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風險評估在骨科臨床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風險評估標準
對以上各種風險,主要采用POSSUM評分系統進行術前生理因素變量評分和手術嚴重度評分。本研究另外還加上術后患者精神狀態評分及外植入物的術后反應評分。術后精神狀態評分:1分,患者精神狀態良好,配合度高;2分,患者情緒不太穩定,精神萎靡,需要加強護理干預才能配合治療;4分,患者情緒極不穩定,極不配合治療,精神狀態差;8分,患者情緒低落,常違背醫護叮囑,精神狀態極差。患者手術外植入物應用評分:1分,植入物為醫院專供產品,術中應用順利,一周內植入處沒有不良發現。2分,植入物為醫院專供產品,術中應用順利,一周內發現患者有輕微不適;或者植入物為患者自行購置,術中應用順利,一周內植入處沒有不良發現。4分,植入物為患者自行購置,術中應用順利,一周內發現患者有輕微不適。8分,植入物為患者自行購置,術中應用尚可,一周內發現患者有嚴重不適。
2風險管理措施
2.1成立風險管理小組完善各項制度
科室內成立了由骨干醫師和護士組成的風險管理小組,共同研究科室所有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并及時總結所有患者風險評估情況,印發科室風險手冊并及時更新,讓全體人員及時學習并掌握處理風險的能力。管理小組定期召開例會,及時總結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制定應對的措施,逐步完善各項制度。
2.2加強培養醫護人員的風險預測能力
近年來骨科醫學對臨床醫護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理人員不但要掌握專業的護理技能,還要對疾病的發展進行實時預測,對風險評估要有嚴謹的態度。因此,科室主任及護士長針對患者的風險評估進行組織培訓,培養所有人員的預見性能力。對所有可能發生的狀況,制定相應的應急策略,遇事不亂,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患者得到優質的治療與護理。
2.3提高臨床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
骨科患者病情復雜,科室工作人員應該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能,如對骨科知識及救治經驗缺乏、技術操作不熟練可能會產生技術風險。因此,在對患者風險評估時,一定要安排資深醫護人員處理棘手問題。其他人員也應該加強專業技術能力的學習,使科室所有人員都能勝任本職工作。
2.4規范應用骨科器械
科室加強器械的統一管理,固定廠家,并和廠家技術人員密切聯系。對所有器械都認真記檔,并由高年資、責任心強的器械班護士負責把關。在應對外植入物風險時,就會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2.5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交流
提高患者對治療的配合骨科的治療時間較長,患者的配合極為重要。在臨床上,工作人員應當與患者及家屬根據骨科患者的特點進行及時有效的交流,以便在實施各種治療和護理項目時,征得患者的配合。特別是在患者肢體在一些制動的狀態下,不得隨意進行動彈,或者不能提前進行過度的活動時更需患者的配合,以免發生意外。
3臨床應用效果
本科回顧性分析2008年~2012年期間收治的創傷患者100例,均通過手術治療,且進行外植入物治療。100例患者的住院時間為30~90天。對患者均實施了風險評估,其中4分者18例,8分者25例,16分者42例,32分者15例。根據風險評估后的結果,實施有針對性的救治方案以及護理方案。100例患者均恢復到如愿的狀態,無一例因風險問題而造成嚴重后果。因此,科室人員在熟悉了各種骨科風險問題后,能迅速有效地積極采取措施,避免風險事件的發生,有條不紊地完成科室的各項任務。
4結語
骨科的住院患者因車禍或意外事故致傷者居多,其病情復雜,變化快,病程及臥床時間相對較長,生活護理繁重,在臨床上也常會引發其他并發癥。骨科病房在應用風險評估后,針對存在的風險問題,加強了醫生以及護理人員系統化的教育培訓,實施了積極的救治措施,不會因為突發事件而無相應對策。在患者了解到可能出現的風險問題時,能夠坦然面對,并積極配合臨床救治,有利于疾病的恢復,改善了醫患關系。因此,注重臨床上的所有風險,對患者進行嚴謹的風險評估,及時發現和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可不斷提高臨床救治質量,減少醫患糾紛,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周意維單位:浙江省寧波開發區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