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工混凝土墻體接茬觀感質量問題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依托某實際排水系統改造工程,就水工混凝土墻體接茬觀感質量問題成立QC活動小組,針對工程特點、難點制定相應對策,從多角度、多方位展開了QC活動。先對水工混凝土墻體接茬觀感質量缺陷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得出影響墻體接茬觀感質量的兩大主要因素,再找出兩大主因的八大末端因素得出要因,最后制定科學對策并實施,使得觀感質量合格率明顯提升,完成了QC目標。
[關鍵詞]QC;水工混凝土;墻體;接茬;觀感質量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市政排水、防洪水利也需不斷的完善,為保證排水管網滿足雨水、生產污水、生活廢水的排放要求,常對居民集聚區的排水系統進行改造[1]。例如:新建排水管道和排水渠箱,并對周邊管道清疏,將片區內的雨水進行收集,匯入強排泵站。泵站的主體結構常為水工混凝土墻體,其使用壽命長、耐久性好、抗溫度裂縫能力強,但墻體接茬觀感質量難以把控[2]。本文將依托廣州某片區排水系統改造工程,成立專門QC小組,對水工混凝土墻體接茬觀感質量問題開展QC活動。
1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廣州市某居民密集區,其目的對片區排水系統進行改造,主要任務為新建排水管道和排水渠箱,清疏周邊管道,收集片區內的雨水,將其匯入強排泵站。強排泵站總服務面積為34公頃,泵站主體結構為水工混凝土墻體,其尺寸為:長26.5m、寬15.2m、高5.0m。
2技術路線
該工程屬防澇、排澇重點項目,主體結構的設計與施工需滿足規范,對混凝土外觀質量標準要求高,需一次成優。依此成立專門的QC小組,從多要素、多方位、多角度著手,對水工混凝土墻體接茬觀感質量展開QC小組活動。整個過程包括課題確定、現狀調查、目標設定、原因分析、要素確定、對策制定、對策實施、效果檢查、鞏固措施等環節。
3接茬觀感質量缺陷數據統計分析
通過泵站水工混凝土墻體接茬觀感質量缺陷的前期調查,得到墻體接茬觀感質量的實測數據,并對數據統計分析,繪制出水工混凝土墻體接茬缺陷排列圖,如圖1所示。圖1水工混凝土接茬缺陷排列圖由圖可知:“接茬不順直”、“接茬掛漿、夾渣”是影響混凝土墻體接茬觀感質量的主要因素,此兩項缺陷占缺陷總數的77.8%。由此可知,要提高混凝土的接茬觀感質量必須解決接茬不順直,接茬掛漿、夾渣兩大問題。對統計結果進行理論計算[3],即(100-77.8)%*95%*77.8%=16%、77.8%+16%=93.8%>93%。若可解決上述兩大問題,則可設定目標將水工混凝土墻體接茬觀感質量合格率由目前的82%提高至90%。
4原因分析及要因確定
在了解影響水工混凝土墻體接茬觀感質量為“接茬不順直”、“接茬掛漿、夾渣”的基礎上,QC小組成員通過內部交流討論及詢問施工人員的方式,分析導致“接茬不順直”、“接茬掛漿、夾渣”的原因,找出了八個末端原因。并對八個末端原因進一步分析,得出下層混凝土墻體棱角不順直、模板與下層混凝土墻體接縫不嚴這兩因素為要因。具體八個原因的情況分析如下表1所示。
5對策制定及實施
針對下層混凝土墻體不順直的情況,在接茬處將下層墻頂用切割機切成企口,使下層墻體棱角順直誤差≤2mm[4]。具體做法為:拆完下層墻體模板后,在墻體的棱角下10mm處彈一條水平線,再用切割機在墻體處切成10㎜×10㎜企口,“先橫切再豎切”。對于模板與下層混凝土墻接縫不嚴的問題,則在下層墻體企口的上部粘貼一道海綿膠條,從而減小模板接縫,使板面縫隙≤2mm,杜絕從板縫漏漿[5]。具體做法為:支設墻體模板前,在下層墻體的上口順直貼一道海綿膠條,將模板緩慢靠緊下層墻體,上緊第一道螺栓,夾緊海綿膠條。
6效果前后對比
在制定下層混凝土墻體不順直及模板與下層混凝土接縫不嚴的對策后,再按照科學的方法實施對策,對30處墻體接茬進行了檢查,結果表明水工混凝土墻體接茬觀感質量合格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墻體接茬檢查結果如表2所示,QC活動前后質量合格率如圖2所示。
7結論
本文依托實際工程,通過對水工混凝土墻體接茬觀感質量的QC活動,得出:影響水工混凝土墻體接茬觀感質量的兩大主因是“接茬不順直”、“接茬掛漿、夾渣”;兩大主因由八個末端因素產生,其中下層混凝土墻體棱角不順直及模板與下層混凝土墻體接縫不嚴為要因。最后制定合理措施并實施后,發現水工混凝土接茬觀感質量合格率明顯提高,目標得以實現,證明此次QC活動是成功的。
參考文獻
[1]丁清杰,王亞飛.水工混凝土缺陷和破壞的成因分析與修復方法[J].水利技術監督,2019(01):196-199.
[2]楊春友.水工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影響因素及控制措施[J].水能經濟,2018(1):201-201.
[3]劉愛民.水工混凝土擋土墻施工技術分析[J].內蒙古水利,2016(3):14-15.
[4]陳海珍,武選正.淺談水下混凝土施工技術在桐子林水電站明渠底板加固中的應用[J].福建建材,2018(1):57-59.
[5]盧亦焱,李傳才.水工混凝土結構[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冼潔儀 單位:廣州市市政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