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路路面施工技術研究(7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道路橋梁路基施工技術思考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市場經濟不斷完善,政府越來越重視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道路交通的支持,同時在經濟的推動下,我國的交通道路事業發展的越來越快,不斷突破新的技術難關。由于道路的不斷發展完善,對道路橋梁的施工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在當代市場的發展中,加強對道路橋梁施工技術的研究,對于提高我國道路橋梁的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道路橋梁;路基;施工技術
經濟的發展與交通的支持是分不開的,道路橋梁的建設是建設交通網中的重要一環,同時也是交通網中的基礎部分。路基的作用與交通網一樣,主要也是負荷壓力,在道路橋梁中主要發揮著主體的作用。對道路橋梁建設的質量和效率問題,我們主要就得從技術方面入手。從清代開始,我國就對道路橋梁有研究,并在那個時候就有許多先進的建筑技術,雖然我們在建筑方面有許多經驗,但是我們在施工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1道路橋梁目前施工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1.1不重視路基的平整性
對于當下的道路橋梁施工建設,都普遍存在著路面不平整的問題。尤其是在施工結束后,地面凹凸不平,在道路剛開始建成的時期,這種現象并不明顯,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路面不平的現象越來越明星,并且車輛在行駛的過程中,還會出現顛簸的現象,在情況比較嚴重的情況下,甚至還有的會威脅到生命安全。但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們的施工人員對這方面問題并沒有很重視,在以往的檢驗中,雖然也檢驗這方面內容,但是往往會忽略一些小細節,正是這些被忽略的小細節最終會導致路面不平整。
1.2路基為充分夯實
近年來,關于道路橋梁裂縫的報道越來越多,一部分道路橋梁使用的時間明明不長,卻還是會出現一條很大的裂縫,嚴重的情況是有的橋梁會倒塌,這些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會威脅到生命安全的問題。發生著寫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填料的質量問題,在施工的過程中使用質量不好的材料進行填充,或者是在需要夯實的部分,施工人員沒有進行真正的打實。填充材料是在施工前就確定好的,在夯實的部分,要注意材料的搭配,還要考慮到熱脹冷縮的問題,在施工的過程中防止因為物理現象對道路橋梁造成損壞。
1.3未徹底清理舊路基
目前,我國多數的道路橋梁均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修改建造的,只是進行了加寬以及夯實工作,從而加快車流速度,避免路面承受過大的壓力,但是,再次施工中因應用材料不一致,會在新舊路基結合位置出現斷裂等問題,加之長時間雨水的浸泡,會直接威脅到車輛的行駛安全。
1.4沒有針對性的軟路基施工工藝
軟路基在竣工后,經長期使用,會因受損出現凹凸不平的現象,情況較為嚴重時,還會因梁伸縮縫與橋頭大板之間連接不良問題,壓迫橋梁,影響道路橋梁整體質量。由此就需要對軟土地基進行重點處理,可采取更換填料以及夯實地基等方式,降低路基路面塌陷等安全問題的產生。
1.5施工安全管理問題
就目前而言,我國施工現場發生安全事故的問題越來越多,著主要是由于施工單位不注重安全管理造成的。在當下的施工中,一些施工單位為了縮減成本,往往會采購一些質量不過關的原材料,者也是造成施工安全的主要問題。
2如何強化路基施工技術
2.1保證施工方法的合理性
施工方法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機械設備的使用以及人工與機械資源是否能夠分配合理。在路基施工中,如果機械能夠與人工能夠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優勢時,施工成本才能夠得到最大化的降低,工程的總體質量也會由此升高。在施工操作前期階段,需要完成一些實驗工作,而后做好評估,對工程的質量以及安全性進行全面預測,不能顧此失彼,二者需要全面的協調配合,最終達到工作效率有效提升的目的。這對道路橋梁質量的提高發揮著重要的意義。
2.2路基填土以及壓實工程路基工程質量好壞的判斷標準
就是路基的壓實平整度以及路基質量,因其會對道路橋梁的整體穩定性造成直接影響。路基填土以及壓實達到國家要求標準后,才能夠確保車輛行駛的安全。在壓實以及填土工作中,首先,應該提高施工規范性,我國對于道路橋梁施工規范性的文件中指出,一級公路以及高速公路壓實度需要高于95%,由此,我們在實際施工時,也需要以此為標準進行壓實施工,其次,優化施工技術,在壓路機作業時,需要按照先慢后快、先輕后重的原則進行,同時施工人員需要充分了解填料后才能夠進行壓路施工,從而將不同填料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第三,分層填料,分層壓實,在開始施工操作前,需要對施工當地的地形條件進行充分了解,對不同填料的壓實效果進行實驗,保證密實度。
2.3路基排水施工在施工過程中,路基排水工作的重要性
不言而喻,路基排水效果不好,就會導致路基因長時間浸泡出現坍塌等安全隱患。由此,就需要對路基排水工作給予重點關注。在施工前,相關負責人就需要對當地地形進行查看,根據不同的地形條件設計出不同的排水工程,以便水能夠及時排出。與此同時,也可以在路基中添加防水材料,例如使用防水瀝青等材料,避免水出現滲透現象。
2.4軟土地基處理工藝
施工中,會遇到地基較軟的情況,且有較高的含水量,這就需要在施工材料中加入生石灰,從而降低地基含水量,且需要進行多次碾壓,竣工后也需要做好檢測工作,確保地基的穩定。
2.5施工安全管理問題
在道路橋梁施工中,安全問題是首要也是最為核心的內容之一,而道路橋梁的基礎施工包括四點,即地點、材料、技術以及進度調控,而安全管理內容也需要從這四個方面入手,在施工前需要對當地地形進行了解,包括交通以及地理位置、未來發展趨勢,保證制定的施工方案科學性較高。施工質量的高低以及人員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施工材料的影響,在確保經費充足的情況下,應首選質量好的施工材料。在技術以及進度的控制上,施工人員也需要給予重點關注,對施工中的細節進行有效掌控,避免出現不安全隱患。
3結束語
近年來,我國建造行業在不斷的發展壯大,道路施工技術水平也在不斷提升,且政府也給予的高度關注和支持,這就要求做好道路施工的管理工作。道路橋梁建設中,需要對路基以及路面的負荷壓力進行關注,從而提升道路建設質量以及效率。通過文章分析可知,道路橋梁的整體施工質量會直接受到路基施工質量的影響,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環境、溫度以及濕度等因素進行考慮,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嚴格按照施工圖紙進行實施,同時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安全性問題,最終提升道路橋梁的整體質量。
參考文獻
[1]鄧輝,王衛鋒.關于道路橋梁路基施工技術的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08):115-116.
