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節能與供熱改革的問題及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建筑能耗是總體能源消耗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人均收入水平的逐漸提高,建筑能耗也以逐漸升高呈現。在建筑節能、供熱改革實踐中常出現二次裝修造成浪費巨大、毛坯房大量建設、建筑物使用周期短、供熱收費制度改革落后、開發商沒有有效激勵建筑節能等問題。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從建筑節能設計、建筑節能規劃等角度入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重視執法以及監管工作,采用宣傳教育的方式促進公眾認知程度明顯提高,加快建筑節能發展的速度。
一、建筑節能與供熱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合理的熱網運行方式。因為沒有先進的設計管理,同時缺乏可靠、合理的手段進行調節,導致熱網系統運行方式以“小溫差、大流量”等為主,出現循環泵高耗電量、系統漏損大等劣勢。相關部門應該利用見效快、投資小等措施,促進熱網水力平衡、有效控制熱源得以實現。滿足上述要求后,在總體調節熱源供水溫度的基礎上合理的調節用戶末端系統,使用戶能夠自由的選擇室內采暖的問題,盡量避免通過熱源系統、熱源調節水利平衡被其他系統替代的情況。
2.鍋爐運行效率不高。在具體的工作中,常出現鍋爐運行效率較低,無法有效調節熱源運行的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第一,集中供熱量不高,無法有效的管理分散鍋爐供熱系統。由于各地區在供熱管理、供熱規劃過程中,長時間采用分散管理、部門分割等方法,導致出現新增供熱企業、新建小鍋爐房、開發住宅區等情況,從而產生嚴重短期行為、管理混亂、缺乏建設制度等問題,造成具有較低的集中供熱率。第二,嚴重污染,供熱效率不高。目前,我國各個地區集中供熱系統的發展速度以不同程度上升呈現,長時間以來,均不能統一規劃管理熱源建設系統,常常出現大量分散的鍋爐房,缺乏先進的供熱管理模式,造成熱效率不高,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第三。供熱效果不高,雖然各地政府均將確保居民冬季供熱質量作為主要的工作,部分城市建立法律法規來提高供熱質量,但是因為供熱系統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受到運行管理落后、管網水力失調嚴重、擴建改建、設計等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不能有效保障少數居民的室內溫度。
3.水力嚴重失調引起冷熱不均。大部分熱網系統在實際運行之前不能良好的進行水力平衡,或者由于缺乏水力調節設備,導致用戶所需流量與用戶實際流量出現的差異較大。目前,我國熱用戶均是通過單管供暖系統來進行室內采暖,且缺乏針對性的調控設施,導致熱力運行出現嚴重失調的情況,從而引起冷熱不均等問題。另外,少數用戶的室內溫度沒有滿足設計標準的具體需求,少數熱用戶還需要進行輔助加熱才能夠達到滿足自身的需求。而少數用戶則出現室內溫度過高,需要開窗通風的情況,造成大量浪費熱量。冷熱不均勻的情況造成在一定程度上損失熱源,據分析相關統計數據得知,集中供暖系統出現水力失調、熱力失調等問題,不但對供暖效果產生嚴重的影響,還會由于少數用戶過量供熱的情況,造成嚴重浪費能源。
二、完善建筑節能與供熱改革的相關對策
1.重視節能建筑設計。供熱收費改革、供熱系統控制等措施對提高建筑節能效果可以起到促進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采用提高建筑物圍護結構能效來達到建筑節能的效果。因此,設計人員在建筑設計過程中,要有效利用風向、太陽能等自然條件,且綜合考慮當地的氣候條件,確保建筑室內的舒適度、氣流組織得以有效優化,使有效的熱能得以最大程度利用。另外,合理的成立地區性建筑節能公共數據庫,可以為節能工程師、建筑師、設計師使用本地建筑節能公共數據平臺的相關數據提供便利。相關工作人員還應該預先評估分析國外成功的建筑節能設計方案,有效的跟蹤分析其建設的各個環節,結合我國的建筑工程,選擇符合我國工程的先進技術,使建筑節能效果得到保障。
2.重視供熱運行調控工作。第一,有效的調節控制供熱系統的運行。我國全面推行供熱改革、建筑節能過后,要想明顯提高建筑節能的效果,應該進行運行管理與供熱收費改革、控制條件供熱系統與設施等工作。要想有效保證供熱系統的供熱效果,則需要綜合考慮施工及運行管理、設計、用戶、管網、熱源等方面的因素,確保能夠同步進行供熱系統調控管理以及建筑節能。第二,完善供熱系統量化管理。供熱系統以實時監測控制供熱系統、按需分配熱量作為主要的運行目的。因此,與集中供熱系統相比而言,供熱系統量化管理不僅需要對用戶進行分戶計量,同時需要重視計量熱源熱量的工作。采用監測熱源的計量儀器有效控制、調節、監測系統運行情況以及熱源設備,為全面量化管理供熱系統提供便利。若建筑樓層需要安裝熱分配表,那么則需要合理分攤熱量。第三,需要全社會人員大力支持按熱耗收費、熱計量等工作。為了確保熱耗收費、熱計量得以有效推行,要通過建設檢測機構、設備測試、中介服務業發展的措施給予支持。因為剛剛開始時尚處于建設、學習等階段,因此,國家政策需要為熱計量提供不同的控制方式,使社會市場、供熱公司、用戶能夠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的選擇熱計量方式,且同意分攤計算熱源收費的方式。
3.利用建筑節能標準提高建筑節能水平。地方政府要根據自身現有的條件,全方位推行建筑節能項目,主要要素具體體現如下:(1)各地方政府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新建筑節能標準,為用戶控制計量收費標準以及室內管道標準提供便利。(2)有效的評估節能產品以及節能材料,利用市場機制輔助加快生產節能產品、高質產品的速度。(3)對于新建建筑要執行供暖收費改革工作,隨后慢慢往現有建筑逐漸過渡。通過分析大量實踐案例得知,需要有效結合社會利益、用戶舒適利益、用戶經濟利益等方面,才能夠更好、更快的達到建筑節能的效果,明顯改善成本效益。
4.加大供熱企業責任落實力度。各個地區要以《民用建筑供熱計量管理方法》作為基礎,對供熱企業實施計量收費的主體責任進行強化。通過供熱企業完成計量收費、溫控裝置管理、維護、購置以及選擇等方面的工作。對于新建建筑,要嚴格按照供熱計量收費標準進行收費,若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安裝溫控裝置以及供熱計量裝置的,供熱企業可以停止供熱。對于既有建筑,若其完成熱計量改造工作,那么供熱企業則根據按熱計量標準進行收費。另外,如果供熱企業沒有進行供熱計量收費,那么相關主管部門可以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給予懲罰。各地方在收取熱量計量費用時,可以降低按面積收取的基本熱價以及提高根據用電量收取的計量熱價,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促進用戶節能有效性得以明顯提高。
三、結語
研究表明,我國主要是以熱耗收費為基礎全面推廣建筑節能以及供熱改革,是為了達到供熱商品化的效果,使終端用戶節能意識得以明顯提高,從而在集中供熱系統中促進分戶計量得以全面推行。要想使上述目標得以實現,相關部門應該整體創新建筑能效管理、結構評估標準、建材等方面的內容,同時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確保建筑節能以及供熱改革的發展速度得以加快。
作者:楊曉冬 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住房和城鄉建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