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技術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分析了我國水利工程中干縮裂縫、塑性收縮裂縫等幾種混凝土裂縫的常見類型,提出了優化配合比、合理選擇材料等方法,以便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能夠對水利工程產生混凝土裂縫這一現象進行防治,提高我國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
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縫;防治措施
混凝土裂縫是水利施工中較為常見的問題,對水利工程影響也較大。部分水閘、涵洞等水利工程都會由于澆筑的混凝土產生變形約束而出現大量裂縫,且這些裂縫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愈加嚴重,對水利設施的整體結構產生不利影響,導致水利工程的穩定性會大幅降低。由此可見水利施工過程中的裂縫防治技術對水利工程施工至關重要。
1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縫常見類型
1.1干縮裂縫通常情況下,干縮裂縫往往出現于混凝土養護期結束之后,大多為兩周左右。養護期結束后混凝土直接暴露在空氣當中,外部條件能夠直接影響混凝土。若此時混凝土內部的水分流失較少,則內部濕度不會產生較大的變化,混凝土便不會出現大幅變形以及裂縫。若混凝土流失大量水分,導致內部濕度發生大幅變化,混凝土會出現大范圍的干縮現象,干縮過程中所產生的較大的拉應力便會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1]。相對濕度越低,水泥漿體干縮越大,干縮裂縫越容易產生。干縮裂縫通常會影響混凝土的抗滲性、混凝土的耐久性及承載力,干縮裂縫一般位于混凝土表面,基本呈現為網狀或相互平行的多條裂縫,干縮裂縫深度較淺且寬度較細,寬度基本處于0.05mm~0.2mm之間。
1.2塑性收縮裂縫塑性收縮指在混凝土澆筑作業雖然完成,但整體尚處于塑性狀態時所產生的收縮階段。出現塑性收縮裂縫的原因是因為混凝土表面水分因外界溫度或風力而蒸發,導致產生了局部應力。所以,若泌水速度不及混凝土表面水的蒸發速度,便會形成該類型裂縫。通常情況下施工現場風力較強或是施工期處于夏季,常常會有該種裂縫產生。該裂縫具有以下特征:形狀基本為兩端淺細而中間較寬的狀態。一般情況下,最短的塑性收縮裂縫的長度在20mm~30mm之間,而最大的裂縫長度值可在2m~3m之間,寬度值普遍在1mm~5mm之間。
1.3沉陷裂縫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地基土質質量問題或回填過程中施工人員未對含水量進行控制等原因,會導致地基出現下沉現象,從而產生沉陷裂縫。除此以外增加模板所需支撐的間距,或是模板質量不達標,也會使混凝土產生沉陷裂縫。沉陷裂縫大多出現于冬季,施工人員在冬季施工過程中一般將模板搭建于凍土之上,氣溫逐漸上升,凍土開始解凍,地基便會產生沉陷或是土壤含量分布不均的現象,容易產生沉陷裂縫。通常情況下該裂縫形狀為貫穿狀裂縫,其裂縫的走向與地基沉陷實際狀況相關。較淺的沉陷裂縫一般與底面呈垂直狀態或是沿固定角度擴大,角度通常在30O~45O之間。若沉陷裂縫較為嚴重,可能會使混凝土發生錯位,此時裂縫寬度會隨著沉降量的增加而擴大。沉陷裂縫與溫度之間不存在較大的關系,當地基基本穩定不繼續變形后,沉陷裂縫也不會發生其他的變化[2]。
2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防治具體技術
2.1優化水泥配合比影響混凝土干縮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的成分、水泥的用量、骨料的性質和外加劑的用量等。所以,預防混凝土產生干縮裂縫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優化水泥配合比。設計人員在進行配合比的設計過程中,應先確定粉煤灰的所占比重。配合比的優化也應從這方面入手。設計人員應先計算粉煤灰的摻入量再進行添加,同時應注意減水劑的摻入不應過量,以此為基礎便能使得泵送流動度得到保障。不僅如此,設計人員完成配合比例的制定之后,水利工程施工人員需按照配合比的比例進行拌合實驗,不僅可以檢查配合比的比例是否合理,同時也可以檢查所采購原材料的質量,以便最大限度地減少水泥在混凝土整體中的比重,除此以外還能夠把水膠比控制在規定數值之內,進而提高混凝土的質量。