[2]陳蓉,李俊.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應用解析[J].科技展望,2015(09):42.
[3]姜文佳.淺談道路橋梁施工防水路基面的處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6):213.
[4]謝明亮.道路橋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展望,2014(15):123.
作者:羅紅玉 單位:江西山湖園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第二篇: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途徑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進步與發展,公路工程建設的數量與規模不斷的增加,其中,瀝青路面因具有多種優勢而被廣泛的應用于公路工程建設之中。本文主要研究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的重要作用,闡述了公路工程瀝青路面主要的施工技術,文章的最后提出強化對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的措施,希望為保障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提供重要參考。
關鍵詞: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為了保障公路工程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應重視合理的應用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措施,并要掌握施工技術的關鍵要點,強化對各個施工環節的質量控制,從而提高公路工程瀝青路面的施工整體質量。
1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的重要作用
(1)保障公路工程的施工。通過施工技術的應用以及強化對工程控制的控制,有利于及時的發現與處理公路工程施工之中的各種問題,對于改進公路工程的質量、防止施工過程之中發生不必要的事故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有助于科學合理的安排施工,從而保障瀝青路面施工的順利進行。
(2)提升施工質量與工程建設效益。通過施工技術的應用以及強化對工程質量控制,能夠科學、合理的應用各種要素,實現對路面施工資源的優化配置,最大程度的發揮出各類要素的功能,充分調動工作人員的熱情,促使其嚴格的按照施工規范開展施工工作,從而保障工作人員職責的落實,以免瀝青路面在施工過程之中發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為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與效益提供重要保障。
2公路工程瀝青路面主要的施工技術
(1)混合料配比技術。在生產開始之前,需要預先攪拌瀝青混合料,從而確定拌合時間與溫度、拌合工藝、礦料加熱溫度以及混合料用量等等。在進行混合料的拌合過程之中,應當結合待料與溢料的集料粒徑,相應的對冷料倉轉速做出調整,從而使得冷料倉供料比保持平衡。在調整穩定拌合機值之后,相關工作人員則應當取樣開展抽提試驗與馬歇爾試驗,對比分析取樣試驗結果與配合比,緊接著開展鉆孔取芯操作,對壓實孔隙率與壓實度進行重點檢查,從而使得混合料具有良好的壓實效果。
(2)瀝青路面輾壓施工技術。在進行碾壓的過程之中,需要應用如下幾點措施:一是改進碾壓方式,采取黃紅綠標線標明碾壓的初壓、復壓以及終壓等各個區段,以免發生重壓以及漏壓等問題。除此之外,可通過排壓方式以流水形式展開碾壓,緊密連接各個環節。此外,應采取有效措施以妥善的處理好車道變換問題,針對于已經碾壓過的路段,在壓路機停止振動的狀況下進行變道,并要放慢碾壓速度,以免給瀝青路面造成破壞,為瀝青路面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
(3)瀝青路面壓實技術。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之中,應嚴格的按照相關要求合理的配比混合料,并切實的做好壓實工作,從而為工程建設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以上兩個工作要給予高度的重視,二者不可偏廢其一,因為瀝青路面盡管具有科學合理的配合比,但是如果壓實度不足,同樣會給路面工程質量帶來巨大的影響,影響路面的使用質量。通過開展壓實路面操作,有利于降低混合料的縫隙,提升路面的密實性,增強瀝青路面的耐久性,為工程路面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
3強化對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質量控制的措施
(1)加強對材料采購與檢測的質量控制。在開展瀝青路面施工之前,相關工作人員應仔細的檢查各種材料,如瀝青、礦粉、石屑以及集料等,落實檢查與檢驗方面工作,為原材料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與此同時,在選擇施工材料的過程之中,除了要考慮質量因素,還應當對經濟因素加以考慮,最好是選用來自于正規瀝青廠商的材料,或者直接從石料場采購所需的材料。在材料進入至施工現場之后,應選派專業工作人員全面的檢查材料,不僅要檢查材料的數量,也要開展相關的試驗檢測工作,嚴厲禁止不合格材料進入至瀝青拌合站。同時,針對于已經進入至施工現場的一部分材料,應開展相關的抽查工作,確保選用質量合格的材料。
(2)加強對機械設備的檢查。施工機械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關系著瀝青路面施工的順利進行。為此,在開展瀝青路面施工之前,應加強對施工機械的檢查,為機械設備性能的穩定性提供重要保障,充分發揮出機械設備在施工中的作用,特別是針對于運輸設備、拌合設備以及碾壓設備等應開展全面的檢查,為設備配件齊全性提供重要保障,為瀝青路面施工順利進行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在實際施工過程之中應重視強化對機械設備的養護,確保設備性能始終保持在最佳的狀態,以免不必要的故障發生,推動機械設備工作質量與效率的提升,為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與效率提供重要保障。
(3)加強混合料的質量控制。在生產混合料的過程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當針對于進場使用的各項材料開展抽樣檢驗,從而保障原材料的質量合格。同時,應重視加強對混合料溫度的控制,特別是要重視強化對出場溫度的控制。其中,在控制出場溫度的過程之中,應著手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瀝青混合料級配的穩定性;二是集料的干濕性;三是出場溫度等。與此同時,應加強對瀝青含量的控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加強對質量的控制。比如,確保瀝青拌合料計量系統的穩定性。同時,應確保混合料取樣的均勻性,并保證設定溫度的恒定性。與此同時,相關工作人員應加大觀測的力度,實時的掌握關于瀝青含量變化的情況,針對于出現的異常狀況,應相應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為混合料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為公路工程施工順利進行奠定堅實基礎。
(4)檢測與評定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之中另一項重要工作是加強對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評定與檢測,該項工作對于提升路面工程的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檢測內容主要包括:一是瀝青混合料的溫度;二是原材料;三是瀝青面層等。通過加強對原材料的檢測,有利于保證原材料的質量,以免施工現場內混入不合格的材料,從而為混合料的拌合、碾壓以及壓實質量提供重要保障。通過開展瀝青面層的檢測,有助于及時發現路面存在的質量問題,采取動態方式強化對施工的管理,全面的分析檢測數據,并采取有效措施以處理好質量不合格的路面,從而為路面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此外,通過開展質量評定,從而為對瀝青路面施工質量做出評定提供重要依據。為此,相關工作人員應切實做好自身的工作,嚴格的按照相關規定開展科學評定工作,建立健全評定規章制度與標準,為日常的評定工作提供重要指導,從整體上保障公路工程瀝青路面的質量。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公路工程之中瀝青路面屬于一種常見的路面形式,相關工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之中應重視采取有效的施工技術,并應用科學的質量控制措施以強化對施工質量的控制,從而保障公路工程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同時,應重視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施工隊伍,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并在實踐中做好經驗總結與積累,確保充分發揮出施工技術的作用,保障公路工程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為交通運輸與人們出行安全性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峰娟.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策略[J].交通標準化,2014,42(8):39-41.
