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巖土工程探測項目中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巖土的測試成果分析
本次勘察對粘土層進行標準貫入、靜力觸探試驗并取土試樣進行室內試驗;對巖層采用鉆探并取巖試樣進行室內試驗;對部分鉆孔的含卵石粉質粘土層進行了N120超重型動力觸探原位測試。
1室內巖土試驗
本次勘察共取原狀土試樣28件、擾動樣13件、巖石樣27組做室內巖土試驗。試驗成果詳見《土工試驗報告》和《巖石試驗報告》。粘土、全風化泥巖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見表2,強風化泥巖和中等風化泥巖的主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統計見表1:
2標準貫入試驗
本次勘察采用標準貫入試驗對粘土層進行原位測試。
3N120重型動力觸探試驗
本次勘察對含卵石粘土層做了連續、系統的N120重型動力觸探試驗,試驗指標統計如表3。
4其他
(1)各地層的剪切波速。根據本次波速測試結果,各巖土層的剪切波建議值,場地的等效剪切波速在227~261m/s之間。
(2)土對建筑材料的腐蝕性評價。通過對2件土試樣的腐蝕性試驗結果表明,場地土對混凝土結構無腐蝕性,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無腐蝕性,對鋼結構具弱腐蝕性。
結語
根據該項目的地勘資料分析,其評價如下:
(1)根據區域地質資料及鉆探資料,擬建場地無斷裂通過,無不良地質作用,場地整體穩定,適宜建筑。
(2)粘土、含卵石粘土為中壓縮性土,工程特性良好,呈條帶狀分布,可為天然基礎持力層;全風化泥巖、強風化泥巖承載力較好,可為天然基礎持力層;中風化泥巖承載力好,為良好的天然基礎或樁基礎持力層。
(3)場地地震效應。成都市區所處的地殼為一穩定的核塊,區內斷裂的構造和地震活動較微弱,歷史上從未發生過強烈地震,從地殼穩定性來看為穩定區。根據成都市已有的地震地質研究成果及本次勘察查明的場地地層結構資料來綜合分析,擬建場地無斷裂通過,場地整體穩定,適宜建筑。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的規定,場地建筑為甲類建筑,場地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0g(g為重力加速度),抗震分組為第三組,設計特征周期為0.45S,場地卓越周期0.08~0.23。
作者:劉江波劉洪偉孫黎麗陸俊宇單位:中國有色金屬工業昆明勘察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