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從4M1E因素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建筑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安全生產是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民經濟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是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前提條件。建筑業從業人數眾多,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進城務工的農民中有60%在建筑業或者相關產業工作。因此,搞好建設工程的安全生產關系著千萬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是穩定大局,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主要因素。據統計,我國每年僅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初步測算在1000億元以上,加上間接損失高達2000多億元。安全是建筑業的生命,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如果管理不到位,會造成不可低估的后果。
據研究和統計,建筑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有:物體打擊、機械傷害、觸電、高處墜落、坍塌事故五大類。通過分析,影響施工安全生產的主要因素有“人”(Men)、“材”(Material),“機”(Ma-chine)、“環境”(Enviroment)、“方法”(Method),簡稱4m1e因素。
1.人的因素
人是主導的、關鍵的、第一位的因素,也是最難控制的因素。所有的工程建設都是在人的參與和控制下實施的,人作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避免產生錯誤。人作為控制的動力,要充分調動人的積性,發揮人的主導作用。當前,我國建筑施工一線工作人員90%以上是農民工,這些工人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識和安全意識,自我保護的能力和意識也比較缺乏,違章作業比較嚴重。而管理者的安全措施、安全設備、安全工具跟不上或者不到位,也有的管理者的安全意識比較淡薄,甚至存在僥幸心理,從而造成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事故頻發。為了減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應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
1.1管理者要重視
作為施工企業的管理者,首先要重視安全生產,落實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和安全生產紀律。對于具體工程首先要確定安全管理目標,建立安全生產的組織機構和安全保證體系以及相應的管理制度(安全檢查制度、安全防護制度等)。但是現階段承包商縮減安全費用的現象普遍存在,在這方面要引起重視。
1.2對特殊工種(工作)人員的管理
特殊工種有起重工、電工、架子工、機械工等,這種人員的工作往往是危險性最大的工作,必須按規定持證上崗和進行崗前培訓以及安全交底。
1.3對生產者的管理
人的安全行為是復雜和動態的,具有多樣性、計劃性、可塑性、目的性,并受安全意識水平的調節,受思維、感性、意志等心理活動的支配;同時受道德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影響。態度、意識、知識、認知決定人的安全行為水平,因此三級安全教育必須嚴格執行,以便提高生產者的安全意識。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安全管理人員應對施工作業人員進行技術和安全交底工作,交底應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交底應留下記錄,雙方應簽字確認。
2.材料的因素
材料的運輸、使用和堆放會涉及到安全方面的問題,周轉性材料(如模板、腳手架等)的使用過程中也存在安全問題,擱置在腳手架上的各種材料也是發生安全事故的一大誘因,其不穩定性和超越規定的荷載值堆放現象,應該加以重視。施工現場采用的材料中存在許多可燃性、爆炸性和有毒性、腐蝕性等特性,這些材料的化學能量可能在不恰當地儲存、運輸和使用中被意外釋放導致傷害。有毒有害性的物料對人員產生傷害,同時有可能成為其他事故發生的誘因,如工人吸進有毒氣體后的暫時眩暈導致其從腳手架上墜落,腐蝕性的物料對設備腐蝕導致設備結構受損,增加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在施工系統中,系統內部的危險物質的數量大小,直接關系到危險程度的大小和事故發生的后果的嚴重程度。所以對于危險物質積聚的場所,如危險品倉庫、運輸危險物品的車輛等更需要密切關注和進行重點分析控制。
3.機械因素
施工機械設備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普遍使用,但從使用條件來看,許多施工機械設備和人員混合作業,導致事故隱患集中,危險性增大。機械在使用和維修過程中可能存在安全問題,現場使用的機械很多都是電動的,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沒有按照“三級配電、二級漏保”,“一機、一閘、一漏、一箱、一鎖”的規定安裝,容易造成觸電事故。手持電動工具、夯土電動機械、潮濕場所,活動箱內沒有采用漏電保護開關,造成機械傷人的現象。機上人員的安全意識不高,持證上崗沒有嚴格執行;陳舊或帶病機械和設備的使用;設施搭設和設備操作性缺陷;機械、設施超負荷運行等都可能產生安全事故。
4.環境的管理(危險源的識別與控制)
