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專業特色不突出雖然儀器分析所涉及的儀器設備種類很多,包括光譜類、色譜類和前處理設備等,但是不同的專業所涉及的儀器設備不盡相同。當前專門從事儀器分析的老師較少,無法針對不同專業的特色設置不同的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泛而不精。
1.2硬件資源不充足環境監測儀器價格較為昂貴,同類儀器數量少,而且儀器維護成本高,實驗設置不可能像其他基礎實驗一樣,一人一組或者兩人一組,通常都是由老師進行實際操作,學生在旁觀察學習,無法真正學到實際應用的本領。
1.3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不貫通目前,大部分院校儀器分析的理論課和實驗課老師是分開教學的,理論課老師不清楚實驗課老師制定了哪些實驗內容,實驗課老師也不了解理論課老師講了哪些知識點,他們之間缺乏良好的溝通,導致了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經常處于迷茫的狀態,只知道按著指定的實驗步驟完成,卻不清楚為什么要這么做,很難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進行融會貫通,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2儀器分析實驗教學改革與探索
2.1有機結合驗證性實驗和研究性實驗,豐富教學模式驗證性實驗以基本技能訓練為主,通過驗證性實驗,能讓學生了解實驗的原理和方法,學習各種基本的操作知識,如稱量藥品、配置溶液等。在此基礎上,增加研究性實驗,學生可以根據實驗目的和要求,結合驗證性實驗的經驗,設計出合理的實驗流程,操作相關的儀器設備,從試劑配置、儀器校準、樣品前處理、分析方法建立、樣品分析到數據處理,親自完成整個實驗過程,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總結。驗證性實驗和研究性實驗的相互結合,可以有效的引導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這種方式寓教于學,不但改變了刻板、枯燥的教學模式,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了綜合技能水平。
2.2將理論課堂直接搬到實驗室,創新實體化教學儀器分析課程的重點在于如何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理論知識的時候,無論如何講,學生都會感到抽象乏味,難以想象理解。但是,如果把課堂直接搬到實驗室現場,老師對著相應的儀器講解方法原理、儀器構造和部件功能,并進行一定的演示操作,這樣學生對所學儀器設備就有個感性的認識。這種將知識點從虛擬化轉變為實體化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可以更好理解儀器分析知識,而且還為實驗課程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合理整合教師資源,實施交叉教學若無法滿足理論課老師和實驗課老師為同一個教師任職的情況下,為了增強教學效果,理論課老師可根據實驗內容提前講解相關知識點,而實驗課老師則根據理論課的進度,開展相關實驗,促進他們之間的相互溝通,相輔相成,鞏固并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除此之外,由于儀器分析的特殊性,每臺大型儀器基本上都有專職的老師進行使用和管理,所以實驗課的授課老師可以不是唯一的,可以針對不同的儀器分析課程,聘請相應的老師進行講授。這些老師作為儀器的負責人,長期進行儀器分析和管理工作,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實際應用知識和經驗。
2.4優化實驗內容,突出環境專業特色根據環境專業的方向和特色,實驗內容的制定可以盡可能貼近現有的環境熱點問題,并選用國家或者行業標準中常用的監測分析方法,實驗中所涉及的樣品均從真實環境中采集。如原子吸收光譜法檢測水或者土壤中的金屬元素含量;氣相色譜法檢測飲用水中消毒副產物的含量;離子色譜法檢測山泉水中的氟化物等。采用這樣的選題作為環境類專業學生的實驗內容,不僅符合環境類專業的人才培養需求,而且通過參與貼近實際的環境監測過程,大大提到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培養了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日后的環境保護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實踐基礎。
2.5分組練習,以項目課題為導向擇優培養針對儀器資源短缺的問題,可針對不同的儀器設備制定不同的練習模式。對于數量多、操作簡單且分析時間較短的儀器,可將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對于數量少、操作復雜且分析時間較長的儀器,實驗過程中可由老師進行演示操作,有興趣的同學提前報名,擇優進行實際操作練習;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參加創新創業、挑戰杯等項目,或者參加老師的科研課題,由指導老師進行小組培訓,進一步學習并掌握相關儀器的應用。
3結語
儀器分析實驗課程,不僅是對理論知識加以鞏固和提高的過程,同時也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本文通過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的積累經驗,不斷的探索研究,創新實體化教學方式,采用驗證性教學和研究性教學雙重模式,有效整合軟硬件資源,制定有專業特色的實驗內容,豐富實驗教學方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系統的理論知識基礎,提高了學生的實驗技能,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養,使他們成為適合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大大增強了其就業競爭力。
作者:丘露 劉敏超 單位:五邑大學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