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PDCA管理在工程中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全面質量管理的定義及基礎工作
1.1全面質量管理的定義和含義
企業全體職工及有關部門,為保證和提高工程(產品)質量,綜合運用現代管理技術、專業知識和科學方法,從事經濟開發、設計(研制)、施工(生產)和提供用戶滿意的工程(產品)的管理活動,稱為全面質理管理,簡稱T、Q、C,它包括以下含義:
(1)全部管理:工程使用功能、質量是通過施工生產出來的,因此對建筑工程從勘測、設計到施工、投產全過程所涉及的人、材料、設備、機具、工藝、檢測、環境條件等全部因素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是建筑施工必不可少的。
(2)全過程管理:對整個工程規劃、立項、設計、施工到使用自始自終都加以管理和控制,使質量管理貫穿于建筑施工的每一個細節及全過程。
(3)全員性管理:企業中的每一個職工按其個人分工的不同都責無旁貸地投身于施工質量的管理。
(4)科學性管理:以科學的方法來進行管理,一切用數據說話,一切按規范辦事,嚴格遵守施工程序,組織文明施工、安全生產,提高工程施工效益。
1.2全面質量管理的基礎工作
為了做好全面質量管理工作,必須開展相應的基礎工作,這些工作的開展,一方面是進行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的基礎,另一方面又是開展全面質量管理工作的保證。因為這些工作主要是解決人員素質,健全相應的組織機構,建立相應的制度標準等等。
1.3建筑工程pdca工作模式的構成
PDCA質量管理工作模式,就是將質量管理工作科學地劃分為4個階段,又在運用中有機地溶為一體,從而使施工質量從一開始就得以控制。這4個階段對應在建筑工程上分別是:計劃階段(P):前期工作;實施階段(D):施工過程;檢查階段(C):檢查、驗收;處理階段(A):總結、評比。
2開展建筑工程全面PDCA管理工作
就建筑工程而言,大到一個單位工程,小到一個分項工程,對施工質量的要求是貫穿于其整個作業過程的。如層層相連、環環相扣,形成整個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體系。而在每一個環節中又都完整地存在符合全面質量管理PDCA工作模式的構成,即計劃階段(P):制定施工計劃,進行技術交底;實施階段(D):完成施工作業;檢查階段(C):跟蹤質量檢查、驗收;處理階段(A):進行班后總結、講評。這就為在建筑工程中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開展PDCA工作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先決條件。下面我們就以一個單位工程的施工運作為主線,討論這一問題。
2.1P階段(Pian,即計劃、預測、制訂階段)
該階段應圍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工作:
(1)分析條件,找出問題,制定目標
①分析影響施工質量的各種因素,對人、設備、材料、工藝、環境等進行調查、研究,搞清各種外部條件,為實施計劃工作提供充分的經濟、技術與資源材料。②找出施工中必須加以解決的主要影響因素,布署前期工作計劃。③針對主要因素,制訂措施。措施應包括行動計劃、預期效果。在計劃中應包括:為什么制訂這樣的措施;達到什么目的;由哪個部門執行;由誰負責;何時完成;用什么方法執行。
(2)在建筑工程中本階段主要工作
