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機制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以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背景,以黨管人才為指導,以高校為依托,探討在新時期下,如何充分發揮高校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如何全方位集聚多層次創新人才,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服務。
關鍵詞:高校黨組織;科技創新中心;黨管人才
本文以黨管人才為指導,以《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上海2015年5月的《關于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22條意見》和國務院2016年04月15日印發的《國務院關于印發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方案的通知》為依據,結合上??苿撝行慕ㄔO和高校黨組織建設內容,探索高校黨組織促進上??苿撝行慕ㄔO機制,并提出相關對策??萍紕撔轮行氖侨蚩萍紕撔乱氐募蹍^域、全球科技資源的配置區域,也是全球領先的創新思想、創新技術的原創地,創新產品、創新商業模式的先鋒實驗地。上海在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進程中,高校黨組織要充分發揮黨管人才的制度優勢,努力引進培養具有國際科技創新視野,具備創新創業能力,能夠推動產學研發展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同時積極吸引科創人才入黨,不斷增強高校黨組織的凝聚力,始終用黨的先進性確保人才工作的健康發展,在人才建設的層面支持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一、上??萍紕撔轮行慕ㄔO的時代背景
首先上海發展的宏觀環境發生了變化。近年來,國內外發展環境出現了新變化和新趨勢。全球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逐漸興起,國際經濟競爭集中體現為科技創新與科技實力的競爭。國內經濟發展也進入新常態,過去主要依靠要素驅動和資源消耗的發展方式不可持續,只有依靠知識經濟,引入人的智力要素,實行科技創新,采取創新驅動發展,才能實現國內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進而推動國民經濟向更高層次發展。其次,上??萍紕撔轮行牡慕ㄔO也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需要。在2014年5月視察上海時,針對上海的發展階段提出:“上海要在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方面走在全國前頭、走到世界前列,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同時,對上海提出三個“牢牢把握”的要求:“要牢牢把握科技進步大方向,瞄準世界科技前沿領域和頂尖水平,力爭在基礎科技領域有大的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大的突破;要牢牢把握產業革命大趨勢,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到產業發展上;要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舉措,加強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創新條件建設,完善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機制,讓各類人才的創新智慧競相迸發?!钡谌虾=⒖萍紕撔轮行囊彩亲陨磙D型發展的需要。短期來看,上海的人口、土地規??刂坪徒Y構調整、商務成本控制以及生態環境問題制約了城市發展。長期來看,上海發展后勁乏力,難以支撐邁向世界城市的宏偉目標。上海建設世界級的科技創新中心,必須以世界科技發展進步趨勢為指導,順應知識經濟的發展趨勢,同時服從服務于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從不同國家和領域集聚各類科創人才,不斷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而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二、上??萍紕撔轮行牡慕ㄔO要充分發揮高校的知識創造功能
2015年5月,上?!蛾P于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22條意見》,《意見》提出要分“兩步走”的規劃,“第一步是2020年前,上海要建成科技創新中心基本框架體系;第二步是2030年,上海要建成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的核心功能,同時走出一條符合時展特征、具有中國特色和上海城市特點的創新驅動發展新路”。其總目標是把上海建設成為綜合性開放型科技創新中心,特征是世界創新人才聚集,科技要素集中,高新科技企業集聚,創新創造創意成果眾多,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完備,服務體系完善。城市發展定位于全球重要的創新城市,努力成為全球創新網絡的重要樞紐以及國際性重大科學發展、原創技術和高新科技產業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其中重要的一項是上海要擁有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上海實施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要以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學、具有世界聲譽的基礎科學研究機構以及作為高科技創新策源地的科研院所為支撐,要以先進的科研技術成果為依托。在上海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過程中,高校作為支撐科創中心的知識源頭、工程和科學研究重鎮、重大科技成果誕生地、創新創業人才匯聚及培養的場所、創新驅動發展的智力資源寶庫,在建立上海全球科創中心建設的知識基礎方面,應該發揮重要作用。
三、明確高校黨組織在建設上??萍紕撔轮行倪M程中的定位
在建設上海科技創新中心的進程中,上海高校黨組織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為建設一流大學和科技創新中心保駕護航。2010年的《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也明確提出,“要發揮高校黨的總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根據其相關規定,高校黨組織在上??萍紕撔轮行慕ㄔO過程中的定位主要體現為:一是為建設上海科技創新中心提供政治保障作用。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正確的政治方向、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戰斗堡壘。全面推進高?;鶎狱h建工作,擴大黨組織和黨的工作在科技創新領域的作用,這是高校黨建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高校是上??萍紕撔轮行慕ㄔO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基層黨組織作為高校的政治核心,應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團結和帶領高??蒲腥藛T,努力實現上??萍紕撔轮行慕ㄔO的目標以及建設世界一流高校的需求。二是在建設上??萍紕撔轮行倪^程中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思想引領作用。