[2]卜宗.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及其質量控制研究[J].交通世界(建養.機械)2015,31(Z1):118-119.
[3]孔啟忠.公路工程瀝青路面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分析[J].廣東建材,2015(05):30-31.
作者:江金龍 單位:福建路橋建設有限公司
第三篇: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施工技術
摘要:在路面改造施工中,加鋪瀝青混凝土層的施工方法極為常見。通過“白+黑”施工,可全面提升道路使用性能,提升行車安全性、舒適性,增強路基承載力,延長道路工程使用年限。為此,本文結合具體案例,對原有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路面改造施工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技術應用;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
1工程案例
某公路刷黑改造工程走向為從南到北,該工程總長度為0.658km。20m為其路幅寬度, 10m為車行道寬度。目前原路面為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后道路平面和現狀線路擬合,縱斷面則為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二層式瀝青混凝土。
2原有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分析
在混凝土路面改造施工前,需先做好現有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作業,只有這樣才能將其作用充分展現出來。具體措施如下:
(1)灌縫。通過新型改性瀝青材料進行原有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灌縫施工,防止水向基層內流入,進而達到基層強度、穩定性全面提高的目的。該瀝青材料使用過程中,需利用混凝土路面嵌縫機進行加熱施工,規定其溫度滿足300℃需求,之后將改性瀝青向接縫內注入。在高溫作用下,該瀝青材料穩定性較高,這才能和接縫施工規定相符。
(2)修補破碎嚴重板。如水泥混凝土板破損嚴重,需通過挖補方法進行板體更換。破碎板向指定位置運送,且清理干凈該基層。選取15#貧混凝土進行松散基層補修,保證具有平整的基層表面,橫坡坡度也滿足于設計要求,之后重新澆筑30#混凝土板。
(3)修補普通斷板。當板塊斷裂程度較小時,施工可選取裂縫開槽注膠方法。裂縫位置要求通過開槽機進行工作槽切割,該工作槽具有1cm深、寬為2cm,且將工作槽內雜物徹底清理出來。之后通過補縫器將補縫膠添加到工作槽,以此達到裂縫粘黏功能。
(4)脫空板塊施工。脫空板塊施工一般都會選取板底壓漿的方法,其工作機理為在灰漿泵壓力作用下,通過預設孔洞將水泥漿液直接壓入板內,以此達到基層穩定性提高的目的。
3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施工技術應用
3.1施工準備
板塊破除后,需及時清理干凈下層不良基礎,如松散、空洞等。基層恢復時可選取C20混凝土(18cm)。隨后通過人工方式向設計高程進行清底施工,在其厚度符合施工規定后即可進行混凝土施工。同時,攤鋪施工前,應確保具有濕潤的基層表面,避免基層將混凝土底部水分帶走,產生細微裂縫。
3.2測量放樣
因本工程改造后,相比原路面,其道路寬度、邊線等都存有極大差異,因此需再次做好測量放線工作。放出中心線、邊線后,需局部調整邊線,禁止施工擾民。道路測量精度應與施工設計要求相符。同時,按照以往工作經驗,測量斷面間距為20m,各個斷面需進行2個邊線、一個中線三個點的測設,標高測設需與設計要求相符。
3.3攪拌和運輸
碎石—水泥—砂為施工上料順序,要求合理控制攪拌設備配料計量允許偏差,如水泥需控制在-1%到+1%之間;砂需控制在-2%到+2%之間;碎石需控制在-2%到+2%之間;水需控制在-1%到+1%之間。同時嚴格遵循配合比規定在試拌之后進行混凝土最佳攪拌時間的準確確定,要求在80到120s之間控制各盤最高攪拌時間。隨后選取運輸車輛,將混凝土運送到施工現場,與攪拌、攤鋪能力相比,運輸能力應多出一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施工具有連續性。
3.4模板安裝
因此工程需破除大量原有破損混凝土面板并進行更換。如側模寬度為一塊板,則可選取原混凝土板邊當做側模;如寬度為2塊板或在4m以上,其側模可選取高度為20cm槽鋼。要求模板具有良好平整度,根據路拱橫坡進行模板標高的確定。且緊密連接各個模板,2mm以內控制縫寬。安裝側模前,需嚴格按照彈線位置,選取直徑14mm的短鋼筋在2側主筋上焊接。完成側模安裝作業后,需進行臨時支撐加設,封模前,根據施工規定,在主筋、箍筋等位置電焊所有預埋件、插筋,避免預埋件位置出現任何錯誤。攤鋪混合料前,需全面檢查模板安裝質量,確保無誤后即可進行澆筑混凝土施工,且將廢機油、脫模劑等涂抹到混合料接觸面,為后期脫模提供便利。
3.5面層攤鋪及振搗施工
混合料通過自卸汽車向施工場地運送,混凝土倒卸到指定位置,隨后通過人工結合機械的方式,進行找平、填補施工。嚴禁出現拋灑問題,避免混合料離析。攤鋪施工中,還需對混凝土振搗后出現的沉降量進行充分考慮。如邊角等位置機械施工不便,可通過人工方式進行施工,最大限度降低麻面等問題產生的機率。振搗施工可選取多種振搗工具相互配合的方法,如平板振搗器、插入振搗等。振搗施工時需通過人工方式進行找平,且對模板變化情況進行實時監測,避免出現下沉、變形、松動等問題。一般情況下,可分3次進行振搗施工,要求先選取插入振動器進行施工,以混合料不再下沉、砂漿上泛作為混合料所有位置振搗的時間,應避免漏振、超振等問題的出現。隨后由模板內選取平板振搗器順著縱邊進行振搗壓平施工。該施工過程中隨著振動梁的移動多余混合物將被刮除,而凹陷位置需及時進行填補,與其他位置相比,邊角需加大振搗力度。此后,在側模兩端設置無縫鋼管(150mm直徑),順著縱向進行1遍滾壓,要求在分縫位置停止攤鋪施工,避免出現接茬現象。
3.6接縫施工
通常情況下,橫向接縫不采取斜接縫施工法,可采用的施工方法為垂直平接縫。需粘結好平接縫,在壓實度滿足設計要求后,需利用切縫機切平其接頭,且灑布粘層油。通過壓路機進行橫向接縫施工,可在壓實后面層進行施工,要求有效控制壓路機與新鋪面層間的距離,一般為15cm,要求所有新鋪位置壓實度滿足設計規定值。除此之外,擋板可設置于縱向冷接縫位置,并將冷接縫預設到車道標線部位。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快速提升,交通運輸行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人們不斷提高的生活質量對交通運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國基礎設施中,作為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了我國城市化建設進程和經濟發展。而驟然增加的車輛和不斷加重的交通載荷使傳統公路無法滿足交通運輸的需求,各地區加大力度進行公路改造,通過路面改造施工可使其滿足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李登科,張瑞平.市政砼路面改造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工藝[J].科技致富向導,2012(09).