施工現場露天作業量大、時間長,據統計,建筑施工作業中,露天作業量約占總量的70%,且易受風、雨和雷電等惡劣自然環境的影響,從而導致施工危險性增大。正在施工的現場臨邊、洞口處容易發生高處墜落事故;生產、生活區的火災、觸電;壓力容器、可燃氣體的爆炸;材料、雜物高空墜落發生打擊事故;邊坡、支架坍塌;有毒氣體窒息;起重設備事故等都涉及到環境的管理。高空作業、地下作業、危險因素作業(有毒的氣體、液體等)的區域都是環境管理的對象;施工場地的動火點多,用電頻繁,一旦電器受損或者明火遇到具有可燃、爆炸性的物料,就可能發生事故,其熱輻射、爆炸波和爆炸產生的碎片將導致鄰近范圍內的人員傷亡。施工機械和設備通常也在電或油氣能量的作用下進行,一旦控制不當,會導致危害。施工現場的噪音、量、有害氣體和塵土等,以及工人長時間高強度的作業等,都是工人面對的不利工作環境和負荷。現場(夜間)照明不足或有影響視線的障礙物的危害等,都是環境管理的重點。
5.方法(施工工藝)
由于施工現場高空作業繁多,材料和構件本身體積龐大、沉重,極易造成勢能集聚。一旦由于施工工藝不當或防護措施失利,會導致該能量意外釋放導致事故。危險源當處于不當的工藝生產過程中也會導致事故,即工藝危險性。工藝危險性主要包括工藝的具體操作形式、產品及原材料的運送方式、工藝操作流程中的溫度、壓力、加熱和燃燒方式、腐蝕、是否需要在爆炸極限附近操作、以及工藝操作
所在場所等,它主要作為能量意外釋放的觸發因素存在。
建筑業的特點決定其管理的難度,一旦施工方法不當就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有的承包商為了節約,采取野蠻的施工方法,如在挖土方時采取掏腳,或者不按照規定的坡度放坡,還有模板上下樓,不按照規定用垂直運輸設備,而是直接從樓上往下扔。在人工挖孔樁施工時不按規定配備安全設備。材料堆放的有序程度(是否違規堆放)危害,特殊環境中施工(如缺氧、有毒氣體、煙塵、噪聲、振動)危害,有很多是由于施工方法不當所造成的。
6.安全管理方法和措施
安全控制的目標是減少和消除生產過程中的事故,保證施工人員健康安全和人身財產免受損失。具體內容包括:減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目標;減少或消除設備、材料的不安全狀態的目標;改善生產環境和保護自然環境的目標。
通過分析建筑施工現場在安全方面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和誘因,在安全生產過程中對建筑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要實行動態管理,主要方法和措施是:
6.1確定每項具體建設工程項目的安全目標:按“目標管理”方法在以項目經理為首的項目管理系統內進行分解,從而確定每個崗位的安全目標,實現全員安全控制。
6.2編制建設工程項目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工程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計劃是對生產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用技術手段加以消除和控制的文件,是落實“預防為主”方針的具體體現,是進行工程項目安全控制的指導性文件。
6.3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落實和實施: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落實和實施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設置安全生產設施,采用安全技術和應急措施,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安全檢查,事故處理,溝通和交流信息,通過一系列安全措施的貫徹,使生產作業的狀況處于受控狀態。
6.4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驗證: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驗證是通過施工過程中對安全技術措施計劃實施情況的安全檢查,糾正不符合安全技術措施計劃的情況,保證安全技術措施的貫徹和實施。并且要持續改進,根據安全措施計劃的驗證結果,對不適宜的安全技術措施計劃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
6.5建立企業安全文化價值觀
改善施工企業的安全文化狀況,是提高施工企業安全生產水平的有效手段。近年來的研究也表明,企業的安全文化對其安全生產水平有重要影響。從社會角度來看,社會中對人的價值認識不夠,建筑行業形象差,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的法制觀念不強,社會對建筑安全的重視程度較低。
企業安全文化是員工的安全價值觀念、安全意識、安全習慣和安全行為準則的總和,是企業實現生產價值與實現人的價值總的體現。建立企業安全文化需要有意識地去培育安全思想,營造良好的安全氛圍,這是一切安全工作的基礎。企業需要提高員工安全文化素質,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人生觀和安全行為準則,不斷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的戰略措施,組織員工群策群力,搞好安全生產。只有意識增強,才能夠從根本上保證企業的安全生產,從而實現企業的安全和效益目標,也能為建立健康和諧的社會盡一份力量。
7.結語
安全是施工企業發展永恒的主題。對安全問題要常抓不懈、居安思危、有備無患、堅定信心,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克服在安全問題上的短期行為、僥幸心理;依靠企業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加強施工事故的預防,加速安全信息的傳遞;不斷健全與完善安全管理體系,做到前瞻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