極其重要,然而關于院校所面臨的困難,建議與企業(yè)合作解決,比如與企業(yè)簽訂學生合同,讓學生能前往采礦企業(yè)實習,以此提高實踐。而資金問題則需要國家的支持了,希望國家不但相關政策還要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撐學校對實踐方面的運作。
作者:金珠鵬單位:黑龍江科技學院資源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