作者:王敏;田漢明 單位:新鄭市公路管理局
第四篇:公路橋梁施工技術改進措施
摘要: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的廣泛開展,公路橋梁建設水平在也有了很大提升。但是,就當前我國公路橋梁施工的實際情況而言,在施工技術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之處,要想進一步提升公路橋梁建設的水平,這些不足之處必須加以改進。鑒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公路橋梁施工建設過程中技術方面體現的不足,然后針對性地提出了改進措施,希望能夠對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公路橋梁;施工技術;不足和改進
1公路橋梁施工技術體現的不足之處
1.1公路橋梁施工技術難以保證
工程質量由于在建筑市場上充斥著各種建筑材料,再加上公路橋梁施工單位在進行施工過程中使用到不同的施工技術,使得公路橋梁的工程建設無法在質量上達到有關標準,從而導致公路橋梁的使用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縱觀我國的道路交通建設,因為建設過程中應用到的技術存在不足,直接導致了道路質量不過關,多數道路在修建不久后,容易出現坑洼、損壞、表層脫落等現象,直接減少了道路的使用壽命。
1.2公路橋梁施工建設的難度不斷加大
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促進了交通運輸事業不斷繁榮。為了能促進偏遠地區的經濟發展,就必須通過交通建設加以帶動。然而,這些偏遠地區通常都處在山區,地勢地形復雜,修建起來難度較大,現有的施工技術在某些方面難以滿足如此高難度公路橋梁施工的要求。以西南地區的公路橋梁建設為例,山地、河流眾多,地勢陡峭,在進行公路橋梁的建設過程中,經常需要修建高墩橋梁,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另外,工程量大、工期短施工特點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路橋梁施工的難度。
1.3公路橋梁的整體承載力較低,使用壽命不長
上文提到,隨著交通運輸業的不斷發展,各地區的交通運輸量呈現翻倍式增長趨勢,各種大型運輸車越來越常見,單車的重量隨之提升,經常會出現超載的現象。尤其在一些運輸繁忙的交通地段中,超載、不合理運輸現象更加常見,這就直接導致了公路橋梁的使用壽命縮短。以湖南某地區的橋梁建設為例,在建成2年之后,因為運輸量大,橋梁已經出現了明顯地鋼筋生銹、混凝土表層脫落的現象,再加上在建設過程中技術應用的不合理,橋梁的使用壽命極大縮短。
1.4公路橋梁施工檢驗技術水平不足
公路橋梁的施工建設,質量安全是關鍵,而如何對質量安全進行判斷,檢驗技術成了關鍵。但是,縱觀我國的公路橋梁檢驗技術可以發現,同美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這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具體的表現上,很多時候在對公路橋梁進行檢驗的時候,僅僅局限于路面硬度的檢驗,在其他方面的檢驗上嚴重缺乏。另外,檢驗的過程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進而造成檢檢驗結果無法達到相關標準。
2如何對公路橋梁施工技術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進
2.1引進先進技術,提升建設質量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社會,信息技術的出現為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注入了全新動力。公路橋梁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應用。在現實操作中,可以從以下個方面出發。第一,建筑企業在施工監管中實現信息化管理,不斷提升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技術含量。第二,全面建立網絡信息共享平臺,從而加快信息的傳播速度,為公路橋梁的施工建設提供信息支撐。第三,公路橋梁的施工單位一定要提升信息的處理效率,消除信息傳遞的阻礙,確保信息傳播的暢通。就東鄉至昌傅高速公路贛江特大橋而言,全長2156米,跨越G105國道和贛江兩側大堤,此橋180米大跨徑懸灌梁被譽為“江西第一跨”,在該合同段鋼筋加工廠、混凝土拌合站集料倉及控制室都設有24小時無間斷攝像系統,有效的保證了問題出現及時糾偏,降低了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和安全風險。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最長跨距325米,橋下凈空47米,南起寧波市慈溪,北抵嘉興市海鹽,是第一座橫跨與杭州灣上的跨海大橋,無論是長度還輸跨度都在我國的橋梁建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在橋梁假設過程中,能夠對建設過程進行合理調度,保證工程建設高質量完成。
2.2加大試驗檢測力度
用數據指導施工質量為了避免橋梁施工過程中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加大試驗檢測力度在施工過程中加強監管,用試驗數據指導后續施工,變的尤為重要。鋼筋進場前按不同鋼種、等級、規格及生產廠家分批抽取試樣進行力學性能試驗,挑選出符合國家標準、合格方可。鋼筋進場時管理方需組織監理方、施工方等多方全程監督及時對鋼筋原材的取樣,進行拉伸、冷彎等力學試驗,對試驗后數據及時處理落實,保證檢測結果的客觀性。鋼筋進場后妥善儲存,加工過程中防止銹蝕、污染及變形。在混凝土澆筑前對鋼筋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將原材料使用的質量隱患降至最低。
2.3解決公路橋梁運輸中的超載現象
超載問題是困擾公路橋梁工程施工技術的難題之一,解決過程難度非常大。但是,公路橋梁的超載會造成嚴重后果,不僅會導致工程自身使用壽命的縮短,還會威脅交通運輸事業的安全。所以,在進行公路橋梁建設的時候,設計人員一定要充分考慮超載現象出現時工程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若發現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有關人員一定要及時進行維修,必要時進行加固。此外,還可以通過宣傳手段,向人們傳遞超載的危害。通過種種手段,確保公路橋梁使用壽命的延長。
2.4大力進行技術創新,樹立新的施工理念
公路橋梁建設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創新理念的融入,離開了技術創新,公路橋梁施工水平的提升也就無從談起。所以,在實際的公路橋梁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必須根據施工中技術應用的表現進行研究,通過技術研討,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法,解決施工難題。與此同時,施工單位可以充分結合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施工建設當中,如信息仿真技術,信息仿真技術的有效利用,能夠對各項工程參數進行模擬,比較出預期的效果,從而為公路橋梁的建設提供參考依據。此外,公路橋梁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優化建模技術也是一種很好的創新方式。
2.5加大公路橋梁施工過渡階段施工技術的管理力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橋頭跳車現象經常出現,而跳車的部位正處過渡階段,這種情況的出現,主要是因為過渡階段施工技術不合理應用導致的,進而導致過渡階段的結構出現變形。所以,在實際的公路橋梁施工建設過程當中,施工單位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必須注重過渡階段的施工技術管理。首先,解決好軟土地基的問題,選擇合適方法防止地面不均勻沉降;其次,根據實際情況將過渡階段工期提前,為沉降騰出時間;再有,在臺背逐層回填、鋪設土工格柵并壓實后使用擠密碎石樁進行補強加固處理,嚴格控制工后沉降。
2.6加強對有關人員的培訓
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是公路橋梁建設的直接參與者,對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提高其業務水平,其實質是提升公路橋梁的建設水平。另外,公路橋梁在施工過程中不能隨意變更,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執行,建立設計技術變更和技術核定制度,加強施工過程中的監理。
3結語
總而言之,公路橋梁的建設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施工技術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工程質量的高低。所以,公路橋梁施工單位一定要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積極借鑒國外先進技術,改進施工過程中在技術方面體現的不足。只有施工技術水平提高了,我國的公路橋梁建設水平和質量才能提升,我國公路橋梁建設的影響力才會擴大,從而使我國在世界公路橋梁建設史上占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袁野,金斌,金永生,等.論公路橋梁施工技術的不足及改進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3(18):186.
