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中水回用及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建筑中水回用技術是解決當前某些缺水城市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本文在簡要介紹建筑中水水源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前人試驗和已建中水回用系統,從處理工藝的技術可行性和經濟性可行性等方面出發,對建筑可用中水處理工藝進行了介紹,同時還對建筑中水回用存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建筑中水中水回用中水處理工藝
0概述
眾所周知,我國淡水資源并不豐富,并且時空分布極不均勻,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口的增加及工業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急劇增加,這更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和水環境的惡化,同時也帶來許多城市環境問題,并制約了地區經濟的發展[1]。
中水回用,是解決城市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也是協調城市水資源與水環境的根本出路[2],所謂中水,主要是指城市污水或生活污水經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水質標準、可在一定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雜用水,其水質介于上水與下水之間,是水資源有效利用的一種形式[3]。
1中水水源
中水的水源較廣,但對建筑中水而言,其水源一般包括盥洗排水、沐浴排水、洗衣排水、廚房排水和廁所排水等。若考慮到處理費用和處理的難易程度,對其選用的先后順序一般為: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廚房排水→廁所排水[4]。
在進行建筑中水系統的設計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集流一種或多種排水作為中水水源,常見組合有以下幾種情況:①空調系統排水、盥洗排水和沐浴排水等,其污染程度較輕,稱為優質雜排水,在設計時應優先選擇其作為中水水源;②沖廁以外的生活排水組合,其污染程度中等,稱為雜排水;③所有生活排水的總稱,其污染程度最重,稱為生活污水,由于其處理費用較高,且難處理,所以在設計時應盡量不采用其作為中水水源[5]。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現有的建筑中水回用系統采用的水源幾乎都是優質雜排水或雜排水。
2中水處理工藝
2.1常用的中水處理工藝及其流程
目前應用較多的中水處理工藝主要有混凝、沉淀、過濾、生物處理和活性炭吸附等[6]。
處理工藝需根據原水水質的不同而采用某一工藝或某些工藝的組合[5],常見的中水處理工藝流程有以下這些:
(1)對于優質雜排水,其處理工藝流程一般有:
①原水→毛發聚集器→調節池→微絮凝→過濾→消毒→中水;
②原水→毛發聚集器→調節池→混凝沉淀→消毒→出水;
③原水→毛發聚集器→調節池→微絮凝-過濾→微濾-超濾→消毒→出水。
(2)對于雜排水,其處理工藝流程一般有:
①原水→篩濾→調節池→微絮凝-過濾→活性炭吸附→微濾-過濾→消毒→出水;
②原水→篩濾→調節池→生物接觸氧化或生物轉盤→沉淀→過濾→消毒→出水。
(3)對于生活污水,其處理工藝流程一般有:
①原水→篩濾→調節池→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沉淀→過濾→消毒→出水;
②原水→篩濾→調節池→生物接觸氧化→沉淀→生物接觸氧化→過濾→消毒→出水;
③原水→篩濾→調節池→生物接觸氧化→沉淀→微絮凝-過濾→活性炭吸附→消毒→出水。
2.2處理工藝的技術可行性
中水處理在技術上是可行的,很多人的研究也已經無數次證明了這一點,特別是隨著近幾年工程技術人員對處理技術和處理設備開發,使中水處理技術又有了很大的發展。
杜茂安等采用混凝-沉淀-過濾-消毒工藝處理洗浴排水,在水溫為10℃時,主要控制指標濁度、COD、BOD5和ABS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98.1%,95.2%,93.3%和68.2%,出水水質完全滿足中水控制指標要求[7];劉中平等研究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藝(SBR)處理學校洗浴廢水的工程實例得出,該工藝對洗浴廢水中的COD、BOD5、SS和LAS有較高的去除率,處理后的出水水質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標準》(GB/T18920-2002),且該工藝設備簡單,占地少,運行方便[8];大連香格里拉大飯店中水回用工程采用膜生物反應器(MBR)工藝,其設計規模為60m3/d,自2001年10月投產運行以來,其平均出水水質為COD=6.16mg/L,BOD=0.57mg/L,SS=0mg/L,這完全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實踐證明,MBR是一種簡單、高效的中水處理技術[9];北京華融大廈總建筑面積4.6萬m2,中水原水為洗浴排水,水量為7.5m3/h,采用接觸氧化-砂濾工藝,2000年9月經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測定,進水BOD、COD、SS和LAS分別由22mg/L、68mg/L、14mg/L和3.29mg/L降低到2mg/L、10mg/L、5mg/L和0.14mg/L[10]。