高校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是為了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科技創新人員提供思想上的支持。應著重引導廣大師生和科研人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理論,勇于開拓,銳意創新,在建設上??萍紕撔轮行牡耐瑫r,不斷提升個人精神境界。三是在建設上海科創中心的進程中不斷凝聚干部群眾的作用。高?;鶎狱h組織要協調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凝聚各方力量。高校黨組織要及時地通過深入調查,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協調處理好行政管理和科學研究、團隊與個人、學術帶頭人與其他成員、成員與成員之間的關系,通過發揮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最終達到解放思想、統一認識、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效果。四是在建設上海科創中心的進程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高校黨組織建設要以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為依托,以上??萍紕撔轮行慕ㄔO為契機,緊密結合學校的中心工作,一方面努力把黨員干部培養成為科研教學的中堅力量。另一方面把科研隊伍中的骨干吸收到黨的組織中來,使黨組織真正成為上??萍紕撔轮行慕ㄔO的核心力量。
四、以黨管人才為突破口,全方位集聚多層次創新人才
科技創新城市的建設,實質上是科技創新人才的聚集與發展。城市擁有了一流的科創人才,才能擁有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
2015年5月上海市出臺的《關于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中心的22條意見》通過聚焦引進培養、使用評價、分配激勵三個環節,來指導人才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與之相對應的,高校黨組織要以黨管人才為指導,充分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加強黨管人才。調動黨內外的積極因素,大力開發科技創新人才資源,統籌、搞活、用好社會各類人才資源,為上??萍紕撔轮行慕ㄔO服務。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高校黨組織關鍵在于通過發揮黨的組織制度優勢,各方集聚、使用和培育科創人才,以人才工作為切入點,不斷參與、實踐與服務于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高校黨組織要在建設中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水平,通過發揮自身組織優勢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提升科技創新人才的創新動力與創新能力,在科技創新領域體現黨的先進性。并在人才建設過程中,不斷激發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活力。
(1)確定建設上??苿撝行暮徒ㄔO世界一流高校的共同目標,增強創新人才的榮譽感和使命感。高校黨組織要從建設科技創新國家、建設科技創新城市以及建設世界一流高校的高度,同時考慮廣大科技創新人員的切身利益,與學術帶頭人一起確立發展戰略,使發展戰略既體現學校發展需求,又要兼顧到個人利益,同時又與上海的改革發展和國家的科技發展相吻合,把建設上??苿撝行暮徒ㄔO世界一流高校的共同目標滲透到共同目標中,使之成為共同精神支柱。
(2)高校黨組織要制定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人才引進模式和制度。進一步重視團隊引進模式,建立跨學科人才引進機制。加快制定“高端人才團隊引進計劃”,對海外科技人才團隊實施整建制引進。吸引一批國際一流的戰略科學家和高層次科研團隊。兼容并包,面向海內外不同領域招聘具有跨學科知識、寬廣國際視野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領軍人才及其團隊。重點吸引和引進在國際科技企業中的華人科學家,建立其示范效應。
(3)加大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力度。要注重從學校內部培養選拔優秀人才,建立健全內部人才培養機制,加強科技領軍人才后備力量建設。在高校中,黨組織要起到核心作用,在吸引、凝聚、培養優秀科技人才方面積極探索。在組建高??蒲袌F隊方面,基層黨組織要積極參與人才引進方面的選拔工作,在人才篩選、任命、培養等環節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優勢。
(4)積極對接上??萍碱I軍人才培養工程等已有的人才項目。堅持高??蒲腥瞬排囵B與發展相結合、創新與創業相互結合、項目與計劃資源不斷融合。運用項目帶動、產學研用結合、國際合作交流等多種形式,引進培養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科技領軍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科研基地。
(5)高校黨組織要在廣大創新人才中樹立服務社會的意識,把推進高校產學研、服務人民作為實現人生價值,體現共產黨的先進性的一個方面。完善對外交流和宣傳,多方展示團隊成果、優勢和潛力,積極協調幫助高校內部、高校與政府、企事業和科研單位進行聯合,開展科技協同創新,共同提升創新能力,形成校內外優勢互補的格局。
(6)完善高校各領域各地區的人才引進及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完善利于人才潛力發展的引進、評價及激勵制度。建立多類型的人才評價、考評機制、再培訓機制。人才評價標準不僅參考學歷、專業、專利、論文、職稱,而且還要參考其社會服務、創新成果、成果轉化等多方面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倪朝霞.高??萍紕撔聢F隊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路徑與對策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4(03).
[2]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肖林,周國平,嚴軍.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戰略研究[J].科學發展,2015(04).
[3]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上海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方案的通知[Z].2016-04-15.
[4]蘇寧.全球城市的轉型方向[N].解放日報,2015-03-31(011).
作者:楊東東;楊蕊 單位: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