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控制工程專業實習模式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結合吉林化工學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習現狀進行分析,以專業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標為依據,思考了實習模式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問題,探索出適合自身情況的實習模式,目的是培養具有實踐動手能力、創新思維和一定工程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實習模式;應用型人才
1998年,教育部將原先的鑄造、鍛壓、焊接以及部分熱處理等專業合并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一門新專業,為了培養專業知識強、應用面廣的材料成型領域的綜合性人才[1]。吉林化工學院為省屬地方工科院校,成立較早,以化工為特色專業,工科各專業為優勢專業的辦學理念,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從2010年開始招生,一級學科屬于機械類。實踐中,根據我校的具體情況制定了較為合理的人才培養目標,并落實到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各個環節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作為一個年輕專業仍處于探索階段,還有許多問題亟需探討與解決。
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習模式的重要性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是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一個專業,具有“機械特征與材料色彩”的特殊性,以金屬材料作為成型加工的對象,這就決定了材料科學是本專業的基礎知識;而以過程控制為質量保證措施這一特點決定了控制理論是該學科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2]。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金屬材料領域的生產、工藝設計和科研等工作,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材料方面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要具備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機械工程素質。實習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包括認識實習和生產實習。認識實習設置在大二學年,目的是讓學生初步了解本專業的主要理論知識和工程實際的結合、就業方向以及整體工作環境。在高校工科人才培養計劃中,根據工科與實際結合性強的特點,實習環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與理論學習相輔相成,特別是生產實習,設置在大三學年,要求學生在學習了專業基礎課程之后進行。生產實習是工科專業重要的實踐教學內容,是培養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3]。
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習模式現狀分析
實習模式的形成包括實習動員、組織、管理、評價等環節,并保證各環節有序開展,目的通過實習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實際生產過程,不僅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與生產實際結合起來,更重要的是可以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4]。但通過實踐發現許多問題:
(一)企業接納學生實習積極性不高一方面,企業在市場經濟的指導下,以保證企業經濟效益和安全生產為中心,為了維持正常的安全生產和管理秩序,避免發生學生的安全問題,車間不讓學生動手操作,學生不能留廠接觸實際產品生產。另一方面,企業沒有認識到培養高素質人才是學校和企業共同的責任,大多數企業只是選用人才,而不參與人才的培養,把培養人才的責任都給了學校,把培訓教育學生視為額外負擔[5]。大多數企業擔心學生進入企業會出現安全問題,不愿意承擔安全風險,是造成企業接納高校生產實習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6]。
(二)實習形式單一一方面,基本實習方式還是以進廠參觀為主,隨著現代化生產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學生在參觀過程中不能接觸產品生產,不能真正了解到設備或生產工藝,缺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鍛煉機會,不能做到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的緊密結合,缺乏實踐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企業講解人員對生產現場介紹時間有限,避免影響生產,相當一部分時間會把學生帶到培訓室進行講解,帶隊教師會現場進行解答,但與實際聯系不夠,缺乏與工程師的探討環節。
(三)學生對實習重要性認識不夠一方面,個別學生對生產實習的意義認識不夠,實習缺乏積極性,走馬觀花,不主動提問和研究。另一方面,學生假期時間不能充分利用,不能進行與專業相關的實習實踐,缺乏對實際工作問題的解決能力,導致工作后進入狀態較慢,對實際問題的掌握需要更長時間。(四)完整的質量考核體系無法實現由于多方面原因導致入廠時間少,不能在實習單位進行考核,不能將學生實習成績與實習業績相聯系,沒有具體的實習操作任務,只能由教師通過實習報告和出勤情況進行考核,缺乏完整的考核評價體系。
(五)實習經費不足由于實習費用不斷上漲,學校對學生的就餐費、住宿費、實習費、培訓費等實習經費投入不足,造成實習經費嚴重緊張,為了節省實習經費,壓縮實習時間,放棄了一些實習單位,影響了學生實習質量,存在學生、教師、學校、企業相互之間的矛盾。
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習模式的探索
探索解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學生實習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在校期間能夠有機會提高動手能力和工程素質,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的要求。解決這一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實習方式的改革以往的生產實習方式以專業班級為單位,同一專業集體去一個單位實習,為滿足學生實習內容的多樣化,需要企業具有一定的規模和接收能力,通常只有大中型國有企業才會具有接收大量在校實習生的能力,這往往導致有意愿接收學生實習,但規模不大或生產種類單一的企業不能與學校達成共識,錯失一些實習的好機會。人數眾多雖然便于集中管理,但實習操作環節達不到預期效果,且學生不能根據興趣選擇實習崗位,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7]。根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課程設置方向鑄造、鍛壓、焊接和熱處理,將學生進行分組實習,條件允許可考慮輪換實習制,學生根據教學大綱自己制定實習計劃、任務,并要獨立解決工程實際問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8]。充分發揮吉林化工學院的地域優勢,與長春一汽集團達成實習合作,充分發揮地區性國有大型企業的優勢。
