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儀器分析課程教學淺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改變教學模式,增強師生交流
《儀器分析》課程內容多,原理較抽象,儀器結構復雜,在課程教授的過程中可以借助多媒體,通過圖片、動畫、視頻等形式,形象地將課程所涉及的儀器、結構、原理等內容展示出來,給學生更多的表觀感受。但在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多是通過提問、課堂練習等形式進行師生間的交流,教師多是進行引導,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學習。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多是選擇被動地接受,師生間的交流缺乏動力。基于問題的學習(PBL)教學法亦即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法,是一種提出問題,并以學生為中心,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夠體現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而實現這種教學模式,在本校,對現階段的《儀器分析》授課相對轉變幅度較大,教師要相應轉變教學的方式、方法和手段,這無疑跨度較大;并且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需要準備的材料較多,反而會增加學生的負擔。而為實現以從“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從“傳授模式”向“學習模式”的轉變,本校也同樣在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上作了相應的改進。如在對預防檢驗專業學生的教學時,在電化學基礎這一章的講授過程中,采用學生先自行搜集資料,并將整章內容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都由1名學生通過多媒體進行講授,最后再組織進行討論。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則需要把握好節奏和時間,調整學生講授內容,避免偏題、跑題等現象,教師更像一個宏觀調控者,而學生則是主角。又如在藥學班的課程講授過程中,對于毛細管電泳這一章的學習,先是將其劃分為幾個問題,而后針對這些問題,通過學生的分組討論進行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已經開始轉變教學方式和方法,并依據學生實際情況和課程特點,在授課時增加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元素,增強了師生間的交流,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上獲得全面提升。
2重視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自主能力
《儀器分析》實驗是理論教學在實踐中體現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實驗可以鍛煉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實驗教學,任務不在“教”,而在“學”,即要讓“教師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轉變為“學生自己去發現和學習知識”,從“教、授”向“學、創”進行轉變。在進行實驗教學時,本校主要選擇了驗證性、綜合性、設計性3種性質的實驗來供學生實驗,通過驗證性實驗,理解、掌握儀器分析的基本原理;通過綜合性實驗,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通過設計性實驗,考查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常在理論課教學開展一段時間后,開放實驗室供學生參觀學習,目的在于讓學生對所學儀器有一個直接的感觀認識,了解儀器的一些基本結構、性能,這樣在理論課的講授中就更加便于理解。一般實驗教學大體都是實行“實驗預習-課堂實驗-課后完成報告-教師評閱”的模式,仍然是“教、授”的模式,因此如何向“學、創”轉變呢?在實驗課授課時,由于需要鍛煉操作能力,因此,培養學生自主能力是主要目的,過多的討論反而會影響教學效果。在實驗時可以采用問題引導的方式,由學生針對問題進行相應講解。如:“生物緩沖溶液的配制及pH值的測定和調校”這一實驗為設計性實驗,在實驗前需要學生查閱生物緩沖液配制方面和pH計使用相關的資料,擬定相應的實驗方案,而后由教師評閱后,提出修改意見,最后根據學生設計出的實驗方案,安排實驗、準備材料。在實驗授課時,則可由學生親自闡述自己設計的方案,講明需要注意的地方,同組的學生可以相互討論,而后由授課教師講評,再根據學生方案開展實驗。整個過程中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通過這種模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鍛煉了學生的操作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儀器分析》是一門不斷發展的科學,隨著時代的進步,分析儀器不斷更新換代,性能、效能越來越高,但其基本原理是不變的,儀器的基本結構也不會發生變化。學習這門課程就是要掌握其不變的環節,用發展的、創新的眼光去看待儀器的更新。就醫學院校的學生而言,學習好這門課程對于以后的專業學習以及實踐都有很大的幫助,而如何教授好這門課程,提高教學質量則是重中之重。在面向醫學類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本校已逐步開展了以“提高學生學習質量,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上全面提升”為目的的教學改革,將以“教”為中心向“學”為中心逐步轉變,對部分課程教學進行重新設計。對教師而言,需要密切關注儀器分析的發展方向和科研動態,補充能量,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對學生而言,要逐漸適應角色轉變,在教師的引導下,開闊知識視野,掌握學科知識。
3總結
總之,教師們需要逐步轉變教學思想和觀念,逐步轉變教學方法、手段,利用現在所掌握的資源,在教學改革中逐步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授課質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作者:曹文軒張夢軍張惠靜單位:第三軍醫大學藥學院藥物分析與分析化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