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民用建筑機電設備維護保養標準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以某工程泵房機電設備運維實施上海市安裝行業協會團體標準《民用建筑機電設備維護保養標準》為例,介紹了民用建筑機電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實現標準化的方法和途徑,期望對相關建筑機電設備提供參考。
關鍵詞:機電設備;標準化;維護;保養
上海市安裝行業協會發布的《民用建筑機電設備維護保養標準》(以下簡稱《標準》)是國內首部適用于民用建筑機電設備維護保養作業活動特點的團體標準。為保證民用建筑在全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都有標準指引,規范民用建筑機電維護保養作業活動,需要建立適用于建筑機電設備維護保養的標準體系[1]。而當前建筑機電維保面臨數字化轉型關鍵窗口期,行業內急需標準化文件進行作業活動標準化引導和規范[2]。本文以某項目在泵房運維標準化建設過程中通過參考《標準》內容實施泵房標準化運維過程為背景,并結合民用建筑機電維保的特點,探討在民用建筑維保作業中實現標準化作業的方法和技術路徑。
1項目概況
上海市某大型民用場館機電設施管理項目,生活水泵房位于地下二層,建筑面積250m2,主要負責區域內辦公樓二層以上部分的生活給水。泵房內設一座有效容積130m3不銹鋼裝配式生活水箱,泵房每天巡檢4次,每次約45min,共設置20個巡檢點。根據《標準》對機房進行標準化維保的相關條文規定,其機電系統維保標準化工作涉及范圍有:(1)合理規劃維保內容:對建筑物內的機電設備運行管理、日常維保范圍和內容進行規劃,通過作業指導書明確其維保的內容和程度。(2)編制維保質量評估指標:應用項目需要通過物聯網技術完成機房機電系統設備的實時報警和工單自動觸發,因此需要明確泵房設備運行標準并設定傳感器的報警閾值。(3)完善規章制度:通過相關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和規范維保工作。應用項目缺乏相關標準化作業書進行操作規范層面的指導,需要通過標準化對現場不規范作業行為進行約束和管理,提升機房運行安全。
2《標準》在項目中的具體應用
2.1編制合理的設備維保計劃
在進行維保內容的標準化設定過程中,依據《標準》相關系統維保條文規定,結合項目運維實際情況,對應用項目維保內容進行合理設置。隨著辦公樓區域樓層逐步投入使用,生活水泵房的設備與水泵房運行系統管控上相應需投入更多的資源,同時項目有第三方機電設備廠商作業任務,加大了泵房日常維保對第三方工作進行監管的難度。隨著泵房持續運行需求的上升,原先依靠人工巡檢、被動式故障處理的模式已較難滿足建筑服務需求,也需要引入標準化機制通過預防性維護計劃來提升生活水泵房安全穩定長期運行能力。
2.2明確設備維保范圍和運行標準
應用項目供水結構及供水關系復雜(見圖1),建筑物高低區對水泵機組運行參數和壓力工況有差異化運行操作需求,在參考《標準》中相關條文后,從水泵運行噪聲、運行電流、故障報警處理等多個監控維度制定量化運行標準,從而使試點泵房的建筑機電設施運行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2.3建立泵房設備維保的標準化預警體系
通過管理前置,將應用項目泵房設備使用工作量、運行能耗、維保完成率和同類型泵房設備比對分析,實施設備運行效能評估,為項目管理者決策提供設備運行數據決策支持,并將部分設備監控功能前置,通過物聯網傳感器實現泵房運行狀態的實時感知。通過增加智能化無線傳感器對水浸、管道壓力、供電電源等運行關鍵數據進行采集,并上傳到后臺管理系統,基于預先設定閾值判斷泵房設備是否處于“異常”狀態,當數據出現“異常”時觸發工單自動生成,將原先“被動式”維保轉換為“主動式”維保,提升泵房故障處理的響應能力。
2.4實施泵房設備維保持續改進計劃
定期對在用設備進行日常維護保養,自查并做好記錄,以延長設備運行周期和使用壽命。通過自檢發現異常情況主動上報,及時處理,消除泵房設備運行事故隱患。通過標準化巡檢作業維保人員設備故障自檢率由10%上升到35%,維保人員不但要對設備的隱患進行整改,還要分析隱患產生的深層次原因,通過維保工作的持續改進,積極采取預防性維保措施,提高泵房設備的安全使用率。
3實施《標準》的效果
3.1設備運行管控能力
以應用項目泵房設備完好率指標提升為抓手,在完成試點項目泵房的運行管理標準化后,明確了泵房關鍵設備的運行參數和閾值,實現泵房巡檢自動化,異常實時報警能力,降低泵房巡檢人員配置,優化泵房巡檢效率,保證了泵房設施運行安全。
3.2設備故障處置能力
基于《標準》內容對泵房關鍵設備的運行參數進行合理閾值配置,原來每天4次人工巡檢優化為基于物聯網的自動化巡檢模式,使機房設備運行平均無故障率達到98%,維保工單完成率達到99%,運行效率優于項目內同類泵房的均值。運維數據通過數據大屏的可視化展示(見圖2),項目管理人員可以動態評估設備維保狀態,提升對設備泵房運行故障的處置能力。
3.3泵房運行節能降耗能力
基于《標準》要求開發運行監控平臺為管理人員提供設備設施分布式集約管理,該平臺能夠直觀及時地追蹤反饋設備的生命周期和運行狀態,并基于智能化的關聯分析(見圖3),保障泵房設備設施安全運營在高效率區間,有效降低了機房運行能耗,實現低碳運維的目標。實時監測及分析泵房各項能源數據,也為項目提供泵房設備優化運行方案提供依據.
3.4項目綜合效益
基于《標準》內容對民用建筑機電設備維保的工作指導作用,應用項目結合物聯網等智能化技術的深化應用,為建筑機電設備維保工作提供了優化解決方案,通過自動化巡檢方案,減少維保工作中不必要的人工干預及對專業工程師的資源依賴,試點項目人員工作強度約減少10%,故障識別率約提升15%。標準化工作不僅提升了設備泵房的巡檢效率,同時也改善了泵房設備運行數據記錄可靠性,優化了建筑機電設備的運行管理及設施服務能力,促進了建筑運維投資效益最優化目標達成。
4建筑機電維保標準化工作要求
基于應用項目《標準》落地工作情況與建筑機電維保項目管理實務相結合,應將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運用到《標準》實施活動中,在建筑機電維保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通過PDCA的持續改進原則,逐步落實《標準》所要求的內容[3]。具體來說,在建筑機電運維項目的計劃階段:基于《標準》的內容進行工作范圍和工作標準的設定,分解出具體項目的工作任務要求和細則;在建筑機電運維項目實施階段:對照《標準》內容,通過階段審查和檢查手段積極開展建筑機電運維項目質量評價工作;在建筑機電運維項目評估和改進階段:參考《標準》內容對已實施的項目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開展原因分析并持續改進。《標準》應用參考模型見表1。
5結語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對建筑設施進行合理配置及完善維保管理必定會有更高的要求。通過機電設備維護保養標準化管理,可以提高建筑機電設備持續運行能力及設備利用效率,降低機電設備運行成本,同時也將促進建筑機電維保業務向數字化運維方向轉型,使建筑機電維保專業進一步得到更健康、更全面的發展。
作者:夏臻 吳嘉鳴 蔣海剛 單位:上海市安裝工程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