①深入施工作業現場,了解周圍環境及資源情況,結合施工作業要求及設計標準,提出相應的環境、資源報告,為開展下部工作提供依據性文件。②依據所簽定的工程合同條款、環境及資源報告,結合具體單項工程設計施工圖,組織工程有關管理、技術人員認真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影響工程質量的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就這些問題拿出解決的意見、建議。③對工程進行量化分析。計算出“主要工程實物工程量”,分清各作業部位。編制出施工作業“勞動力需用量計劃”,分清各項工程用工量。編制出“主要施工設備、機具需用量計劃”,要表述清楚進退場時間。編制出“主要建筑材料需用量計劃”,要確定各類材料的具體進場時間。編制完成“施工總進度計劃”,并以“施工總進度計劃控制表”水平流水線及“施工計劃網絡總控制圖”的方式進行表述。④依據現場實際情況和工地周邊資源、交通、電力、給水、排水條件,以及工程施工的需要,繪制出施工總平面布置圖,并依圖搞好三通一平、施工臨設及各種宣傳標語、示警牌的制作懸掛。⑤結合組織的施工及管理力理,組建工程施工管理機構。畫出管理機構網絡體系圖。⑥制定各種措施制度。完成各項施工保證措施的編寫工作,主要有:保證質量措施;安全保證措施;風雨季施工措施;保證工期措施;文明施工措施;降低成本措施;工程質量獎罰措施等。結合工程實際的管理需要,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崗位責任制,為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做好一切準備工作。⑦技術準備工作。認真結合國家有關規范要求,消化施工圖紙,并完成圖紙會審交底工作。結合各項工程作業安排,專業技術人員要完成鋼筋、模板、混凝土、電氣等分項工程的施工作業技術交底及施工方案的編寫工作。⑧工程質量數據化工作。建立對工程質量的定量檢查制度,把工程整體質量目標細化到各班組施工作業中,并健全相應的跟班檢查制度。推行標準化管理:包括技術工作和管理工作的標準化,做到標準、齊全、配套完善,并不斷修訂改進,真正起到指施工管理的法規作用。推行計量工作:包括各個施工(生產)過程的計量,檢測儀表、設備齊全配套,不斷實現檢測手段的現代化、科學化,使檢測工作具有量化意義,并對檢查結果進行統計量化。一旦出現超標,立即予以處理,避免質量問題扯不清、道不明,造成質量下降、工期延誤。
(3)展開質量及素質教育工作開展全面質量
管理教育,對企業職工進行質量意識、質量管理知識和技術培訓,使全員質量素質得以提高,使質量管理工作深入人心,樹立“工程質量人人有責”的思想,形成“質量保證光榮、質量失誤恥辱”的濃厚意識。
2.2D階段(DO,即實施階段)
在完成第一階段工作的基礎上,整個過程進入實施階段,此階段主要有3個分階段工作:
(1)技術交底階段把P階段(計劃階段)制訂
好的各種規章制度、技術措施、施工方案、獎罰措施,采取由專業技術人員分門別類的對各專業班組、作業人員進行全面的詳盡交底,要使全體作業人員達到人人明白做什么、應該如何做,清楚質量標準、工期要求、獎罰規定。并做好各種技術交底記錄,以便檢查工作和存檔使用。
(2)施工實施階段
①計劃安排。管理、技術人員必須以總施工計劃為指導,將整體計劃進行細分,清楚每月、每周、每天必須完成的施工作業量及各作業部位的工程質量標準。利用班前會、每周例會、每月總結會進行班組交底,把工程進度量化分配,從而保證整個工地施工進度的運作。②現場督導。按細化的工作計劃,組織管理、技術人員深入施工作業第一線。作業工人上崗時,一定要配合班組長把當日的作業部位、完成作業量進行落實,以免派工混亂,造成待工。同時要認真組織好各種作業所用材料的供應工作,力爭做到人到、料到、以免因材料供應不周,造成待料,影響工程進度。在組織好生產作業后,管理、技術人員及班組,應對整個作業面中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重點部位、重點環節進行技術指導與質量督導,并對當日開工作業面進行全方位的質量巡查,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這樣才能保證工程質量,確保工程進度。③質量標準中未涉及的新問題、新情況,或者依據施工實際情況提出的與進度、質量都有促進作用的新建議和新作法,技術人員應在現場隨時進行答疑,并登記在案,及時向項目經理部匯報,以便批準后進行調整、實施。
(3)調整階段這一階段就具體實施過程中所發現的與計劃文件不符合或計劃文件中未能詳盡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進行調整,及時將各種信息反饋到項目經理部,由決策機構拿出具體的補充意見、方案,作業人員依據這些意見、方案及時對施工作業進行必要的調整,從而保證整個實施階段工作的連續性。