2.3處理工藝的經濟可行性
莫慧等對3種居住區中水回用方案即經二級處理后回用、經三級處理后回用和經MBR處理后回用進行了經濟分析,其運行費用分別為2.82元/m3、2.63元/m3和2.67元/m3[11];張捍民等采用MBR工藝處理大連香格里拉大飯店的污水并達到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其運行成本僅為1.665元/m3[9]。
通過以上的試驗分析可知,如果中水回用工程運行管理得當,其在經濟上是可行的,并且隨著水資源供需矛盾的進一步激化,自來水價格勢必會升高,而隨著處理技術的發展,中水處理費用卻會降低,這更增加了中水回用的經濟可行性。
2.4處理工藝的選擇
中水處理工藝的選擇依據主要是根據進水水質和經濟技術比較,選用在技術上可靠,經濟上可行,且據有穩定出水水質的處理工藝,同時還要考慮其管理和維護及其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等。
3中水回用存在的問題
建筑中水回用存在的問題較多,首先,中水系統運行往往不正常,水質水量不穩定,用戶難以放心依賴,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工藝、設備不過關,達不到預想效果,同時對系統的運行管理水平不高,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使水質水量常常發生較大的波動,甚至停產[12]。新晨
其次,中水回用在實際工程中并不比使用城市給水更經濟。張雅君等對北京22個運行中的中水設施進行調研,通過分析發現普遍存在設施能力不能充分利用、運行成本過高的現象,其總運行成本有的甚至高達11.37元/m3,且平均總運行成本也為3.24元/m3,這主要是因為中水設施的設計規模得不到充分發揮[13]。
再次,中水回用水質標準太高。目前我國建筑中水回用執行的水質標準是現行的《生活雜用水水質標準》,該標準中總大腸菌群的要求與《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相同,比發達國家的回用水水質標準及我國適用于游泳區的Ⅲ類水質標準還嚴格,這一方面使得許多現有中水工程不達標,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建筑中水工程的推廣和普及[14]。
很多人對中水的衛生性、安全性等存有顧慮,在感情上無法接受中水,從而影響了其普及。當然當前的水價偏低也是造成中水回用成本較高從而難以推廣的重要原因之一[15]。
4展望
中水回用具有極高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它一方面可以減少環境排污量,減少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它又能減少對水資源的開采,對我國長遠的國民經濟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16]。并且,根據水利部《21世紀中國水供求》分析,2010年后中等干旱年的缺水量將達318億m3,到2030年我國將缺水400~500億m3,開發和應用投資省、見效快、運行成本低的中水回用處理技術已經凸現為確保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政策的正確引導下,合理的調整城市給水和中水的價格關系,中水回用技術將會有越來越廣闊的應用前景,為城市節水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明富.城市中水道技術[J].環境工程,2004,5:14-16.
[2]武貴桃.大力推廣中水回用實現污水資源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3,13(2):120-121.
[3]沈光范、徐強.積極穩妥地開展中水回用工作[J].中國給水排水,2001,17(4):31-32.
[4]郭衛宏,周勤,等.中水道應用——建筑給排水的發展趨勢[J].給水排水,1999,25(12):41-45.
[5]李明富.城市中水道技術[J].環境保護,2001,5:14-16.
[6]吳送平,古國榜,等.中水回用[J].水處理技術,2002,28(6):370-372.
[7]杜茂安,丁玉海等.洗浴廢水回用處理的水質控制研究[J].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2002,35(5):52-54.
[8]劉中平,王建軍,等.SBR工藝在中水處理工程中的應用[J].給水排水,2004,30(8):78-81.
[9]張捍民,張興文,等.中水回用工程的MBR系統設計[J].給水排水,2002,28(11):65-67.
[10]范懋功.建筑中水處理設施設計實踐[J].給水排水,2003,29(11):59-62.
[11]莫慧,劉建華,等.居住區中水處理系統方案及經濟比較[J].中國給水排水,2002,18(2):60-62.
[12]馬志毅.城市污水回用概述[J].給水排水,1997,23(12):61-63.
[13]張雅君,馮萃敏,等.北京中水設施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給水排水,2003,29(11):63-66.
[14]付婉霞,曾雪華.建筑節水的技術對策分析[J].給水排水,2003,29(2):47-53.
[15]褚俊英,陳吉寧,等.中水回用的經濟與中水利用潛力分析[J].中國給水排水,2002,18(5):83-86.
[16]劉世美,劉金生.中水道技術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J].青海大學學報,1995,13(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