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在我國制造業、工業發展的推動下,人們對機電一體化專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機電一體化成為了高校教育的熱門專業之一。相比其他專業,機電一體化專業更加強調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培養,要求學生不僅具備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還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實踐能力。因此,本文重點就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實踐教學進行了探索,以期為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提供依據和指導。
一、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原則
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是一個系統化實施的過程,需要在遵循一定原則的基礎上構建完整的教學體系,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一)發展性原則。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深入,機械制造業正以迅猛的勢頭發展,人們逐漸向自動化程度更高的時代挺入。在此過程中,機電一體化技術不斷革新,傳統制造工藝顯然不能滿足現代化的需求。在國民經濟的推動下,我國已進入生產制造的大國行列,但是機電一體化方面的技能型人才卻少之又少,嚴重制約了機械制造業的發展。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肩負著綜合實用型人才培養的重任,是促進經濟增長的原始動力之一。因此,各高職院校應以發展的角度看待教育,將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與實際緊密聯系在一起,及時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等作出調整和優化,促進實踐教學體系的動態發展,確保實踐教學與市場需求的一致性和人才培養的與時俱進性。
(二)人本化原則。現代高校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適應市場變化的應用型人才,機電一體化技術是不斷發展與進步的,其專業實踐教學亦應作出動態調整,具體而言,就是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必須要遵循人本化原則,一切教學目標、內容以及方法的制定都需要以發展學生為核心,圍繞學生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合作素質的培養和提升進行教學體系設計,例如完備的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既需要掌握扎實的機械類知識和技能,還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掌握先進的機電一體化技術,善于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能夠根據自己的所學進行創新,可以很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這需要高職院校確立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學生培養的目標,了解市場需求,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發展學生,進而實現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
(三)系統性原則。目前,大多數高校并未建立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體系,對機電一體化專業各環節實踐教學的規劃還處于相對獨立狀態。機電一體化專業涉及到多個教學內容,包括電工技術、機械設計、數控技術、液壓與氣動技術等等,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但是這些內容卻缺少一種融合、漸進和銜接的關系,實踐教學也沒有設定一個共同的培養目標,導致學生在實訓完成之后仍然不知道機電一體化專業到底能做什么。假若構建一套完整的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形成系統的專業教學,讓學生在每個階段的實訓中完成一個零部件,并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最終將其組裝成一件完整的作品,如此無疑對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具有積極的益處。除此之外,部分高校缺少專業化的輔導團隊,教師的教學相互脫節,甚至出現知識技能沖突的現象,增加了學生的迷茫感。
二、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措施
(一)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為教學活動提供了指引,是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基礎。完善的機電一體化實踐教學目標體系應該包括理論教學目標、能力培養目標以及職業素養目標三個方面的內容。對于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而言,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是分不開的,在完成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還需要融入到職業技能培養當中,并能夠將所學知識進行擴展和深化。而實踐教學的目標是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一定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在機電一體化專業職業能力目標制定時,要綜合考慮崗位需求和職業發展等多重因素,要求學生在掌握必備理論知識的同時針對專業方向掌握關鍵職業技能,譬如CAD制圖、機床加工、模具制作以及車工等。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主要依靠工作實踐,因此在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過程中,提倡情境教學法、項目教學法、任務刺激教學法等,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學會交流協作、調整自我,以期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培養他們一定的創新能力、合作能力、社會能力等。
(二)完善教學內容。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應是一個系統化開展的過程,各部分教學需要緊密聯系,在統一目標的指導下進行。一是教師需要關注機械市場的動態變化,了解當前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相關企業的人才需求,并通過培訓、自主學習等途徑掌握這些技術和技能,以此為依據對教學科目進行優化和調整,進而傳授給學生;二是機電一體化專業不同科目的教學教師需要加強相互間的溝通交流,知悉彼此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定時定期開展專業內的研討活動,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學計劃,并在教學實踐中適當穿插其他科目的內容,形成學生系統化的機電一體化概念。為了進一步提升機電一體化實踐教學實效,高校應為教師提供充足的教研時間和空間,有針對性地對相關教師開展培訓工作,加強理論型教師和實踐型教師的交流,彌補他們之間的劣勢和不足,整合、利用校內教師資源,努力打造一支專業化的輔導團隊。
(三)優化教學環境。高職院校開展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建設實訓基地,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實踐學習環境,這同時包括了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兩個方面的內容。物質環境方面,高職院校需要積極尋求外圍企業的合作,共同打造實踐教學環境。高職院校和合作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需求,協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以及實踐教學的內容,合理規劃校園實訓基地建設,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適度擴大實訓廠房,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訓環境;人文環境建設方面,高職院校除了要加強相關教師的培訓之外,還需要加大科研管理,在所處地區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打造一支高素養、高技術的專業化教學團隊。同時,高職院校還應積極吸納企業或社會上的優秀人才,請他們定期到校開展培訓指導活動,憑借他們豐厚的工作經驗解決學生實訓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傳授他們校園內學不到的知識,以此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區域設立文化墻,宣揚成功事例和優秀業績,讓學生了解機電一體化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創造的效益,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刺激學生的主動參與行為。
三、結語
總之,構建完善的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是現代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機電一體化專業特性的表現。在以后的工作實踐中,各高職院校應該加大機電一體化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方面的研究,制定科學而詳細的實施計劃,從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踐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作者:胡長城 單位:吉林市機械工業學校助理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