[2]葛振才.解析公路橋梁施工技術的不足及改進措施[J].山西建筑,2013(12):154-155.
[3]王愛峰.公路橋梁施工技術的不足及改進措施研究[J].居業,2015(08):91-92.
[4]陳遠軍.分析公路橋梁施工技術的不足及改進措施[J].江西建材,2015(08):148.
[5]粟永雄.淺談公路橋梁施工技術的不足及改進措施[J].建筑安全,2015(05):29-30.
作者:刁文敏;周少成;劉辰 單位: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撫州管理中心
第五篇:道路橋梁施工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術
摘要:道路橋梁是當代社會發展中必不可少的條件,道路橋梁是交通事業中的重要樞紐,其施工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交通的質量,其中防水問題是建設橋梁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如果道路橋梁沒有做好防水工作,會很大程度上影響道路橋梁的使用年限。因此,在道路橋梁的建設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施工技術和原材料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也要著重注意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關鍵詞:道路橋梁;施工;防水
為了緩解我國交通道路的壓力,每年都會新建許多道路和橋梁,這也是我國實現城市化的必然選擇。但是,我國的道路橋梁在滿足人們出行需求的同時,還會存著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就目前而言,我國道路橋梁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從出現的問題中,我們不難發現,道路橋梁工程出現問題大多數都是與道路橋梁的防水路基面有關。因此,我們在進行道路橋梁養護的過程中,需要加強對防水路面的監督,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以保證人們正常出行的需求。
1道路橋梁防水路基面出現問題的原因
道路橋梁建設的工程比較龐大和復雜,而影響防水路基面的因素外界因素又比較多,影響的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在進行治理的過程中,如果處理不好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導致這種問題重復發生,也會對整體的質量留下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在對道路橋梁防水路基面進行治理的過程中,要“對癥下藥”。
(1)設計原因導致道路橋梁防水路基面受損。在道路橋梁設計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防水問題,這主要是由于設計師缺乏經驗導致的,這也使道路橋梁的防水工程在結構設計上就出現缺陷,這種結構上的缺陷,容易造成道路橋梁在冷熱天氣和負載超標的情況下,出現裂紋,甚至有可能裂開,進而出現道路橋梁路基面嚴重滲漏的情況,這種情況不僅會嚴重影響道路橋梁防水路基面的功能,同時還會影響其使用壽命。
(2)材料的原因導致道路橋梁防水路基面受損。不論是什么工程,材料都是影響其質量的重要因素,當然道路橋梁項目同樣也不例外。比如,在施工材料的采購過程中,由于監管不力,會把比較次的材料當成好的材料進行使用,或者是施工中的材料沒有添加必須的防滲材料,還有原本就比較差的施工材料等都有可能造成整個道路橋梁發生滲漏的情況,這些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或者是阻礙了防水工程發揮其本身的作用,由于嚴重滲水,還有可能導致路面有縫隙或者是裂開,這就會導致道路橋梁的整體性能下降,減短道路橋梁的使用壽命。
(3)施工技術的原因導致道路橋梁受損。在道路橋梁的施工過程中,如果施工者的沒有按照標準的要求進行施工,就會出現道路橋梁防水路基面不平整,不牢固等問題,同時還會有道路橋梁防水路基面防水涂層不規范,有混凝土的部位拉毛處理的到位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導致道路橋梁防水路基面不達標,外界一些不確定因素也會導致防水層的性能下降,從而導致路面受損。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問題會越來越明顯,如果處理的不及時,還會影響道路橋梁的質量和使用年限。
2道路橋梁防水基路面的處理技術
2.1對道路橋梁防水路基面進行科學合理地設計
設計工程是道路橋梁建設階段的開始,因此合理的、科學的設計方案是道路橋梁工程的關鍵,也是整體工程質量的保障,想要道路橋梁在施工的過程中質量得到保障,就必須要做好前期的設計工作。首先,我們要足夠了解施工現場的自然環境,并收集好相關數據,為設計人員提供數據支持;第二點,要借鑒和學習國外的成功經驗,結合要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第三點,找一個經驗豐富、專業水平夠高的設計人員進行設計,這樣就可以避免因為缺乏設計經驗而導致設計不合理的情況。
2.2嚴格把控防水材料的質量關道
路橋梁防水路基面施工材料也是保障工程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抓建筑材料的質量關]。首先,我們在進行材料選擇的過程中,我們要進行多方位考慮,對于供貨商的選擇,要選擇信譽度比較高的,質量比較好的施工材料;其次,我們還要對施工材料進行檢驗,經驗的結果要具有科學性,只有把握好材料的來源、材料本身,這樣才能做到雙重保險,使施工的材料得到真正的保證。最后,在施工的防水材料的選擇上,我們應該選擇那些性能最好的,有的粘性以及防水性都比較高的產品,在符合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最好還能保證成本低廉,這樣就可以實現經濟利益最大化,同時也可以實現提高路基面的防水性能。
2.3提高道路橋梁防水路基面施工的規范性
只有在規范的條件下進行道路橋梁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才能取得更好地效果。在施工的過程中,施工的人員必須要按照進行操作,這個時候工程的監督人員也要做好監管工作,我們必須要做到以下幾點:(1)在涉及到混凝土的工程部分,要在混凝土凝固的初期,借助一些機械的手段對其進行拉毛處理。在這個環節中,要特別注意的是,要在施工前對一些雜志和灰塵進行處理,這樣就可以提升混凝土表面的粗糙程度,進而增加其粘合性。另外,由于防水材料的種類比較多,對混凝土粗糙程度的要求也不一樣,這就需要施工人員根據使用說明進行調整,還需要根據個人的從業經驗等技術方法來保證施工的質量。(2)要注意的是,在道路橋梁施工的過程中,剛進行拉毛處理的混凝土路面是不能有車輛通過的,如果非有要從此處經過過的緊急情況,那么就要提前做好有效地保護措施,從而達到保護路面結構的目的。(3)保持路面平整以及保持路面清潔。這樣兩項工作是防水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兩項內容,也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手段。在施工前,我們要保證路面平整,如果有泥沙等雜質也需要進行清理,只有在帶路面干凈平整的時候才可以進行施工。(4)防水層噴涂施工環節,對其操作要進行嚴格控制。我們可以在防水涂料中適當增加一些活性成分,然后多次進行噴漆,要注意,每一次噴漆都要在前一次噴漆干實后才可以進行再一次噴漆。
3結束語
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道路橋梁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的質量關系到群眾的利益和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在道路橋梁的建設過程中,防水系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時也影響著道路橋梁的整體的使用年限。在現代的社會當中,人們對生活也有了新的要求,同時也是對道路橋梁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們在道路橋梁的施工中必須要對防水工作重視起來,并且在養護階段,也要加強對道路橋梁防水性能的檢查,從而保證道路橋梁可以長期地投入使用。
參考文獻
[1]陳政.淺談道路橋梁施工防水路基面的處理[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4(3).