(二)建立校內實習基地充分發揮校內工程訓練中心的作用,建立實驗室、工程訓練中心開放制度,建立相關網站,實施全天開放的上網預約制度,對于一些簡單的實驗設備可由研究生或困難學生進行開放、管理和維護,同時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了勤工組學的平臺。校內實習基地作為學生綜合實踐訓練的重要場所,是校外實習基地的有益補充,兩者相輔相成。而且校內實習基地的建立可以充分利用校內資源,節省大量外出實習的經費,是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的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途徑[9]。
(三)建立校外實習基地一方面,吸引一些有能力承擔實習任務的新興企業作為校外實習基地,簽訂實習協議,為學生購買實習商業保險,這樣可提高企業形象,在學生中具有良好口碑,擴大企業知名度,同時可以為企業選拔優秀人才,達到雙贏的效果。另一方面,擴大校企聯合機制,教師積極為企業解決技術和培訓方面的問題,構建生產、教學、科研相結合的模式,可將目光深入一些南方企業,通過學校與企業洽談合作意向,選拔優秀學生,使企業在假期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并付給學生一定工資作為報酬,即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又可以利用假期時間了解本專業所學的理論知識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
(四)完善實習考核體系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實習成績考核體系,對實習全程實行量化管理,對學生出勤守紀情況、工作態度、技術熟練度、測試成績、實習報告質量和答辯情況進行考核。不僅考核學生的學習態度、還要考核學生的工程素質和實際工作業績,報告要采用文字、圖表等相結合的方式。另一方面,為調動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和培養動手能力,可開展創新訓練、大學生創新創業挑戰杯、金相大賽和組織分析大賽等學院活動,可以用企業冠名開展專業知識競賽或操作技能大賽,提高學生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同時增加學生就業籌碼。
(五)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習質量將對專業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和工程實例,了解最新的生產設備和技術工藝,熟悉實習單位的工藝流程和生產設備工作原理。由經驗豐富的教師帶隊指導實習,以保證實習教學的規范性和實踐性。同時青年教師積極投入生產第一線,豐富自己的實踐知識,盡快做到“摸清設備、了解工藝、懂得生產”,實習指導教師隊伍應做到中青年教師結合,不斷擴充教師隊伍,保證足夠的教師人數,不僅能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答疑,又能為學校培養工程科研人才[10]。
(六)仿真系統在實習的應用由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學生實習內容較多且成本較高,為減少實習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提供實踐動手能力,除了上述措施外,還需建立多元化的實習方式,錄制和制作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四個方向的典型產品生產線的工藝流程的影響資料或動畫。引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數字化生產仿真實習系統,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虛擬實習(虛擬實習就是以國際上先進的生產線影視資料為主線,再通過動畫形式展現生產線上每道工序工藝過程,立體再現生產線所涉及的設備、工裝等工作原理,達到學生通過虛擬實習就好像親臨現場,同時又能了解生產工藝和設備的工作原理[11])。通過仿真系統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對計算機模擬系統的掌握能力,且目前科研環境下模擬是科研的一種新趨勢,可以與企業建立聯系和仿真實驗室。
四、結語
有效的實習模式不僅是對理論內容的驗證、補充和擴展,而且還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實踐動手能力的重要方式,更是高校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內容。為了實習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應該充分重視實習的整個教學環節的重要性,探索出提高實習質量的實習模式。
參考文獻:
[1]蔣文明,吳和保,于傳浩,等.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2(34):172-174.
[2]雷毅,王勇,崔學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的改革與實踐探索[J].高等教育,2006(6):81-84.
[3]陳旺生,任大軍,劉紅.大學工科生產實習的現狀和思考[J].吉林教育,2008(19):28-29.
[4]俞強,丁永紅,劉春林.探索生產實習模式培養工程實踐能力[J].江蘇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02(4):48-50.
[5]徐林,王建輝,方曉柯,等.自動化專業生產實習改革的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5,24(9):399-401.
[6]蔣巍,張啟忠,金濤,等.我院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3,30(4):47-50.
[7]劉琪,張光勝,冒國兵.關于強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的探討[J].中國現代裝備教育,2009,77(7):131-133.
[8]董超俊.大學生生產實習面臨的困難與對策[J].教育發展研究,2001(3):83-84.
[9]李潤霞,常云龍,袁曉光,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新型生產實習模式的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09,148(11):123-124.
[10]索忠源,姜峰,李廷取,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初探[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2,29(10):100-102.
[11]于寶義,李潤霞,向青春,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仿真實習系統[J].中國電力教育,2012,257(34):100-101.
作者:王鑫 索忠源 姜峰 張志浩 王 單位:吉林化工學院 機電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