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梯風險評判與防范舉措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電梯作為大型特種機電設備有著其特殊性,它不是整機出廠而是需要在現場進行安裝、調試。從設計、銷售、運輸、安裝、維護等各個環節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它貫穿于各個環節。因此電梯風險評估過程要從電梯的安全要求出發,進行風險情節與風險源的識別;依據電梯的不同階段劃分為不同的評估單元,可分為設計制造評估、安裝調試評估、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評估等幾個大的單元。
每個大的單元根據國家規范和相關標準分別包含不同的內容;設計制造評估單元主要依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電梯制造與安裝安全規范》(GB7588-2003)、《電梯技術條件》(GB/T10058-2009)、《電梯試驗方法》(GB/T10059-2009)等國家規范,參考世界發達國家現行的標準,對企業的資質、技術水平、管理能力等進行理論分析;安裝調試評估單元主要依據《電梯安裝驗收規范》(GB/T10060-2011)、《電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10-2002)等國家規范,進行風險分析;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評估單元依據《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TSGT7001-2009)、《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TSGT5001-2009)、《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維修規范》(GB/T18775-2009)、《提高在用電梯安全性的規范》(GB24804-2009)等國家規范,分別進行曳引能力評估、制動能力評估、限速器一安全鉗可靠性評估、電梯控制系統評估、轎層門與層站評估、主要零部件與安全裝置評估、能耗評估、運行性能評估等;其目的就是對電梯運行系統中存在的危險因素進行辨識和分析。尋找與事故發生有關的原因、條件和規律,由此可辨識出電梯各個環節中導致事故發生的有關危險源;當條件發生變化時應重新進行評估。
風險響應策略
風險響應是對預測可能發生的風險采取的策略,常用的對策包括風險規避、減輕、自留、轉移、投保等,要有完善的風險管理計劃。計劃一般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管理目標(2)管理范圍(3)管理方法及依據(4)風險等級(5)管理職責及權限(6)風險跟蹤(7)資源預算。針對電梯行業來講,掌握好國家的政策和行業動態,運用新技術、新標準,本著節能、環保、安全、降低電梯成本,在研發設計時期,要搞好市場調研,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的需求;在運輸過程中,對不可控制的意外風險,采取向保險公司投保進行風險轉移;在安裝維護階段,要求施工人員要經過專業知識培訓并考核合格,持證上崗;上崗前要進行三級安全教育,進入現場要遵守公司的安全規章制度,對使用的電動工具要定期安全檢查,做好現場的安全防護,公司不定期進行自檢和專檢,督促落實好各項制度。
風險控制措施
根據對危險源的識別,評估危險源造成的風險,確定風險等級,制定出不同風險水平的控制措施計劃表。一般風險等級劃分為五個等級,可忽略風險、可容許風險、中度風險、重大風險、不容許風險。
針對不同危險源采取相應降低風險的措施,將技術管理和程序控制有機結合起來,盡可能利用技術進步來改善安全控制措施;制定可行、有效、成本效益最佳的應急方案;提高各類設施的可靠性,增加安全系數,減少故障,設置安全監控系統,改善作業環境;加強員工培訓,克服不良習慣,嚴格按章辦事,幫助其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電梯安裝過程中存在高處墜落、摔傷、觸電、物體打擊等風險,制定出相應的防范措施,進行安全交底和技術交底,按規定搭設腳手架并加裝防護網,預留的洞口和廳門口按要求進行封堵并張貼安全警示標志。電梯每天在不停的運轉,由于設備部件不斷磨損,電氣元件老化等原因,電梯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故障,有可能發生如停梯、關人、沖頂、蹲底等風險;因此在維修保養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國家規范,每半月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檢查,確保電梯各項性能滿足使用要求。
結語
隨著社會對電梯安全需求的不斷提高,電梯安全越來越被人們重視,為了充分認識電梯系統的危險性,就必須對電梯的各個環節進行細致、系統的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風險的綜合評估,了解潛在的危險和薄弱環節,采取科學有效的控制措施,進行風險管理。規避顯性和隱性的各種風險,按照計劃-實施-檢查-處置循環上升的PDCA模式進行風險控制,避免電梯事故的發生,提升企業的綜合管理水平。
作者:楊德安單位:德州天元集團天明工業設備安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