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建筑平面抗震設計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建筑造型抗震設計策略
許多建筑物抗震能力弱的原因是建筑的造型和抗震性能相互不協(xié)調(diào),這對建筑的性能和安全性存在著直接影響。建筑造型抗震設計包括建筑體型抗震設計和建筑立面抗震設計。
1.建筑體型抗震設計
建筑體型設計作為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直接關系著建筑的布局和體量,對建筑物抗震能力有著很大的影響。現(xiàn)實中為追求建筑物外觀的新異感,經(jīng)常建造出經(jīng)濟性低而危險性高的建筑體型。建筑過程中建筑設計師注重建筑體型與建筑物抗震能力之間的關系,建筑的尺度和體量對建筑物的布局都存在著很大影響,它們(體量、尺度、布局、抗震性)是密切相關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想要提高,在進行建筑體型抗震設計時,應科學、合理地設計建筑空間的體量大小、建筑高度、比例、對稱性、轉(zhuǎn)角、周邊抗力、豎向收進與擴張的造型、建筑整體的均衡性等。
2.建筑立面抗震設計
建筑立面組成成分是大量的部件,比如有門窗、墻柱、陽臺、檐口等等,它的設計就是合理確定部件的材料、比例關系和尺寸大小等。站在抗震的角度看,建筑立面具體設計要加強立面的比例、尺度、虛實、凹凸和對稱性的規(guī)劃,設計過程中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1)不能單獨考慮一面的設計,要將正立面、側(cè)立面和背立面保持協(xié)調(diào)、均衡和統(tǒng)一。(2)加強立面空間效果與立面各部件的均衡性和規(guī)劃性。(3)在建筑結構和功能要求的基礎上深化建筑空間的造型。
良好的建筑平面設計是通過整體綜合的考慮,能夠有效地解決建筑美觀、經(jīng)濟、安全和使用功能等方面問題。在抗震設計方面有諸多的影響因素,如建筑物的特征、結構布置、造型和建筑施工技術等。通常,建筑平面設計包括了單一房間平面設計和平面組合設計,單一房間平面設計就是針對房間的性狀、面積和門窗位置的確定。平面組合設計是對各個房間、交通聯(lián)系部分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建筑平面組合形式多種多樣,我們常見的有走道式、單元式、集中式和自由分隔式等,在具體的抗震設計中,設計者要根據(jù)時間情況選擇合適的組合方式。
(1)走道式
走道式平面組合方式的各個使用空間要借助走道進行聯(lián)系,它們之間沒有直接的連通。具有各個分區(qū)功能明確、自由的特點,所以這種平面組合方式適用于辦公樓、學校、醫(yī)院等等建筑。走道式有利于抗震主要是在建筑布局規(guī)整、簡單和空間分布均勻,另外樓層平面的剛度分布和質(zhì)量分布也比較均勻。
(2)單元式
單元式平面組合方式是利用垂直交通將各個使用空間聯(lián)系起來,每個使用空間有點互相干擾、平面集中和緊湊特點,這種單元方式組合多適用于酒店、商住樓、高層辦公樓、住宅等建筑。例如豎向交通位于平面內(nèi)時,建筑結構的剛度、抗傾覆力和抗扭轉(zhuǎn)力要能得提高;位于平面外時,我們少在轉(zhuǎn)角處開門開窗,避免發(fā)生“轉(zhuǎn)角效應”。
(3)集中式
集中式平面組合方式是將大廳設計成建筑的樞紐,放在中心位置,有利于將各個房間連接起來,這種集中式組合方式適用于商場、圖書館、火車站和展覽館等建筑。其結構基本采用大跨度結構,因此在選材方面就用空間網(wǎng)架結構和鋼結構,加強抗震性。(4)自由分隔式自由分隔式平面組合方式就是將一個偌大的空間分割成多個獨立的小空間,主要適用于展廳等建筑。采用自由分隔式時我們應注意:1)對結構布置的規(guī)劃性和均勻性的把握;2)做到分隔墻在建筑的結構梁上。
三、屋頂建筑的抗震設計問題
屋頂建筑設計的抗震所考慮的問題在于屋頂重心與下部建筑的重心是否在一條線,屋頂抗側(cè)力墻與下層抗側(cè)力墻上下是否連續(xù),因此在設計中應盡量降低其高度,選用高強輕質(zhì)和剛度分布比較均勻的建筑材料,盡可能保證上下重心的一致。在高層和超高層建筑設計中,屋頂?shù)脑O計是重要的部分,從近幾年的高層建筑抗震審計調(diào)查結果看,屋頂存在過高和過重的問題,這不僅加強了建筑的變形也降低了建筑抗震的能力。
四、結語
建筑抗震設計是建筑設計一個重要方面,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我們應對建筑結構選型、造型設計、平面設計和屋頂設計進行綜合考慮,保證其強度和剛度,更好地發(fā)揮設計在抗震應有的作用,提高房屋整體的抗震效果。(本文作者:黃新耀單位:江西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