[2]韓艦,程旭.淺談道路施工中防水路基面的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0):236.
[3]李海燕.淺談公路橋梁施工中防水路基面受損的成因及措施[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5).
[4]袁雅靜.淺談道路橋梁施工中防水路基路面的施工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11).
[5]姜文佳.淺談道路橋梁施工防水路基面的處理[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26):213.
作者:萬志卿 單位:江西山湖園林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第六篇:隧道瀝青路面攤鋪施工技術
摘要:隨著城市建設和施工技術的應用,很多隧道施工技術已經逐漸進步和完善,在隧道的路面攤鋪過程中,瀝青的施工應用至關重要。本文將針對隧道瀝青路面攤鋪施工技術特點,對隧道瀝青路面鋪設中出現的問題以及施工難度的探研,結合專業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總結隧道瀝青路面的攤鋪施工措施。
關鍵詞:隧道;瀝青路面攤鋪;施工
受到氣候、環境、施工工藝以及材料的影響,很多路段對瀝青的應用都不夠完善,同時也存在很多管理上的弊端和不足,對于不良施工中產生的氣體很多施工的組織,沒有做好優良的應用措施和施工規范,也沒有運用先進的施工技術對應有施工路段做詳細的排查和檢測。
1隧道瀝青路面施工中的現狀和問題
1.1瀝青路面的特點和優勢
在公路的建設中有,由于地形的原因很多路段都需要進行隧道挖掘和隧道地面鋪設。在隧道公路的建設中,瀝青路面的攤鋪技術是支撐隧道公路建設的重點技術工程。我國公路隧道大約90%上都是瀝青路面為主。目前逐漸向瀝青混凝土發展變化。瀝青路面有以下優勢:具有極強的彈性和黏性,符合力學應用功效,在施工過程中不需要很多縫隙處理和延展附加工序。收縮性好,能夠有效的縮短施工周期,盡快讓道路疏通。根據瀝青材質的特點,具有一定的粗糙度有利于路面的行車摩擦結構力學,在冰雪路面和濕滑天氣能夠有效的防止汽車的側滑和避免交通事故。瀝青的柔軟程度也有利于路面鋪設的平整度調整。
1.2隧道瀝青路面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和技術難點
隧道通常處于山地的中斷和內部,大部分隧道的沿線較長,受到地理環境的影響,通風條件較差,在隧道路面的施工過程中難以實現良好的散熱環境,由于瀝青在凝固的過程中需要適宜的通風環境,因此,隧道的內部中受到燃料的影響,會使隧道內部的溫度居高不下,難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1)在攪拌的瀝青材料混合過程中,通過空氣的氧化作用會產生一些有毒氣體,配合機械設備的運行過程,能夠產生的廢氣滯留在隧道當中,其中空氣的渾濁程度逐漸上升,嚴重影響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一定程度上會造成施工人員的窒息和呼吸系統疾病,嚴重影響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和施工進度的完成。對于瀝青施工質量的控制,很多路段和隧道的結構和地理位置都會對瀝青的粘合度和固化過程造成一定的影響。施工人員在此期間,經常會對施工攤鋪的缺陷查實不嚴,難以保證碾壓和修補的正常進展。
(2)隧道內部的截斷面積不是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很多施工單位的應用設備較多,隧道內部的光線照明條件不足,難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和安全設施的完善。沒有良好的照明環境,加之電力設置的配備不足,很容易在施工中發生故障性危險和施工滯后,很多情況下,施工的器械都應用于小范圍的照明設施,難以滿足施工進度的要求和進展。
(3)在隧道與隧道之間的施工能夠有效的路面施工寬度。存在很多變化,施工的應用也有相應的質量不均和技術差異,最終會影響隧道路面的施工質量和瀝青的沉淀效果。很多的施工環境惡劣,造成作業環境溫度過高,煙霧很多,噪音也相對較大,能見程度也相對較低,噪音也比較大,對施工的進程和技術應該產生一定的影響。有毒氣體、高溫、火災、機械傷害和交通事故。
2施工技術的應用措施和有效方案
2.1黏層施工要點
受到混凝土性質的對其進行布黏層鋪灑。在完成的路面結合鋪設過程中確保施工質量:(1)提前2~3d清除隧道內水泥混凝土面板上的雜物、塵土、水泥砂漿等,先用森林滅火機吹過,再用水車沖洗干凈,并將積水晾干。(2)黏層瀝青采用改性乳化瀝青噴灑,應均勻灑布,灑布量宜為0.4~0.5kg/m2,灑布中應嚴格控制灑布量并進行灑布量檢測。(3)澆灑黏層瀝青后,應認真檢查交通封閉情況,嚴禁通行,3d以后待面板處于干燥狀態方能進行混合料鋪筑,這樣做主要是在施工時可以減少運輸車輛對黏層瀝青的破壞。
2.2混合材料的運輸
材料的而運輸是非常重要的:(1)針對瀝青等混合材料的安置進行運輸車的合理運送,在隧道內實施合理的材料運輸,保持運輸的速度和車輛的交替疏通。(2)運輸中的車輛需要安裝反光條和保證車燈的完整和功能正常。(3)在隧道內加寬位置進行掉頭,防止頂碰格板。(4)車輛和行走的距離不得小于1.5m。行駛速度不能超過20km/h。保證交通安全。
2.3混合材料的碾壓
進行合理的碾壓技術施工,在攤鋪機的后部記性雙鋼輪壓路機和輪胎壓路一次碾壓長度一般在30~50m。進行穩壓處理,壓之無輪跡為止。沿路及碾壓要重疊1/2倫寬進行壓路機平穩的操作。初次碾壓瀝青混合料的溫度不得低于150℃。普通瀝青材料不得低于130℃。改性瀝青混合料不得低于90℃。碾壓機的行駛速度不得低于1.5~1.7km/h間隔不得小于3m。
2.4優化隧道內部的通風
在隧道施工的過程中,受到地形的影響很多隧道的長度很大,通風條件不夠完善,對瀝青的施工工藝非常不利,對于很多應用路段中出現的隧道內部溫度過高,應用水分散發不及時,造成施工瀝青的干燥程度不能按時達標,嚴重影響施工的質量的工程期限的進展。對于此種現象需要做到,對隧道內部的通風進行合理的對比,對于封口的通風量進行科學的對比和研究,然后科學的利用風量缺口中確定通風設備的功率類型。例如,指派隧道內部人員進行風量需求計算:Q1=QM=345m3/min。公式中,Q是每人每分鐘呼吸所需的空氣量,取3m3/min;m為同時工作人數,取100人;k為風量備用的系數,取1.15。按照稀釋內燃設備廢氣計算工作面的風量,在內燃機每千瓦廢氣稀釋的需要風量,獲取內燃機功率的工作系數。