2.3C階段(Check,即核對、比較、檢查階段)
本階段主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1)自檢互檢是指各類作業人員在按施工方案提出的質量標準進行施工中,應認真自檢,與其他人員相互之間開展互檢。如發現質量問題,應立即予以糾正,杜絕質量問題滯留、增加,避免大面積返工,以確保工程質量。
(2)專業班組自檢施工作業進行一個時期或一個分項區段后,由專業班組長匯同施工員組成檢查組進行班組自檢,并按有關規定將檢查結果進行整理,填寫分項(專業)自檢表格,查證后作為工程驗收管理資料存檔。這種自檢必須嚴格按施工方案及有關施工規范執行,如有超標情況,必須組織班組內優秀員工進行整改,使之達到要求。
(3)項目經理部工程質量大檢查這項檢查工作是一項更大范圍的綜合性檢查,一般每月組織一次,由項目技術負責人或總工程師牽頭,分成觀感、實測、資料、文明施工、水電等專業小組進行檢查,嚴格按國家關規范及施工方案中提出的質量目標進行檢查打分,并進行匯總。如果達不到質量目標,應及時組織進行整改。同時依據檢查結果,及時召開獎評大會,通報檢查情況,獎優罰劣,以求促進工程質量為目的。
(4)質檢部門檢查這是按照國家有關工程質量驗收標準及管理規定,在工程進行完一個分項作業或在施工中有重大隱蔽項目時,報請建設單位,匯同設計單位、質量監督單位、工程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專業施工員、作業班組長一起進行檢查驗收。施工單位在檢查過程中對各檢查方提出的存在問題、意見和建議進行詳細記錄,檢查后應及時組織有關方面進行整改,并請有關單位在分項驗收單或隱蔽記錄上簽字,作為工程資料存檔,并成為開展后續施工作業的依據。
(5)原材料檢查驗收進入施工現場的各種原材料品質的好壞,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這一方面的檢查工作必須落到實處。各種原材料的品牌、出廠證、合格證、質量保證書及生產編號,必須進行嚴格的檢查,對需送質檢部門進行復試的材料,要立即采樣送檢,如發現質量問題,一定要要堅持退貨,決不允許不合格的原材料在建筑工地上。簽證后作為工程驗收管理資料存檔。這種自檢必須嚴格按施工方案及有關施工規范使用,以免造成對工程質量的重大影響。同時要收集、整理和齊全各種材料的有關驗收資料,在工程竣工時報送有關部門存檔。
(6)工程驗收工程施工完畢后,由各專業部門、單位統一進行驗收工作,施工單位必須在驗收時提交竣工報告和完善的施工資料。經驗收后,對施工單位的竣工工程作出施工質量等級評定。對存在的影響交工、使用的問題,必須認真組織施工力量徹底予以整改,直到全面達到設計、使用要求后,方可將工程交付建設單位使用。
2.4A階段(Action,,即行動處理階段)
工程施工完結后,應進行認真的總結、評比,就整個施工過程中一些好的、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技術措施進行總結歸納,加以推廣應用,并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繼續執行。對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認真分析原因,找出所在,并組織工程技術人員認真分析,制定出相應的對策、措施,在以后的工程施工中加以克服。對于未能徹底解決或新發現的問題,要記錄在冊,轉入下一循環的計劃之中,作為重點防范,認真加以解決。
3PDCA循環工作模式的應用意義
全面質量管理的PDCA循環,作為一種保證質量的工作模式,具有其普遍意義。在應用中它可以逐層予以落實,各分項工程也采用這種質量管理工作模式開展質量管理工作,各專業班組亦同,如此大循環套小循環,使得整個工程施工作業層層有質量控制,每一次循環質量就可以上一個臺階。同時,要下大力氣對建筑施工質量通病進行治理,在運作循環中重點對檢查出的質量問題進行跟蹤、處理、力求達到同類部門不再重犯。這樣循序漸進,必定會使企業的生產能力、技術水平、施工質量逐步提高,為企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質量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