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住宅工程防滲施工技術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案例分析
某住宅工程,總建筑面積0.92萬m2,地上建筑面積0.75萬m2,地下建筑面積0.17萬m2。地下室為一層,主要功能為設備用房和停車庫。該項目防滲施工措施主要涉及:工作流程質量控制和防水節點質量控制。工作流程質量控制即是建立嚴密的施工任務流程,包括五個步驟:一是基層處理。確保基層牢固、無松動或起砂現象。基層表面應基本平直,陰陽角部位做倒角處理;二是水泥素漿的配置。水泥與水質量比為2∶1倒入拌漿筒浸泡15~20min過濾后攪拌;三是刮涂素水泥砂漿。厚度為1.5~2.5m,刮涂寬度應比卷材寬300mm;四是細部節點處理。在陰陽角、管道邊、施工縫等部位應設置加強層;五是鋪貼卷材和壓排氣管。卷材反鋪于基面上,待卷材鋪貼完成后,用軟橡膠板從中間向卷材搭接的方向刮壓,排除空氣。六是卷材收頭、防水驗收。卷材收頭寬度應不小于100mm。細部處理包括施工縫、后澆帶、穿墻管、預埋件等。施工縫因收縮形成滲水,施工中底板混凝土應連續澆筑,地下室墻體不得設置垂直施工縫,水平施工縫間距不小于200mm,距穿墻孔距離不少于300mm。穿墻螺栓應做止水處理,在螺栓套管上加焊止水環。穿越墻體的管線,因其周邊混凝土膨脹系數不同而容易破裂滲水,可在穿墻管上設置防水套、止水環、套管翼環等,并做好防腐處理。后澆帶的防水處理。后澆帶一般是在結構高度變化較大部位或建筑物平面尺寸較大情況下設置遇水膨脹止水條或外貼止水帶,后澆帶寬度為700~1000mm。后澆帶應做成階梯縫,后澆帶處鋼筋應連續不斷。地下室管井剖面構造見圖1。
2屋面滲漏防治
2.1滲漏原因屋面滲漏的位置集中在落水管、女兒墻、排氣井、設備基礎、沉降縫、伸縮縫等位置。屋面滲水的原因有:①屋面排水組織不合理,排水口高于防水層,存在倒置現象,使屋面長期積水。②部分防水層未貼進落水管或落水管管徑較小,導致排水緩慢。③防水卷材、沉降縫、伸縮縫等保護不嚴密或黏貼不牢固,使雨水從周邊空隙滲漏。
2.2防治措施屋面滲漏的防治措施有:首先,屋面排水坡度應控制在2%以上,落水管的落水口應與混凝土持平,落水管尺寸上大下小,保證防水層能夠與落水管管徑完全粘結。其次,屋面防水卷材鋪裝時,應確保搭接部位充分融化,采用滾壓擠出瀝青,使屋面卷材粘結牢固。防水卷材在女兒墻、排氣井、設備基礎等部位,與墻體應充分銜接,或將防水卷材貼至墻頂。第三,屋面伸縮縫白鐵蓋板的搭接采用咬口,防止平接進水。第四,屋面防水不宜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該涂料可能導致熱脹冷縮,使防水層破裂。第五,屋面混凝土保護層應采用雙向鋼筋,若以砂漿為保護層,則可能出現大面積空鼓。
2.3案例分析某住宅項目總建筑面積10.2萬m2,地上為8幢18層高層建筑,地下為1層,屋面采用C35P8商品混凝土,厚度200mm。主體結構結頂時,已實施屋面結構層72h閉水試驗,符合規范要求。隨后,施工單位陸續完成屋面保溫層、防水層的施工,但在對屋面進行再次24h閉水試驗時,屋面出現多處滲漏,無法達到交付要求(見圖2)。分析原因:一是材料選用欠妥。原屋面柔性防水材料采用聚氨酯涂料,該材料對環境溫度敏感性較高,防水工程質量依賴于拌合施工水平。同時,聚氨酯涂料表干時間為8h,實干時間為24h,施工進度整體較慢,且防水層在雨季較難形成膜狀物質。