2.5照明方案的具體應用
在隧道施工中配置高端發電設備,對電機的升級移動性能需要有一定的要求,為隧道內的施工設置正常的照明應用設備,對于很多專業人員來說隨機的鋪設和正常施工進度能夠需要很多應用照明在施工中進行優良的技術整改。在兩側和路接石銜處進行排水溝位蓋板設定。給壓路機提供有效的技術施工條件和照明終端。并且安排專業人員進行合理的技術照明指導和監督。
2.6安全技術應用
(1)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合格的上崗檢查和技術指標檢測。并且需要對每個人的防毒設備和作業安全裝配進行合理的技術性支持和引導。完成標準的專業化作業。現場的食物和材料供給也應該需要安全的技術性支持。
(2)隧道內部的作業流水中,嚴禁施工人員吸煙和明火使用。由于隧道內部的通風條件差,不能保證空氣的新鮮程度,很多區段存在很多有害的氣體和易燃氣體,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對人員的明火使用予以堅決杜絕。
(3)指派專業人員進行專業的道路現場交通指導和引用,對隧道的應用方位和疏通效果進行合理的支配,防治其他污染源和不良環境因素的影響。限制車輛和設備的行駛速度,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
(4)在攤鋪機前部設置專人的指揮疏散無關人員,保證混凝土瀝青的正常凝固時間和施工鋪設工藝。在關鍵地域設置嚴禁人員進入,保證施工的安全性和施工效率。
3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專業的技術理論,通過很多技術應用手段和實踐數據統計,對隧道瀝青路面攤鋪施工技術進行了有效的研究和技術性探討。整理了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和技術難點,總結了施工技術的應用方法和相關管理理念及手段。旨在,為專業技術施工提供有效正確的方法指導和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朱秀錦.瀝青路面施工攤鋪技術及質量控制分析[J].技術與市場,2015(11):61-62.
[2]李穩凊.淺談瀝青路面攤鋪及碾壓施工技術的控制策略[J].科技與企業,2015(15):149.
[3]張霄.探究瀝青路面攤鋪及碾壓施工技術的控制[J].江西建材,2015(09):156.
作者:張健 單位:福建省高速公路養護工程有限公司
第七篇:建筑工程整體地面施工技術探討
摘要: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幾大產業之一,建筑業可以說在整個經濟體系中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并且在其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技術內容也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在建筑工程中,整體地面的施工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會影響整個施工地面的好壞,同時還有可能會對整體的工程質量起到影響,所以在實際的工程施工中,一定要做好整體地面的施工技術,確保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在對建筑工程中的各項內容進行實際的調查后,本文通過對整體地面的施工技術展開詳述,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員起到一些參考的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整體地面;施工技術;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與建筑接觸最多的就是地面內容,它在整個建筑內容中,承擔著摩擦、沖洗和清掃的任務,因此,在建筑工程建設中,對地面的耐久性、堅固性和抗磨損等方面的性能,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在現代工程建設的施工中,由于水泥泥漿地面在施工中具有較為簡單的施工技術,其耐久性也十分的良好,并且建筑成本也相對低廉,所以在整體地面施工中,這是一項首選的技術。但是能夠影響到整體地面施工的問題依舊存在著不少,所以在實際的建設中,技術人員應該結合相關的問題,進行全面的解決,爭取能夠推動整個建筑行業的穩步發展。
1建筑工程整體地面施工現狀
在建筑工程中,整體地面這一類的施工類型包含了多種地面,例如像當下比較流行的水泥砂漿地面施工,這類地面在施工中,多是采用水泥、細骨料等材料來進行,具有施工簡便、造價低廉等方面的特點。但是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像材料的管理就比較混亂,缺乏合理的施工維護等,這些都可能會對整體地面的施工質量造成影響。所以,為了切實提高建筑工程整體地面的施工質量,技術人員必須要運用合理、科學的技術來進行施工,完善當前的施工問題,提高整體地面的施工水平。
2整體地面施工技術對組成材料的要求
作為建筑工程中的一項重要施工內容,為了切實保障整體地面的工程質量,對于其底面材料的要求也不容馬虎。在實際的調查中發現,整體地面施工材料的選擇,多是凝膠材料和細骨料,這兩種材料對工程混合料的穩定性、密度和強度,都有著較大的影響,在建設中,施工企業應對相關的建筑材料進行嚴格的審查,確保材料的使用質量。
2.1凝膠材料
水泥砂漿地面所選用的凝膠材料為水泥,首選的水泥材料則分為硅酸鹽水泥和鈹銅硅酸鹽水泥兩類,并且所選用的水泥強度,在正常情況下都不得小于32.5MPa。相比較其他類型的水泥來說,上面提到的這兩種水泥的性能,具有前期強度高、水化熱也比較高等一系列的優越性。如果在整體地面的施工中使用的是礦渣硅酸鹽水泥,那么所采用的水泥強度不能大于32.5MPa,并且在對其進行施工時,需要嚴格遵循相關的規范內容來進行,在后期還要加強對其的保養力度,這樣才能在施工中確保工程的質量內容能夠合乎標準。
2.2細骨料
