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路巖土工程缺陷與應對舉措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不良巖土工程對工程的影響與解決對策
1風積沙對工程的影響與解決對策
風積沙顆粒較細、沙粒均勻、級配不良、土質松散、無粘聚性、抗剪能力差,完成壓實后路基不能穩定,但眾多的試驗結果已證明風積沙又具有沉降小、沉降速度塊、水穩性好、受水和不利季節的影響小等特點,是交通部現行規范中一種允許的路基填料。風沙容易在路面堆積,對行車帶來安全隱患。風積沙影響路基壓實度和穩定性,其工程特性不僅直接影響公路路基路面的強度和穩定性,而且直接影響公路的技術性能和經濟指標。針對風積沙的特點及對工程的影響,提出以下處治措施:
(1)為保證路基壓實度和路基穩定,填方路段挖除表層0.8m松散沙層,壓實基底后鋪設聚炳烯編織布加固層(基地鋪設土工布),然后填筑路基,并采用流線型緩邊坡(1∶4)以利于路側風沙順利通過路基;挖方路段挖除路床范圍(0.8m)內的松散沙層,壓實基底后鋪設聚炳烯編織布加固層,然后回填合格填料。清除表層植物根系種植于路基兩側沙丘以保護環境。
(2)為能夠合理利用風積沙作為公路的鋪筑材料,以水泥為主要原料,并添加石灰、石膏、木鈣等制作風積沙固化劑。
(3)為避免風積沙上路,影響行車安全,對于沙漠地段半固定、流動沙丘路段,路基下風側和上風側各設置20m和50m寬蜂窩式塑料網方格沙障固沙,固定沙丘路段設3m寬積沙平臺。
(4)挖方路段設置3m寬積沙平臺,并將挖方邊坡放緩至1∶3甚至更緩。
2鹽堿沼澤對工程的影響與解決對策
鹽堿土是在氣候干旱、蒸發強烈、地勢低洼、含鹽地下潛水位高的條件下,土壤表層或土體中積聚過多的可溶性鹽類而形成的。鹽堿土中含鹽量在0.1%~0.2%以上,或者土壤膠體吸附一定數量的交換性鈉,堿化度在15%~20%以上。鹽堿沼澤路段地下水位高,春夏季節易形成沼澤,若處理不當,會出現過度的黏附性和迅速坍塌現象,強度降低并產生產生溶蝕現象。針對鹽堿沼澤的特點及對工程的影響,提出以下處治措施:
(1)在鹽堿土中摻加適量石灰,并在最佳含水量下拌勻壓實,使石灰與土發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學作用,從而使土的性質發生根本變化,使灰土路基達到抵御鹽堿病害的作用。
(2)外運非鹽堿土進行調換,路基采用砂礫填筑,兩側設置3m寬護坡道,并設置100×100cm梯形土質排鹽溝。
(3)采用人工或自然降水對土體進行長時間的沖刷來降低土體鹽漬化程度。
(4)為有效防止鹽分上滲,路床底面以下設置隔斷層,隔斷層材料采用復合土工膜(兩布一膜),土工膜上、下層面設置沙保護層,以防土工布被路基填料頂破。
鹽漬土對工程的影響與解決對策
公路工程中的鹽漬土一般指地表下1.0m深的土層內易溶鹽平均含量大于0.3%的土。鹽漬土對公路的影響,主要取決于鹽漬土所含易溶鹽類的成分、性質和鹽的總量,鹽類與水狀態的關系及所在地區自然條件對鹽漬土穩定性的影響。常見的病害有鹽脹、溶陷和腐蝕。鹽漬土浸水后鹽分溶解,強度消失很快,產生沉陷;當外界溫度繼續變化時,產生溶陷的土又隨之產生鹽脹,路基就在鹽脹和鹽溶反復交替作用下,引起不均勻沉陷或鼓起,從而使路基結構破壞。針對鹽漬土的特點及對工程的影響,提出以下處治措施:
(1)對于水位以上,孔隙比較大的低塑黏性土和砂土,采用強夯法。
(2)對于溶陷性較大且厚度不大的鹽漬土,采用換土法處理,用合格的路基填料填筑。路基坡腳3m外設置100×100cm梯形土質排鹽溝。
(3)適當提高路基,以減少進入路基上部的水分和鹽分,有效防止鹽脹。
(4)路面墊層底面設置隔水型土工布隔斷層,在土工布上下頂面各設置10cm和5cm中粗砂保護層,防止溶陷。
結語
本文依托工程實際,結合沿線勘測結果,根據風積沙、鹽堿沼澤、鹽漬土等不良地質的特點和對工程的影響,提出相應的處治措施。
(1)對于風積沙地段,常采用的處治措施為:路基土換填并鋪設加固層;對風積沙添加固化劑;在路基兩側設置塑料網方格固沙;在挖方路段設置積沙平臺。
(2)對于鹽堿沼澤地段,常采用的處治措施為:路基土摻加石灰,以抵御鹽堿病害作用;挖除鹽堿土,用非鹽堿土調換,用砂礫填筑路基;用水降低土體鹽漬化程度;路床底面以下設置隔斷層,防止鹽分上滲產生鹽脹。
(3)對于鹽漬土地段,常采用的處置措施為:對鹽漬土強夯或換填;提高路基標高,以減少進入路基上部的水分和鹽分,防止鹽脹;路面墊層底面設置土工布隔斷層,并在土工布上下頂面各設置10cm和5cm中粗砂保護層,防止溶陷。
作者:徐占慧趙新平單位: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測設計院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