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學優化對軟件工程才能培育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培養高素質軟件工程人才的途徑
作為教育部首批35所示范性軟件學院之一,我們肩負著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培養急需的高素質軟件工程人才的重任。針對未來大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競爭日益嚴峻的形勢,如何使畢業生所掌握的知識結構和具有的軟件開發實踐能力無縫對接產業需求,提高軟件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畢業生的專業創新能力和就業核心競爭力,這正是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針對上述問題,我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1明確辦學定位,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
根據教育部關于示范性軟件學院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首先,明確軟件學院的辦學定位,尤其要強調軟件學院與傳統計算機學院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設置的區別,探索出適合社會需求的軟件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充分體現軟件學院辦學理念的開放性,以培養出更多高素質的社會所需的軟件人才。其次,按照工程教育的模式,借鑒國外先進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方法———CDIO(Conceiue、Design、Im-plement、Operate),積極探索和深化工程教育,突出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第三,結合計算機學科優勢,突出人才培養特色,建立以行業和企業需求為導向的軟件人才培養體系,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培養基礎知識厚、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創新創業能力強,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卓越軟件工程師。
2建立以社會需求為目標、能力培養為核心、就業為導向的高素質軟件人才培養模式與課程體系
1)將社會需求和就業能力的提升融合到軟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可促進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適應性,提升軟件工程畢業生核心競爭能力和我校畢業生就業率。
2)開展與軟件產業聯合的課程建設,使課程知識體系和工程實踐與業界能更好地對接。同時使畢業生能直接達到產業對人才的要求,增強就業能力。
3)將CDIO工程教育理念貫穿到人才培養體系、課程教學、能力培養等方面,使學生專業能力得到充分訓練,提升畢業生面向社會的就業競爭能力。
4)體現產業需求的課程體系改革與設計。工程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課程設計要跟上軟件發展的市場需求,既要重視理論知識和教學,更要重視實踐環節的教學;強化核心課程和專業特色課程,突出能力培養和實踐型課程,調整課程內容,使其充分反映軟件產業的新發展,新要求,減少陳舊內容,壓縮課堂教學時數,加強課程之間的融會貫通,增強知識的系統性,開設體現最新軟件思想與軟件前沿技術的選修課程。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
首先,建立學院專職教師的培訓、交流、深造及到軟件產業一線學習交流的常規機制,以了解行業需求,豐富教學經驗。學院相繼出臺并啟動了“青年教師國際化工程”、“骨干教師出國培訓計劃”,為教師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提供方便。其次,對新報到的青年教師,均安排到學院的實驗中心工作一年,參與新實驗開發,接受工程和實踐鍛煉,不斷提高他們的工程素質。第三,支持、鼓勵博士畢業的青年教師到國有大型企業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為教師進行科研和社會調查研究提供機會。第四,開設企業課程。聘請公司、企業具有豐富軟件開發經驗、實踐能力強的專家承擔專業選修課程的教學,并與青年教師共同擔任學生實踐指導教師,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4建立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卓越軟件工程師培養方案
研究CDIO工程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以工程設計為導向,形成創新性的培養方案,修訂、完善軟件學院本科培養方案。
4.1產學研結合的實訓管理機制
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實訓資源,借用軟件外包形式,建立較為完整的實訓管理機制,幫助學生提前熟悉軟件企業的工作環境,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溝通表達、團隊合作諸方面的能力,成為高素質的軟件工程師,增強就業競爭力。
4.2軟件工程本科實訓基地建設
與企業合作,面向國家重點行業或應用軟件,如移動終端、汽車電子、數字電視、大型數據庫系統、大型主機系統等,構造符合軟件企業研發模式的軟件工程實訓基地。為本科生提供學習軟件工程化開發、培養實際動手能力、體驗企業管理模式的校內實訓基地。
5引進國外優秀教材,積極推進雙語教學
鼓勵教師使用國外最新優秀英文原版教材,使學生更快地接觸最新技術,學到最新知識。積極推進雙語教學,提升學生的英文水平,使學生學到國外最新技術,與國際軟件產業發展同步,及時了解國際最新的軟件思想和開發技術。同時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和外語應用交流能力,增強學生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6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每年將邀請2~3名國外優秀教師,利用休假到校進行集中式授課;吸收國外本科生到校學習,做好交換生工作;通過與印度VIT合作,建立國際軟件人才實訓基地
7面向產業需求,探索新的辦學機制
針對電子科技大學與SYBASE公司在軟件工程人才培養建立產學戰略合作的背景,我院作為電子科技大學產學合作人才培養的具體實施單位,先后在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與SYBASE公司開展了企業課程教學、設計競賽、教師培訓、創新實驗項目、技術專題講座等工作。其宗旨就是通過產學合作,培養符合產業需求、掌握產業主流數據庫技術與產品、具備數據庫專業開發能力的軟件人才。
8按照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實踐教學,突出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
以CDIO工程教育模式和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為指導,加強實踐教學改革,通過課程實驗、課程設計、編程實習、軟件基礎開發訓練、企業課程、企業實訓、畢業設計等環節,加強工程實踐和學生動手能力培養。以學院的科研實驗室和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培養基地,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技術平臺,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大公司的合作,拓展和完善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的實踐實習和畢業設計提供良好的條件。
9拓展各類學科競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全面推進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營造濃厚的科研氛圍。成立學生創新中心,設立創新基金,使學生盡早參加科研項目開發,逐步讓學生了解、掌握科研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10加大經費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進一步加大軟件工程專業的經費投入,促進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大學生到國內外企業的實習、實訓經費投入,加大聘請外教和企業教師到校上課的力度,引進國外課程體系,不斷改善目前的辦學條件。
11加強質量管理,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
加強教學過程各環節的管理,溝通教學過程中的信息,傾聽學生對教學工作、教學質量的反饋意見,及時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保證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建立一種有利于培養優秀人才、有利于教師學術發展、人才作用發揮的體制機制;成立教學指導委員會、教學質量小組,制定相應的職責,各行其職,發揮其監督、管理作用;制定相關的管理規章制度,將“體制”和“機制”有機地結合起來,按照“規范、嚴格、精細”的思路強化教學管理。
教學改革成果
2010年《軟件工程》本科專業獲得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獲得國家級教學團隊。建成國家精品課程3門,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2門,教育部-微軟、IBM、英特爾共建精品課程5門,四川省精品課程7門;培育“四川省教學名師”2名。
結束語
通過上述工作的開展,軟件學院在培養高素質軟件工程人才方面積累了相應的經驗與基礎。今后,我們將以軟件工程專業導向和CDIO思想為指導,采用產學研結合模式,以培養卓越工程師為目標,依照“以創新促改革、以改革求發展”的思路,不斷探索培養高素質軟件工程本科人才的新思路,為學院的良性、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作者:王琪華傅彥陸鑫桑楠單位:電子科技大學信息與軟件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