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勘察設計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地形復雜多樣,是一個地質災害多發(fā)的國家,一旦在高陡巖質邊坡地區(qū)發(fā)生地質災害,將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基于此,本文對高陡巖質邊坡進行概述,結合具體的工程實例,對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勘察設計進行探討。
關鍵詞: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勘察設計
1引言
我國作為世界上地質災害多發(fā)的國家之一,滑坡、泥石流等災害時常發(fā)生,不但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脅,還不利于社會的穩(wěn)定。高陡巖質邊坡地區(qū)地質災害較為多發(fā),對此,必須針對實際情況,做好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的勘察設計工作。
2高陡巖質邊坡概述
在高陡巖質邊坡地區(qū),其地形地質條件較為復雜,針對軟硬程度不同的巖石,將會導致不同危害程度的地質災害。高陡巖質邊坡的穩(wěn)定性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經常會由于局部失穩(wěn),而發(fā)生滑坡等地質災害,從而導致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在高陡巖質邊坡的頂部,經常會存在張拉性裂縫,和坡面平行,導致中上部邊坡的穩(wěn)定性大大降低,造成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fā)生。因此,必須做好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勘察設計工作,為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的治理提供依據。
3工程概況
本工程為關埡口滑坡,地處遵義市匯川區(qū)板橋鎮(zhèn)柏楊村關埡口,該區(qū)域由于巖層層面平直光滑,泥質充填,近年來。由于人們在坡腳位置進行任意挖掘,當發(fā)生強降雨以后,陸續(xù)發(fā)生了多次巖質順層滑坡和局部掉塊現象。該場區(qū)一旦發(fā)生滑坡,將會影響滑坡下縣級公路的使用,可能導致車輛和行人出現傷亡和損失。為了避免大面積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產生,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對其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進行勘察設計,為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的質量提供依據。
4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勘察設計探討
4.1自然地理地質條件分析
關埡口滑坡位于遵義市匯川區(qū),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拔在900~1780m之間,該區(qū)域冬季寒冷,夏季溫涼,年溫差和日溫差都較大,降雨多集中在5~9月,年平均總降水量為1150mm。該區(qū)域地形地貌為構造-剝蝕中山丘陵斜坡地貌,坡腳前緣臨空,坡度為30~52°。滑坡高程在1280.00~1319.04m。坡度28~32°。根據鉆探資料以及對地面地質調查可知,該區(qū)域出露地層有第四系、三疊系下統(tǒng)茅草鋪組(T1m)。該區(qū)域無活動性大斷層通過,區(qū)域穩(wěn)定性及地質構造環(huán)境良好,巖層呈單斜產出,巖層層位正常。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區(qū)域穩(wěn)定性較好,抗震設防烈度為Ⅵ度。該區(qū)域地下水主要為松散巖類孔隙水、巖溶裂隙水兩類,前者接受大氣降水補給,后者通過降雨時松散巖類孔隙水補給。
4.2滑坡基本特征和破壞機理分析
(1)滑坡基本特征。關埡口滑坡總體上呈“舌狀”,近南西-北東向展布。滑體縱長約57m,橫寬約61m,滑坡總面積為3.477×103m2,滑體平均厚度為6m,滑體物質組成主要為粘土、灰?guī)r,總體積2.086×104m3,滑坡規(guī)模屬小型,主滑方向65°。(2)滑坡地質災害巖土體物理力學參數。通過對巖樣進行采集,進行室內天然、飽水狀態(tài)下的抗壓、抗剪試驗,對其天然密度、飽和抗壓強度以及抗剪強度指標進行分析。(3)滑坡變形破壞特征。該滑坡在2014年8月發(fā)生滑動,阻礙滑坡前部縣級公路的正常通行,此后每發(fā)生強降雨,坡面均發(fā)生局部掉塊和滑動現象。經過調查和分析可知,當發(fā)生強降雨、坡腳開挖等情況時,極可能再次發(fā)生滑動。(4)滑坡影響因素及變形破壞機制。該場區(qū)滑坡是由多種因素導致,例如地質構造、強降雨以及人類的工程活動等,根據調查可知,影響滑坡的主要因素為地質構造,其次為降雨與人類工程活動。滑坡地區(qū)的地形坡度較緩,第四系較薄,結構較為松散,為典型的外傾結構面,屬軟弱結構面。在發(fā)生強降雨以后,地下水量增大,水位線上升,動水壓力增大,自重增大,同時巖層面在水體浸蝕下軟化、泥化,巖層面抗剪強度持續(xù)降低使滑體逐漸失穩(wěn),進而造成滑坡極限平衡狀態(tài)被破壞,發(fā)生沿巖層面的滑動破壞,從滑坡前緣臨空面剪出。
4.3滑坡穩(wěn)定性分析和評價
(1)滑坡計算模型與工況。圖1為滑坡計算模型,滑坡計算工況Ⅰ:天然狀態(tài)(自重);工況Ⅱ:飽和狀態(tài)(自重+暴雨)。(2)計算方法與參數選取。(3)滑坡穩(wěn)定性計算的參數選取。根據工程類比法、室內試驗結果、《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GB50330-2013)、滑坡穩(wěn)定性反演分析。(4)滑坡穩(wěn)定性計算與結果評述。經穩(wěn)定計算可知,該滑坡在天然工況下基本穩(wěn)定、自重+暴雨工況下處于欠穩(wěn)定狀態(tài)。(5)滑坡推力計算與結果評述。該滑坡危害對象主要為縣級公路,為較重要交通設施,防治工程等級應為二級,滑坡推力計算結果見表2。(6)滑坡發(fā)展變化趨勢及危害性預測。通過以上計算分析可知,該滑坡天然狀態(tài)下基本穩(wěn)定,只存在局部掉塊現象,但在暴雨等極端條件下,滑坡極有可能發(fā)生滑動。滑坡位于柏楊村縣級公路旁,坡腳為縣級公路,滑坡發(fā)生將直接阻斷柏楊村縣級公路的通行,可能對來往車輛及行人造成安全事故。
4.4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分析
在進行該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的選擇時,應該遵循以防為主、及時治理的原則,確保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結合各個方案的造價以及技術可行性,決定采用“削方放坡+坡面綠化”的方案進行該滑坡工程的治理。場地周邊無建(構)筑物,具有放坡條件,且場地有公路直通現場,采用坡率法進行放坡處理,放坡采用分段分級自上而下放坡,每級分坡高度10m,上一級與下一級之間設置寬約2m的馬道,施工完成后采用C25混凝土對馬道進行封閉處理,削方放坡量約35550m3;為使治理工程與自然融合,施工完成后于植生槽內種植蔓藤植物,綠化坡面,植生槽設置于每級邊坡底部,尺寸為0.5m×0.3m。
5結束語
綜上所述,滑坡等地質災害的發(fā)生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都具有較大的威脅,因此,在高陡巖質邊坡地區(qū),應該做好地質災害的勘察設計,根據相關標準和要求,在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各種參數進行計算,從而選擇合理的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確保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參考文獻
[1]李杰.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勘察設計研究[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6,31(6):191~192.
[2]漆明明.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勘察設計思路構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6):230.
[3]黃亮.淺談高陡巖質邊坡地質災害勘察設計[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6(7):213.
作者:石毅 單位:貴州省有色金屬和核工業(yè)地質勘查局三總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