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綠色建筑設計的思維基礎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思維方式是生態思維方式,綠色建筑設計的思維基礎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強調生態系統的整體性,綠色建筑設計的思維基礎認為整體是由各部分的要素有機的組合在一起形成的,但組成部分的屬性或行為不能代表整體的屬性或行為。第二,強調生態系統的自組織性,自組織的范圍非常廣泛,包括了從宏觀到微觀的一切宇宙空間物質,包含復雜、多樣的演化過程。第三,強調生態系統的動態性,系統是依存于環境而存在的,系統會隨著環境的變化做出相應的調整以適應環境的變化,保持動態的平衡。第四,強調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態系統的中的生物種類豐富,而且,生物種類越豐富,生態系統就越穩定,生態環境就越適宜人類生存,因此,人類應該保護生態的多樣性。第五,強調生態系統的復雜性,生態系統是由不同的要素集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多層次性和復雜性。
1.2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因子據分析,綠色建筑設計的重要因子主要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綠色建筑策略的使用,綠色建筑策略的使用在綠色建筑設計的初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體現了綠色建筑設計的整體性,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前期就要對綠色建筑有一個整體的把握,正確運用綠色建筑策略。第二個層面是建筑師團隊與其他各工種團隊的關系,隨著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發展,綠色建筑設計的方法也朝著復雜性與連帶性不斷發展,傳統的由建筑師帶頭設計的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時展的要求了,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時候,必須全面協調建筑師團隊與其他各工種團隊之間的關系,降低其他因素對綠色建筑設計發展的制約,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第三個層面是基于各種建筑設計工具的評估,之前在進行建筑評估的時候,只能用計算器、表格以及已有的數據進行推算,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在進行建筑評估的時候,一般都是將三維計算機模型與復雜的分析工具結合在一起,還可以進行社會型網絡動態評估。
1.3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綠色建筑設計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反饋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共生性原則以及可持續性原則四種。反饋性原則指的是,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時候,要根據信息的反饋不斷調節設計方案,不斷優化綠色建筑設計。整體性原則指的是,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的時候要將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共生性原則指的是,在生態系統中,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共同進步的,人類與其他生物是共生的,只有維護生態平衡才能促進人類的進步與發展。可持續性原則指的是,在資源和環境的承載極限之內發展社會經濟,保證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將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生態和諧相結合,在滿足人類需求的同時,保護生態環境。
1.4綠色建筑設計的核心問題綠色建筑的評估標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綠色建筑的核心問題,但是,世界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其側重點也各不相同。現在的綠色建筑的評估體系主要是以英國的BREEAM標準、美國LEED標準以及加拿大的GBTool標準為代表,從這些評估標準可以看出綠色建筑設計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處理環境、人以及資本之間的關系。
2綠色建筑設計對建筑設計的影響
隨著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整個建筑設計行業也將隨之發生改變,甚至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將隨之改變。針對綠色建筑設計對建筑設計的影響,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
2.1對國內現行的設計院制度以及現有設計方法的影響在傳統的建筑設計中,通常都是采用簡單的小組討論模式來進行建筑設計,這樣的方法無法對建筑設計系統的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在我國,現行的設計院制度工作效率低、工作范圍廣泛但不精細、負責的項目數量多且規模大,這種現象也將隨著綠色建筑的發展而發生改變,分工將進一步細化,各級之間的組織與配合也會更加合理,工作效率也將隨之提高。
2.2對人類知識共享以及VDS虛擬建筑設計發展的影響在以前,一個人可能能夠獨立建造一棟房子,但是,現代的高樓大廈需要很多人齊心協力才能夠建成,這是因為在各個領域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以個人的知識結構為基礎的工作體系就無法適應龐大的知識結構了,人類需要進行知識共享。而VDS虛擬建筑設計則是利用虛擬技術進行建筑設計,這種方法能夠減少資源的浪費,實現資源利用的合理化。
2.3對綠色建筑評價體系的影響綠色建筑評價體系是對綠色建筑進行評價的標準,能夠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對人們的建筑設計行為進行約束。隨著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綠色建筑評價體系也將隨之改變,要將綠色建筑評價體系與綠色建筑相結合,推動綠色建筑的事業的發展。
3結語
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建筑設計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幾年來,我國一直在倡導可持續發展,建筑設計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推動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要以長遠的利益為目標,堅持綠色建筑設計的原則,在維護生態系統和諧的基礎上,打造可持續的建筑系統。
作者:張立騰 單位:香港華藝設計顧問( 深圳) 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