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詮釋完善醫院圖書館網絡信息服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醫院圖書館;信息服務;信息素養;信息管理系統
摘要:文章論述了醫院圖書館的規劃以及信息服務的規范化,最后還提出圖書館信息服務應從以前的被動服務向主動信息服務和個性化的信息服務轉變,一切應以“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為原則,為讀者提供連貫、完善的信息服務。開發信息管理系統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益,還可以提高提高信息記錄、查閱和傳播速度,同時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對提高醫院圖書館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一、圖書館的規劃
醫院圖書館是醫院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之所以要設置這一機構,在傳統意義上是因為醫療、教學、科研離不開對大量文獻資料的參考、利用;在當代,隨著醫學科學的迅速發展和我國醫院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醫院圖書館的地位、作用日益顯得重要和突出,功能更加多樣化,不僅滿足傳統意義上需求,對出人才、出成果、更新知識、繼續教育以及社會化的情報交流、資源共享等負有重要的使命。醫院圖書館承擔著繁重的任務,是提高人員素質,提高醫療質量和教學、科研水平的重要支柱;是醫院現代化的重要標志和保證力量,所以在藏書建設上應保持館藏的協調性、持續性、整體性,圖書館規劃內容一般包括本館藏書建設發展方向和目標,館藏文獻的選擇原則、目標和方法。
1.廣泛收集采納不同層次讀者的征訂要求及購書意見,從而明確各科、各類文獻和各種信息載體的經費比例,文獻資源共建共享的目標、任務和程序等。通過深入不同層次讀者群體了解讀者對各類文獻信息資源的不同需求,合理安排購書經費,“為用而藏,以用定藏”的原則制定一個合適本館藏書建設發展的穩定而可靠的購書機制,從而制定出合理的藏書發展計劃,確定藏書發展方向是保證信息完整性的基礎,也是為醫療、教學和科研做好信息服務的基礎。
2.做好圖書館的藏書剔舊工作,一種具有持續發展且呈現生命活力的知識信息存儲體系是建立在準確、合理到位的剔除工作至上的。動態的高水準的冗余文獻剔除工作可有效地維系藏書質量和更新館藏文獻信息。因此,健康的藏書體系需要動態的發展,如在新的醫療規范用書出來后,舊的書籍就失去了使用價值,所以有新書入藏,就有必要剔除部分舊書,有進不出,文獻信息就像一潭死水;有進有出,才能促進文獻信息的新陳代謝。把陳舊的過時的書籍剔除館藏不僅可以保證文獻的使用率還可以保證信息情報的新鮮性,但同時也要做好古代書籍的完整性,如中醫書籍,無論新的講解怎樣詳細,但是舊的書籍擁有原文最初的講解,只有通過對比,才能充分了解此文獻的含義及作用,所以說文獻收藏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累積的過程。
二、信息服務的規范化
開展規范化服務,文明服務,有助于化解矛盾,提升服務質量和提高文獻信息的利用率(文獻利用率是讀者借閱圖書的總冊數與館藏圖書總冊數的比例。是作為衡量圖書館作用的指標)。
1.由于服務對象的信息需求存在差異性,圖書館工作人員要注意加強與讀者的溝通和聯系,為用戶提供全面、精準、個性化的信息服務。這就要求館員定期參加醫療活動,根據醫療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提供最新的疾病診斷及治療等相關的文獻信息,同時跟蹤科研課題的研究進展,了解新技術的進展和新設備的應用等明確咨詢的主題和目的,憑借自身對館藏的熟悉和所掌握的情報技能,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參考咨詢服務,同時及時向采購部反饋所需的相關文獻信息,以便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收集、整理、加工,能讓信息材料最快的到達讀者手中。
2.圖書館制定各項服務細則及服務流程,建立有讀者參與的圖書館信息服務績效評估機制。定期的向各層讀者發放咨詢意見表,以最簡單的、便捷的方式制定出信息的需求及服務的滿意度表格,讓讀者能夠快速的回答,節省讀者的時間及精力。收集、分析回收的表格,從而進一步完善各項服務細則及服務流程,以便為讀者更好的服務。
3.普及信息檢索知識,醫學情報信息是醫學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每項科研成果都是科研人員借鑒前人經驗,發揮創造思維而取得的,一項富有創造性的科研課題往往都是從以往的文獻中獲得信息,并以此為基礎加以創新的。因而要求科研人員必須有較強的情報意識,掌握一定的文獻檢索技能,才能在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源中汲取精華,為我所用。為了增強科研人員的情報意識和檢索文獻的能力,必須有針對性的舉行專題講座,講述醫學文獻工具書的使用和技巧。同時館員還要做好信息收集、整理和傳遞利用工作,將國內外最新醫療信息資料和醫療技術設備信息傳遞給廣大的醫務工作者,同時通過以高科技為基礎的電子技術、文字處理和網絡技術,使信息傳遞更加快捷。
三、網絡信息服務
目前,網絡醫學學術信息資源的類型劃分還不完全一致,這就要求館員除具備扎實的圖書管理知識和醫學專業知識外,還必須熟練掌握計算機的應用、熟悉網絡醫學學術信息資源的特征并掌握有效地獲取方法,不斷提高和更新檢索技能和技巧,挑選性能優良的圖書館自動化系統軟件,(軟件功能應包括采訪、編目、流通、期刊管理、書目檢索等)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檢索各類能夠為學術所利用,具有研究和價值的信息,實現二次檢索功能。同時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從而達到資源信息的共享,提高信息服務水平,為讀者檢索獲取信息資源提供充分保障。同時還需參加系統的電腦培訓,要懂得操作系統的維護、系統功能和流程及計算機硬件維護。
四、提高館員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又稱信息素質,最早提出信息素養這個概念的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paulZurkowski將其定義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即主要信息資源使問題得到時利用信息的技術和技能。但它的形成是一個長期學習、進化、完善的過程。
1.增強館員的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信息意識是指對信息的敏感度和查找、評價、利用信息的自覺程度。圖書館專業所涉及的知識面很廣,包括信息學、情報學、語言學、計算機應用、外語等專業知識。因此,對于尚未取得圖書館專業學歷的人員,應幫助和督促他們通過電大、函授等途徑進行系統的學習,對已獲得大專學歷以上的人員,應該擴展知識面,并把理論知識用于實際工作中,不斷提高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術水平,以增強信息意識和信息能力。“終身職業”的時代已經結束,現在進入了“終身教育”的時代,這就要求館員們要不斷的學習,努力增強自身能力,以便能在如今的信息化環境中生存。
2.加強道德教育,通過管理創新,形成一套靈活的管理機制,達到責、權、利得統一。在管理中應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精神,合理調配人員,最大限度地發揮館員主觀能動性,使館員能夠認清內外環境并對自己準確的定位,從而確立自己的發展目標,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和步驟,激發館員的潛能,不斷增強信息能力,從而實現館員的目標和理想。同時在管理中引進競爭機制,調動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同時也能使館員學以致用,自我超越,使之更好地感受到在信息服務中的自我價值的實現,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從而激發對圖書館的獻身精神。
圖書館信息服務應從以前的被動服務向主動信息服務和個性化的信息服務轉變,一切應以“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為原則,為讀者提供連貫,完善的信息服務。努力提高圖書館館員的自身素質是信息服務的前提,面對科技的飛速發展和信息化的激烈競爭,擁有豐富的文化和專業知識是圖書館履行職責、完成工作任務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