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案例教學的軟件工程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案例教學
因為沒有現成的項目讓學生感受開發軟件是怎么回事,又要讓學生理解軟件開發的各個流程,光憑紙上談兵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筆者在教學中采用了案例教學。雖然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和企業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平臺,但由于該校的教學主要還是由在校教師完成,企業工作人員沒有這么多的時間參與整個學期的教學,所以新學期開始之前會和企業進行溝通,協調時間,將學期中的一個月集中由企業人員來為學生授課。在筆者講授這門課時,將這門課分成了四個模塊,其中前三個模塊是具體的案例,最后一個模塊為企業實訓項目。首先,選擇合適的案例,這也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項目太大,涉及面廣,學生根本無法全面掌握;項目太小,又不能把軟件工程的研究內容全部囊括。所以選擇學生比較了解的軟件系統,涉及的內容及應用到的專業技術相對簡單、易懂。第一個案例為圖書管理系統。因為同學們還沒有從頭到尾做過一個完整的系統,這個案例完全是手把手式的講授。以案例為線,但不按部就班學習全部理論知識。在做案例項目時,將涉及到的理論滲透其中,這樣理論聯系實際,將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全部轉化到具體工作流程之中。這樣的教學改革是成功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所以不論什么知識,必須加以運用,否則不會掌握它的本質。
改革中最重要的是上機實訓。在上機期間,把學生分成幾組。一組中的人,視為開發團隊中的人員,各司其職。高職教育是面向就業的,即使我們的學生做過幾個案例,也在企業人員指導下完成了軟件開發,就業之后的工作也不是參與軟件開發的全過程。所以同學們之間要培養很好的相互協作能力,軟件開發中所涉及到規則、規范一定要嚴格遵守,否則會給后續的工作人員帶來很大的困擾。每組學生完成相同的任務,之后進行討論、評價,指出優缺點,進行改進。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積極性,還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因為有比較才有進步。每過一段時期,筆者就會做一次總結。
總結這個階段各組如何開展的、解決方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理論知識,遇到了哪些方面的困難,獻計獻策如何解決。這樣既有利于后期工作的進展,還有利于總結前期的經驗教訓,不至于在以后犯同樣的錯誤。有了第一個案例的基礎之后,開始第二個案例的學習。這時的教學不再是教師為主導,變手把手式為半放手式教學。筆者給同學們列出這個案例開發的流程,每個階段應該完成的任務,提交的時間,然后各個小組開始該項目的開發。開發過程中,筆者全程跟蹤指導,遇到典型問題的時候統一講解。每個小組都有項目負責人,協調成員之間的工作,檢查工作質量,督促項目進度。這個階段,同學們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彼此之間的協調更加默契,開發流程日益熟悉,各個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升。之后是第三個案例的學習。這個案例完全由學生自己完成,屬于全放手授課形式。案例的開發流程,每個階段完成的任務和提交時間由小組成員協商確定,項目負責人收取所有資料,最后匯總到老師這里。這樣進行后,每個小組的自主能力得到大大加強,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的情況完成相應的任務,而不是老師讓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協作能力也得到很大提升,流程也愈加規范。
2教學內容的整合
在開發中,還會用到在其他學科中學到的知識,這恰好是一個檢驗。比如數據結構、數據庫、編程語言、UML等等,都會在開發中用到。之前學習的時候可能認為這些知識不知道用在哪里,因為之前每門課都是獨立的,考查的時候也是獨立考查,并沒有將知識進行整合。而軟件工程這門課本身就是各科知識的整合,是一門綜合學科。現在用到了,才知道“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課余還要回過頭去看書。這樣就把計算機科學形成了一條鏈,不至于每門課都是孤立的,各門課相互滲透,更能很好地掌握。
3企業案例實訓
完成了三個案例后,同學們對軟件開發已經有了全局的認識,各個階段的工作任務也已明確,各種文檔的編寫規范也有了明顯提高。但是筆者選取的案例并不是真正能用的軟件,工作后也不可能開發這種用不著的軟件,所以最后階段由企業人員帶來企業中的項目給同學們做。完全按照企業里開發的流程,遵照的規范開發。企業人員承擔講授和指導任務,教師跟學生一起學習。在這個階段,會發現之前案例的不足,有些工作做法上的不妥,通過企業實際項目一一進行修正和彌補,不僅完善了教學,更讓同學們認識到真正的項目是如何開發的。
4總結
通過三個案例項目的學習,同學們學到了軟件開發的理論知識,并能將其運用到實際開發中,使原本枯燥的軟件工程變得很實用。通過最后階段的企業真實案例教學,增強了同學們軟件開發的能力,之前的基礎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設計、開發、編程、測試、文檔撰寫等等都實現了規范化。高職教育,教學的過程是為了讓學生具備一定的技能水平,是面向就業的教育。所以教學一定要重視實踐性。在這門課上的改革,讓學生在軟件開發的就業方向上,應該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相信我們持續不斷的努力,能為學生鋪設一條就業的橋梁。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還應多和企業溝通合作,讓企業工作人員能多帶案例進校園,授課時間更長一些。還需要在校內實踐的基礎上,轉移到校外軟件公司中。所以下一步改革的方向,就是同校外企業合作,讓學生走出校門去學習,在企業真實場景下開發真實案例。這需要學校和很多人的努力,才能給學生營造一個利于學習技能的環境。
作者:邢海燕單位: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