在水泥砂漿面層的建設中,正常的情況下,多是采用砂,或者是粗砂作為細骨料,其中所含泥的總量,應小于百分之三。在對細砂進行拌制時,由于其級配比較差,所以拌制的過程中,應該相比較粗砂的強度,要調低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之間,如果其達不到施工標準,就很可能會導致混凝土的耐磨性下降,并且促使干縮性增大,這樣在后期的使用中,很可能會出現裂縫的情況,降低地面的使用壽命。
3整體地面施工技術的具體內容
在建筑工程中,對整體地面通常是水泥砂漿地面,其施工工藝主要包括基層處理、澆筑模板、涂抹面層、地面分縫技術等環節,接下來,文章將會對這些工藝流程進行逐項的探討與說明:
3.1基層處理
作為基礎工程里的一項重要內容,基層處理與水泥砂漿地面的強度和抗磨性都有著較大的關系,這項施工環節的具體操作步驟是,首先在施工位置上,填鋪適量的碎石,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碎石的體積要盡可能的接近,再將碎石壓實后,才能對地坪進行施工,這樣可以避免地坪因為反復荷載作用而產生裂紋;第二步則是利用混凝土來對面層進行澆筑,這是道關鍵的程序,在澆筑前,需要對實際的施工情況進行考察,不同區域的混凝土,也要采取不同的澆筑方法;澆筑好底層的混凝土后,還需要及時利用振搗棒來對其進行振搗,這樣可以使混凝土內部空氣,均勻的鋪設到地基上面。為了確保施工質量,要清理干凈地基上的雜物,確保施工環境的整潔,混凝土成形后,還可以對其表面進行磨平,利用鑿毛器可以滿足施工要求。在利用清水清洗掉地面表層的浮層后,方可展開下一道工序的作業。
3.2鋪設模板
由于地坪混凝土的澆筑和后期地坪的伸縮具有較大的關系,所以在處理地基的工序中,利用鋪設模板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水平。由于地面距離較長,只能憑借地面的平整度和地表的標高來進行模板的控制,所以要長向布置地坪模板;要嚴格控制地面標高,在對面層進行涂抹前,可以在施工區域內,彈出一條合適的水平基準線,同時,還可以在施工面層上,選取出一塊具有標志性的地塊來,以此為基準,標出縱橫向上的標筋;為了避免出現倒流水的事故,在施工中一定要找好坡度,并且在找坡的過程里,還要確保墻和地面的高度一致。
3.3地面分割技術
為了緩解整體底面混凝土施工時產生的內部壓力,同時將壓力合理的釋放出來,所以在施工中不妨采用地面分割技術,這樣可以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分割時間應該設定在混凝土完成澆筑后的48小時左右,當然,這也要根據施工所在地的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比如說施工地的環境溫度過高,那么不妨將分割時間適當的進行提前,因為當溫度過高時,如果不能及時分割的話,那么集中地面中央應力的部位就很可能出現裂縫,所以提前利用地面分割技術,釋放地面混凝土的應力,可以提高施工質量。在調查中發現,分割混凝土多是使用切割機來進行,把那些面積較大的混凝土,分割為6*6米的單元,關于裂縫的寬度,應該設定在5mm,裂縫深度則可以保持在30mm左右。
3.4設置分隔縫
在完成混凝土的澆筑后,當其強度滿足施工規范要求時,可以設置出相關的分隔縫,將混凝土表面分為若干個條狀的分塊。具體施工步驟為在長度范圍內,根據施工設計的要求,在混凝土的表面,切割出寬度在20mm左右的兩條半縫,隨后,再剔除半縫間的混凝土,利用砂漿等物質將其抹平。這種伸縮縫具有永久性,可以使混凝土在硬化的過程中,避免因溫度影響而出現裂縫的情況發生,有效起到了保護表面的作用。
3.5涂抹面層
在對面層進行涂抹前,需要利用清水,先將其清洗一遍,這樣可以使面層保持濕潤的裝填,為了確保面層的平整度,可以將混合料鋪到每根標筋之間,將其拍實;然后可以在上面涂抹一層混合料,利用鐵皮抹子可以呈現出細致的磨平效果來,當面層不會有水溢出時,可以結束涂抹工作,如果在結束后發現面層上仍舊殘留有水分,那么可以撒上適量的干水泥,吸走多余的水分。混凝土初凝之后,還可以在它上面再涂抹一層混凝土,能夠對面層起到保護的作用,之后,可以采用壓實、亞光的方法,來避免混凝土中出現起泡的情況,使整個表面平整光滑。
3.6分格、跳倉澆筑
在對整體地面澆筑混凝土時,需要采用分格、跳倉的方法來進行澆筑施工,在澆筑中需要對澆筑方向和澆筑寬度進行適當的控制,這些是決定混凝土質量的重要內容。在澆筑前,需要對整體地面進行分格,每個格的寬度可以設計在5米左右,同時還要利用企業縫接頭形式的縱向分格縫對已經分條塊的地面進行施工,這種整體地面很容易會出現裂縫,所以要借助分格縫的方法,將地面劃分為若干個小塊,降低約束體與被約束體間的制約,將混凝土內部形成的應力釋放出來,保障混凝土的澆筑質量。
3.7后期養護工作
在結束上述的這些施工工藝后,就會進入到相應的養護時期,根據相關內容的規定,養護時間一般應該控制在三十天左右。在常溫的狀態下,可以在面層上鋪設一層木屑、草席等物質,然后再對地面進行撒水養護,確保地面能夠在濕潤的狀態下進行硬化,同時,這樣的做法還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現裂縫和斷裂的情況。根據不同的季節內容,養護的時間也是不同的,例如在夏季,就需要在涂抹面層二十四個小時后進行養護工作,而冬季則需要在四十八個小時后進行,在過程中,也需要根據實際溫度情況,來設計出合理的養護時間。在養護過程中,需要在周圍設置警戒線,避免有人員在上面走動,直到強度達標后才可允許出入。
4結語
總而言之,作為一項基礎性的施工工程,為了確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施工人員需要將文章中涉及到的施工環節,落實到實處,并且在原材料的選擇上,還需要進行嚴格的把關,避免那些不符合建筑需求的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在建設后期做好養護工作,提高整體地面的施工質量。當然,工作人員還要開拓自身的視野,時刻關注技術上的進步,以及社會的發展趨勢,對整體地面的施工技術,進行多樣化的改革,優化施工制度,爭取為民眾提供高質量的建筑工程。
參考文獻:
[1]齊博.建筑工程中整體地面施工技術探討[J].科學家,2016(01):59+95.
[2]李智新.建筑工程整體地面施工技術要點探析[J].門窗,2014(01):106-107.
[3]侯麗霞.建筑工程中整體地面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25):258.
作者:姚詩雨 單位:福建理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