二是屋面穿管結構施工欠妥。部分穿管為后鑿,而非預留。后鑿施工破壞了原有的防水層結構,開鑿的振動也會影響防水層的穩定性,使之產生一定的松動。屋面防水改良方案為:首先,采用倒置式屋面施工,將擠塑板保溫層設置在柔性防水層的上方,保障防水層免受紫外線的照射出現老化現象;其次,重新設計排水坡度,在原有屋面結構上找平,設計大于2%的排水坡度,形成匯水面積200m2,重新規劃分水線,使雨水流到落水口的距離小于30m。第三,更改防水材料。將原有聚氨酯涂料改變為PVC防水卷材。該材料具有較好的抗拉強度、延伸率、耐低溫性、熱熔性,具有高溫不流淌、低溫不脆裂、耐疲勞、抗老化、韌性強、彈性好、防水性能優點。
3衛生間滲漏防治
3.1滲漏原因衛生間滲漏的主要部位是:預埋管道的根部、衛生間地面積水。衛生間滲漏的原因有:①管道根部滲漏。住宅工程中使用的PVC管,表面光滑,與混凝土的粘結力較差,且凝結過程中將產生收縮,形成裂縫。②衛生間防水層存在設計或施工缺陷。③衛生間與客廳存在高差,導致衛生間積水流向客廳或臥室。
3.2防治措施衛生間滲漏的防治措施有:①管根堵漏。管根混凝土分兩次施工,第一次為普通混凝土,并預留20mm深凹槽,第二次采用防水混凝土填塞,并滲入膨脹劑。②防水高度控制在300mm以上,淋浴部位防水高度在1800mm以上。③防水材料采用聚氨酯涂料時,由于聚氨酯對基層的潔凈和干燥要求比較高,并且為保證后續施工的混凝土和墻、地磚不空鼓,一定要保證基層潔凈、干燥,并在施工的聚氨酯表面撒一層綠豆砂。
3.3案例分析某住宅工程,總建筑面積11.8萬m2,為18幢高層建筑。施工單位承接的是9號樓,地上28層,已完成毛坯施工。在實施閉水試驗時,發現近85%的衛生間出現滲水現象,漏水點集中在落水管位置和地漏口位置。為此,施工單位檢查預留口封堵情況。一是封堵管道預留孔。待管道安裝完畢后,對管道孔壁進行清理,保持濕潤,并采用配合比為1∶2∶2(水泥:砂:石子)的細石混凝土進行澆筑,拍平壓實抹光,實施24h澆水養護,檢查縫底漏水情況。二是檢查管道周邊防水情況。待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清除管道外壁200mm范圍內抹灰、油漬,管周的立面涂刷200mm高的防水涂料。三是采用細石混凝土澆筑并密實落水管管井,澆筑后在施一道防水層,對管井進行封閉隔離(見圖3)。此外,施工單位對地漏周邊的滲水防治進行處理。一是正確安裝地漏,地漏標頂高于土建地坪5~10mm,再以水泥砂漿找平、找坡,與地漏邊緣平順銜接;二是固定地漏,周圍的縫隙控制在20mm以內,采用1∶3水泥砂漿填嵌密實;三是臨時封堵地漏口,在地漏口四周用砂漿圍成小坎,然后灌水進行試驗,無滲漏現象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經過上述整改,再對各衛生間進行滲水試驗,滿足驗收規范要求,說明施工單位采取的措施是合理的。
4結語
住宅建筑滲水和漏水既是質量通病,也是質量保證的重點和關鍵。防止房屋建筑出現滲漏現象,除進行合理的防水設計外,最重要的就是嚴格按照各種防水材料不同特性,制定適宜的施工工藝規程,并嚴格進行施工過程控制。筆者分析了地下室防滲、屋面防滲、衛生間防滲的原因、措施、案例,希望對住宅工程防滲工程具有借鑒意義。
作者:陳小聰 單位:福州冠閩建設工程監理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