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才培養模式下價值工程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教育效益模式的具體運用
現以高職會計專業為例來闡明教育效益模式的運用。
1.1高職會計能力素質(F)的確定①高職會計能力素質的社會調查。學生能力素質(F)的確定,即教學目標定位,是全部教學活動的核心,一旦教學目標確定,所有的教學活動為之服務。價值工程原理認為產品的功能必須是社會需要的,在功能設計時要進行市場調查,獲取大量的資料后才能確定。學生的能力素質(F)的確定就像定位產品的功能一樣必須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根據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確定培養目標,制定教學計劃,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學生畢業后才能實現就業,并在將來的實踐工作中為社會作出一定的貢獻。社會調查可以采用調查表,專訪或其他方式進行,調查的單位和對象盡可以多一點,如學校的師生,企業管理者等。②高職會計能力素質(F)的定義。第一、能力素質(基本功能F0)定義。根據調查資料和現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高職會計的培養目標可定義為:培養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人才。第二、輔助功能(F1)定義。基本功能定義后,不能改變?;竟δ苁强枯o助功能實現的,必須設定或找到輔助功能,輔助功能可以有多個,可以改變。要成為現代企業的財務會計人員,必須具備三方面的能力:1)具備基本的工作能力(F11),即作為一個普通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能力,也叫基礎能力;2)具備專業工作能力(F12),即能夠完成全部會計核算工作和一般的財務分析的能力;3)隱性能力(F13),是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和社會實踐,在人的頭腦里形式的思維方式、訣竅、頓悟等,很難用文字、語言等方式表達。上述三種能力也叫三種輔助功能,是實現基本功能比不可少的,缺一不可。第三、子功能(F2)定義。輔助功能確定以后,還要定義子功能。一個輔助功能可以由幾個子功能構成?;A能力由三個子功能構成:1)具備文字和語言表達能力;2)溝通能力;3)獲取信息的知識能力。這三種能力構成基礎能力,是基礎能力(F11)的三個子功能。會計專業能力是指會計人員通過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操作自己的肢體運用會計的概念和方法,完成整個會計核算工作的能力。由于會計核算工作可以分解為6個獨立步驟,即審核和編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成本核算、編制會計報表、計稅和報稅和會計數據分析等,而每一個步驟獨立完成,又各有技巧。由此作為一個合格的財會人員必須具備以上6種工作能力。這6個能力構成會計專業能力,是會計專業能力(F12)的子功能。隱性能力包括:1)自學能力,是指獨立獲取信息的能力。2)綜合分析和判斷能力,它是對接觸的人或事物或環境或數據,抽出相關的因素,形成對問題的基本觀點,然而發現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3)決策能力,它是根據既定的目標,分析現狀,預測未來,決定最優方案的能力。4)創新能力,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對現存事物進行改變,創造出新事物的能力。自學能力、綜合分析和判斷能力、決策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隱性能力(F13)的子功能。
1.2高職會計教育成本(C)的確定教育效益模式中的成本是為了完成功能(能力素質)必需的耗費。由于固定成本(C1)是一個相對固定的量,為研究問題起見,在這里將其當作常數,那么變動成本(C2)就成了變量,也就是說課程費用的變動,決定教學效益(V)的高低?,F根據上述會計專業能力素質(F)功能必須設置三個課程模塊,即基礎能力課程模塊、專業能力課程模塊和隱性能力課程模塊。每個教學模塊由幾門課程構成,每門課程需要多少課時,每課時按市場價格需要多少課時費用,都可以計算出來,這種運用價值工程原理計算出來的課程費用是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最少的課程費用。當然,如果當教學課時費用取得最小值以后,也可以將教學課時費用當常量,把固定成本當變量,建立數學模型,在實際生活中,高校的固定成本開支特別大,浪費也很嚴重,但人們并沒有意識這種浪費的存在,如果對各項固定成本進行“功能-成本”分析,可以大大降低固定成本的開支,同樣的教育資源可以培養更多的人才。
1.3教學效益分析教學效益分析就是根據實際數據用“教學效益”公式進行計算和文字說明,下面舉例說明:假如某高職院校只有一個會計專業,第一年在校人數為10000人,固定資產(包括教學設備)5000萬元,按5%提折舊,各項管理費用為2000萬元,課程費用2000萬元第二年運用價值過程原理對各項費用進行“功能-成本”分析,節約管理費用100萬元,課時費用100萬元,第三年,提高教學水平5%。第一年:教育效益(V)=能力素質(F)/教育成本(C1+C2)=10000/2000+250+2000=1/4250;第二年:教育效益(V)=能力素質(F)/教育成本(C1+C2)=10000/1900+250+1900=1/4050;第三年:教育效益(V)=能力素質(F)/教育成本(C1+C2)=10000(1+5%)/1900+250+1900=1/3857.14。該學院第一年每個學生的教育成本是4250元,第二年在教學質量(F)不變的情況下每個學生的教育成本是4050元,比第一年提高教學效益(V)約5%,第三年在教學成本(C)不變的情況下,提高教學質量5%,比第二年提高教學效益(V)5%。
2結束語
運用價值工程原理建立“教育效益”模式,并將其應用于高校人才培養,這是一種新的嘗試,以上例子說明了“教育效益”模式運用于高校人才培養是可行的,并且大有文章可做。該模式主要作用如下:①事前控制。產品的事前合理設計可以從根本上避免浪費,人才培養和產品設計一樣,必須進行精心設計,利用“教育效益”公式進行人才培養方案設計,可以明確教學目標,大大降低各種浪費,節約教育資源。②效益評價。“教育效益”模式是一種教學效益評價方法,它終始把成本和效益連在一起,它可以評價教學設計方案中的目標和成本的配比是否合理,也可以評價教學改革方案中的目標和成本的配比是否合理。
作者:蔣金森單位: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