設計人員在對配合比進行優化時,需注意可以通過添加一定量的粉煤灰加強混凝土的強度與韌性,以便混凝土可以承受溫度升降對自身的影響,降低收縮量。優化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夠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侵蝕能力,提高水利工程的工程質量[3]。合理選擇施工所用的原材料是防治混凝土裂縫的重要手段之一。水利工程采購人員在選購原材料時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首先采購人員需考慮砂料細度模數。水利工程施工用混凝土的砂料細度模數最少不得低于3.2。其次,采購人員需考慮混凝土包含水泥的數量,水泥占混凝土整體的比例不應超過2%。最后采購人員在選購原材料過程中還應保證原材料當中針片狀碎石應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針片狀碎石不得超過原材料總量的8%。采購人員如按照上述條件對原材料進行選購便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的水熱化水平,同時能夠使原材料的質量得到提升并且解決因混凝土收縮而產生的混凝土裂縫。
2.2溫度控制針對塑性收縮裂縫而言,溫度對其影響較大,施工人員若能對混凝土周圍的溫度進行合理地控制便能夠降低混凝土產生塑性收縮裂縫的機率。所謂溫度控制一般是指控制混凝土的內部溫度,保證混凝土內部的水分不會迅速流失。施工人員在實施混凝土澆筑作業之前需先在混凝土內部埋入熱電耦測溫器,以便之后能夠及時掌握混凝土內部溫度的升降變化,了解混凝土內部溫度達到最高的時間,進而讓施工人員能夠通過熱保溫措施對混凝土周邊的溫度進行控制。施工人員需注意混凝土內部溫度與外部溫度之間的差不得超過24OC??捎诨炷帘砻驿佋O兩層農膜,同時在農膜之上鋪設兩層草袋以達到保溫效果。保溫過程中,施工人員還要清除混凝土表面的雜物。保溫工作完成后,施工人員用水將混凝土沖刷干凈并使混凝土維持干燥,使得混凝土的穩定性得到大幅提升[4]。
2.3強化混凝土剛性以及地基針對沉陷裂縫而言,設計人員可通過加強混凝土自身強度,以達到避免產生裂縫的目的。即最大限度地減小鋼筋半徑以及鋼筋之間的間距,隨著間距的縮小,混凝土產生裂縫的機率也會隨之減少。但需注意,鋼筋半徑與間距的減小不得影響鋼筋率的大小,同時還需要考慮材料截面是否符合要求。通常情況下,施工企業會設定一個裂縫寬度值的允許范圍,設計人員可據此進行設計,以便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縫得到有效地防治,即使產生混凝土裂縫也在允許范圍之內,使得水利工程的穩定性得以加強,延長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壽命。設計人員還需注意混凝土在構造過程中配筋加固這一工序,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應標明鋼筋規格,要求采購人員購置合適的鋼筋材料。除了強化混凝土之外,施工人員還應對當地地基進行處理與加工。若目標區域地基為填土地基或是松軟土,則施工人員在施工前必須實施加固作業。不僅如此,施工人員還需保證模板的強度與剛度適宜,確保模板能夠形成足夠的支撐力,并使得地基承受力更為均勻。施工人員若完成上述工作,沉陷裂縫自然會得到有效控制。
3結束語
如今,水利工程數量逐年遞增,也促進了我國整體發展。因此,施工企業不能忽視水利工程施工質量,需更為注重混凝土裂縫防治工作。施工人員應注重提升自身施工水平,以便降低混凝土施工裂縫產生的機率,進而提高我國水利工程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常小佩,路發金.淺談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技術[J].河南建材,2012(03):20-21.
[2]單科科.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技術應用問題探討[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5(04):137-138.
[3]葉新明,謝廷呈,陳志山.探究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科技經濟市場,2015(07):146-147.
[4]蔡安順.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8):326-327.
作者:吳航單位:貴州順成勞務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