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軟件工程課程國際化教學模式初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全英文教學資料
全英文教學的課堂資料主要包括英文課件PPT、英文案例描述、英文實驗報告文檔等。這樣能夠保證學生耳中所聽到的和眼中所看到的課件相一致,保持課堂上純正的英文氛圍和英文思維的慣性。同時,這些資料應該與英文原版教材一脈相承,以保證學生在課后學習時能夠獲得純英文學習資料,以避免學生在英文資料和中文資料之間的苦苦對照。軟件工程是一個很寬廣的學科領域,其中的很多術語在英文有唯一的、明確的含義。但是翻譯成中文就會有多種譯法,有些資料甚至有翻譯錯誤,這反而給學生造成概念上的混淆,造成不必要的學習困難。所以確定英語作為課程學習語言,從全局來看反而更加有利于專業知識的學習。
2授課教師的英語能力
全英文教學采用英文教材以及大量的英文資料,同時課堂上的授課語言為100%英文,這就要求授課教師有很好的英語能力,尤其是英語口語能力,這是開展全英文授課首要的硬件條件。授課教師要能夠充分、深入地理解教材及各種教學資料的內容,同時,要能夠在課堂上用流暢、準確、簡單易懂的英語口語進行講解。只有授課教師的英語水平達到相當程度,才能營造出良好的英語氛圍,使學生能夠沉浸在英語思維和學習中。通常在英語地區工作學習過的教師才能夠達到這種英語能力。教師僅僅具有良好的英語水平還不夠,還要對課程教學有相當的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夠隨時根據課堂學生的狀態和接受的程度,來靈活掌控授課的節奏、重點、講解方式、師生互動,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筆者除了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取得過優異的TOEFL和GRE成績),還有3年多英語國家的學習和工作經歷,并且有10年的雙語教學經歷,這都為該課程全英文教學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組建英文授課班
近年來我國的英語教育從小學,甚至從學齡前就開始抓起,所以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較前幾年確實有相當程度的提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英語教育還存在地區和個體差異,所以一下子要求所有的學生接受和適應全英文教學不太現實。應該先從一部分學生做起,以點帶面,逐步拓展到更多學生,乃至于其他課程,逐步形成全英文授課的大氣候大環境。筆者的做法是組建全英文授課班:首先學生自愿報名,然后教師結合每名學生的英語能力、專業能力等綜合情況組建一個全英文授課班。第一屆全英文班有30名學生,初步嘗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二年就有了更多的學生報名,經過雙向選擇最終確定為90名學生的規模。
4課前預習
英語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學生在專業課程全英文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大部分集中于專業詞匯上。如學生在聆聽老師的英文講授時會因為一兩個聽不懂、且多次出現的專業詞匯,而產生越來越大的困惑和壓力,進而使自信心和熱情受到打擊。如果授課教師在課前把下次課中可能要涉及的重點專業詞匯和出現頻率高的詞匯布置給學生進行預習,就會大大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如在軟件工程課程中經常出現詞匯client,在軟件專業的其他專業課程中client可能會是指“客戶端”“客戶機”等,而在該課程中頻繁出現時都是指軟件系統的“客戶”。所以如果沒有預習,學生就會對老師的授課內容產生誤解和困惑。實踐證明,課前預習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5課堂互動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全英文的課堂學習中,一定要加強課堂上的師生互動,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夠緊緊地跟上教師的思路和節奏,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要增加互動的形式,使互動更加靈活、沒有壓力感,使學生能夠積極、愉快地參與,甚至主動發起課堂互動,從而真正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筆者在軟件工程課程的每一堂課,都至少有兩個互動環節,其互動題目通常選取一個以某些先修課為基礎的、學生以前遇到過的、感到困惑的,并且與本堂課的授課內容密切相關的問題。這樣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加以教師的適當引導,最終結合到每堂課的知識點上,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6對學生的考核
對學生的考核是結果式考核和過程式考核相結合,并且均為全英文。結果式考核即傳統的期末考試。筆者用2年多時間建設和完善了全英文版的在線題庫和考試系統,學生在指定的時間內,在可監控的空間范圍內(學校的機房),登錄該在線考試系統進行機試,實現了考試的先進性和準確性。過程式考核包括實驗情況和課堂表現(主要指課堂上積極與老師用英語交互)。軟件工程課程有較強的實踐性,所以實驗教學占到24學時(課程總學時64學時,其中理論教學40學時)。實驗開始前,要求學生每3~5人自愿組成一個實驗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選擇感興趣的、難度和規模適中的題目,以保證學生愿意投入、能夠調研和完成,例如學生宿舍管理系統、網上訂餐系統、校園一卡通系統等;題目確定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運用課堂所學方法和技術,完成本組課題的實驗報告,包括需求調研、需求文檔、用多種UML圖表達的分析和設計方案。這些文檔均要求完全用英文完成。最終的實驗成績包括文檔成績和答辯成績。文檔成績以實驗報告的質與量來評分。答辯成績以小組為單位的自述和答辯的形式來考核,要求學生在給定時間內(約10分鐘)運用全英文的PPT、WORD文檔和圖片等各種形式,最大限度地展示本組的工作成果,用全英文作自述和回答老師用英語提出的問題(約8~10分鐘)。對全英文驗收答辯,學生一開始是很害怕的,但是有扎實的實驗成果做后盾,加上全組同學的認真準備,最終絕大多數小組都能夠作出較為精彩的英文答辯;而且有的小組的每一個成員都參與了英文自述和答辯,表現出極大的參與熱情和自信。課程實驗的整體驗收情況很理想,老師給學生的答辯都作了現場錄像,因為這對于學生來說是第一次全英文實驗和答辯,筆者把答辯視頻錄像copy給學生留作紀念,學生們都很開心和自豪。
7立體化課程資源建設
為了方便學生的課后學習,非常有必要對課程資源進行全英文的、立體化的建設,以此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資源和手段。課程資源應該做成web版,放到公共服務器上,以便廣大軟件專業的學生以及業內人員進行軟件工程課程的學習和專業參考等。筆者將課程內容分為若干知識模塊,每個知識模塊的教學資源包括學習目標、學習指南、知識內容、練習、實踐、作業、測驗、案例、常見問題和知識結構;各個知識模塊再向下分解為若干知識點,每個知識點的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視頻錄像及其內容、練習、測驗、案例、資源下載和擴展學習。同時還提供課程簡介、教學團隊簡介、教學大綱、實驗大綱、實驗指導書、實驗報告模板、往屆學生實驗報告樣本、學生實驗答辯錄像等資源。
8結語
軟件工程課程的全英文教學在東北大學軟件學院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超過95%的學生認可全英文教學,坦承參加全英文授課班有很大的收獲,既學習到了最新的專業知識,又學習到了實實在在的專業英語,對自己成長為國際化的軟件人才有很大的幫助。學生逐漸體會到英文軟件專業書籍和資料的精妙之處,表示以后不會再回避和抵觸英文專業資料,并且希望學院能夠擴大全英文教學的范圍。綜上所述,在軟件工程專業課程上進行全英文教學是可行的,能夠帶來理想的教學效果。
作者:張爽朱志良于瑞云單位:東北大學軟件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