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石油產品檢測技術開發與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很多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石油的支持,隨著行業發展規模逐漸擴大,對石油的需求量日漸增加,對石油的品質也提出更高要求。傳統石油產品檢測技術已經無法滿足現行石油產品檢測質量要求,因此需要不斷開發和創新新的檢測技術,并將其應用到實際檢測工作中。
關鍵詞:石油產品;檢測技術;開發與應用
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帶動現代分析儀器的發展,為我國石油產品質量檢測工作提供了條件,現代質量檢測技術分析速度快、準確度提高,被廣泛的應用到石油產品檢測中。
1石油產品檢測技術的開發分析
1.1石油存儲及生產方面
石油產品在生產及存儲過程中會由于自身不穩定性導致一系列安全事故的發生,因此需要對此過程進行技術檢測,以減少事故發生的可能性。此時的檢測主要是針對石油產品中不穩定因素,在此過程中提高檢測技術應用的范圍,能夠為石油產品的存儲和生產提供更大保障。針對此這方面的質量檢測主要采用過程分析技術,能夠有效提高油品檢測效果。
1.2節能環保需求方面
在全球生態環境質量逐漸下降的背景下,對石油產品的節能環保性能要求也逐漸重視,在對石油產品檢測過程中,更加注重提升產品的生態性。因此在研發和應用汽車等機械動力過程中,通過采用分析檢測技術,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以此減少石油產品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2石油產品檢測技術應用的注意事項
2.1采樣
石油產品的采樣是石油產品分析的基礎性工作,采樣的重要性不亞于石油產品分析本身,只有保證采樣正確性,才能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此在選擇采樣器皿時要注意不能與石油產品本身發生化學反應,避免對檢測結果產生影響。取樣過程中要嚴格遵守危險區域的所有規則,取樣設備和試樣應承受使用壓力,在可燃蒸氣區域內,不能產生帶有火花的東西,對取樣人員的穿著材料也具有一定要求,要求參與取樣的人員避免穿人造纖維的衣服,應該穿棉布做的衣服,在惡劣天氣情況下不宜取樣等。只有嚴格按照相應要求正確取樣,才能為檢測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2.2閃點
閃點是表明石油產品危險性的安全指標,因為閃點是出現在火災危險的最低溫度,閃點越低說明火災的危險性發生可能性越大,對閃點進行確定,可以制定更加科學的運送、儲存和使用燃料的防火安全措施。在對樣品進行閃點測定之前要確定樣品的含水量在0.1%以下,否則就要進行脫水處理,避免有水分過高而造成樣品的閃點被高估情況出現。記錄閃點的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是當點火發生時,將記錄儀的熱電偶短路,第二種是當點火發生時,將電位差記錄儀正在重新平衡的電機斷開,第三種是當點火發生時采取溫度信號,并將選取的峰值信號送給拾峰器的保持電路。
2.3冷濾點
在測定石油產品冷濾點過程中,要注意外界環境因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其檢測溫度要符合SH/T0248-2006的要求,樣品含水的情況下要先進行脫水處理,如果有雜質要將其加熱到15℃以上,然后用無絨濾紙過濾;測定之前要選擇潔凈、干燥和無損壞的試杯、吸量管、溫度計、過濾器進行安裝;在檢測過程中還要注意檢測人員的人身安全,要注意電源有良好的接地,使用吸量管要注意避免摔碎的情況,檢測前要對制冷介質是否在規定高度等情況進行檢查,確保無特殊情況才能進行檢測。
2.4凝點
石油產品凝點的測定與其化學成分、冷卻速度都有關系,是衡量油品低溫流動性的指標,凝點高的油品不能在低溫下使用,同樣在氣溫高的情況也沒有必要使用凝點低的油品。在測定石油產品凝點過程中首先要注意保持試管的干燥和清潔,試驗前預熱試樣的溫度達到50±1℃,測定油品凝點低于0℃時,在測定之前在套管底部注入1-2mL無水乙醇。此外還要注意石油產品的凝點測定要進行重復檢測,第二次測定時開始試驗溫度要比第一次所測出凝點溫度高2℃。
3石油產品檢測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從目前我國石油產品檢測技術的發展情況來看,現代化分析技術逐漸向精確度大、分析快速、檢測環保、智能化分析方向發展,并將與先進的科學技術相互融合,國內生產的分析儀器生產規模也將逐漸擴大。同時人工智能技術的出現也將為石油產品檢測技術的發展帶來新思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石油產品檢測技術必將全面走向現代化和智能化,傳統分析設備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為社會經濟發展奠定技術基礎。
4結語
石油產品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是我國重要能源之一,有效利用石油產品是保證經濟生態發展的基礎,提高石油產品質量檢測技術水平是節能環保的前提。基于此本文對石油產品檢測技術的開發分析、石油產品檢測技術應用的注意事項以及石油產品檢測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研究,希望對促進我國石油產品健康發展有一定作用和價值。
參考文獻:
[1]崔博宇.淺析石油產品水分檢測技術研究現狀及進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7,(02):46-47.
[2]史桂玲,沈小莉.石油產品質量快速檢測技術的需求和發展[J].化工管理,2015,(21):155.
作者:張艷1;胡玉星2 單位: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2烏魯木齊質量技術檢驗檢測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