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筑工程項目合同管理防范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法律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如今,建筑市場競爭發展逐漸趨于惡性,建筑施工企業不但最終獲得利潤極少,反而出現較多問題,如拖欠項目工程款,造成項目無法正常施工,工程期限一再延長,不但影響建筑施工企業正常運轉,還可能導致企業聲譽受損。此外,大多數建筑施工企業缺少專業的項目管理人員,且不注重自身項目管理工作,對施工過程中的簽證資料等管理較松散,造成施工周期延長、工程質量沒有保障等影響,而合同管理是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最核心環節,其能夠確保項目工程質量、協調多方利益、控制投資等多項內容正常運營。為避免此類問題出現,建筑施工企業應將合同風險管理工作放置首位,認真做好建筑工程項目合同管理。在合同管理過程中,依照項目施工特點規劃處科學、有效的合同管理過程,梳理好思路,確保項目合同管理中雙方的權利與責任,從合同簽約及管理方面著手,認真學習有關建筑工程項目合同管理中的法律及管理知識,確保能夠從容應對合同管理中出現的法律風險,保證建筑施工企業能夠正常運轉,推動整個建筑行業健康發展。
二、合同管理法律風險種類
(一)合同交底風險
建筑施工企業在項目施工前,需對合同簽訂內容了解清楚,將項目施工進行交底。與其他類合同不同的為,建筑施工中的每一名建筑施工人員都是施工合同履行過程中的一個主體,并能直接影響建筑施工合同的約束性,與建筑施工企業關系緊密,甚至能影響企業正常運行。參加合同交底工作的人員來自各個方面,確保項目施工能夠依照施工標準進行,并能遵照合同規定時間完成項目施工進度,保質保量完工。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假如合同交底工作流程不規范,造成建筑施工企業未能清楚的了解合同內容,僅憑借以往經驗進行施工,忽視合同中有關內容,導致出現違約現象,甚至出現高額的工程賠償。
(二)分包風險
工程項目在建設施工過程中需要用到很多專業技術,須多個專業互相配合才能順利完成。所以,有些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由承包人把項目分包給專業分包人,由分包人完成部分項目施工。隨著工程項目參與主體的增多,導致工程項目風險也隨之增多。由于第三方分包商資質各不相同,施工水平參差不齊,工程項目施工周期延長的情況比比皆是。這種情況下,承包方也需就第三方分包商的違約情形對業主或發包方承擔連帶責任,就比如。項目質量不過關或項目施工周期延長發生時,承包方就需要對分包商的這些違約事項向業主或發包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三)工程進度和質量風險
就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建筑工程項目合同管理存在的法律風險遠遠高于項目工程施工過程本身可能產生的問題,因為工程進度與工程質量與合同不符時會造成合同風險提高。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與制約,諸如項目施工方等,這些因素都會造成工程周期延長。如果建筑工程項目施工模式是總承包方式,那么在處理工程周期延長的問題上,會最大限度的使利益傾向于業主方。有些項目合同條款利益導向性較明顯,例如,合同中規定無論何種情況下都不允許發生工程周期延長的情況,同時對違約責任作出明確規定。所以,這種情況對項目施工方而言,在項目工程進度出現問題時,很難確保自身利益。
三、合同管理法律風險的防范策略
(一)簽訂前的風險防范
建筑施工企業在簽訂工程合同前,應先分析出其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并針對風險點制定相應的防范策略。承包人在工程合同簽訂前,應詳細審查驗證發包人關于工程項目的所有資料,確保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同時應審查其是否具有項目施工、規劃許可證等。同時,還應當對發包人的履行能力進行深入調查,因為合同簽訂雙方的履行能力關乎合同能否順利,因此,在工程合同簽訂前,一定要審查驗證全部工程相關資料,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合同簽訂前的風險。工程合同簽訂完成后,所有相關資料均可能成為日后糾紛解決的重要憑證。簽訂前的風險防范策略包含以下幾點:(1)審查驗證發包人施工或規劃許可證等;(2)發包人的履約能力及資信情況;(3)詳細了解工程項目招標內容;(4)整個招投標程序合法化。
(二)簽訂時的風險把控
建筑施工企業在簽訂工程合同時,應對合同中每一條內容仔細查看、詳加斟酌,務必做到全面性與具體性。確保工程合同中的每一項內容完整,根據項目特點及規律制定合同格式,合同清楚明確的劃分出雙方責任與義務。工程合同中文字描述要清晰、準確,不允許文字描述含糊、夸大。建筑施工企業進行項目施工時,會與多方發生經濟往來,會出現有關工程的衍生合同,例如施工原材料采買合同,應當采用規范的文本模板簽訂合同,這樣可降低因合同不標準造成的法律風險。正因如此,建筑施工企業要根據不同的需求制定出相關的衍生合同,包含項目施工物資買賣合同、專業分包合同等,在進行相關業務活動時,一定要簽訂規范的合同,降低合同簽訂時的法律風險。在大型項目時,建議使用住建部提供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范本(2017)。
(三)侵權的索賠管理
就建筑施工企業而言,項目能夠中標大多是以低價收入囊中,所以對項目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防范應加入工程索賠管理。但是,在實際環境中不難發現,工程索賠管理十分艱難,不但要在施工過程中搜集關于工程索賠的相關資料,而且還要靠平時積累的經驗將資料進行整理。如果搜集與整理的資料不全面,那么索賠的難度就會變大,有的施工合同還常有索賠期限,如未在索賠期限內提出索賠,甚至根本不能進入索賠程序。應設有專業人員全程跟蹤、辦理該項業務,能夠進駐施工現場實時搜集相關資料并整理,確保資料真實完整后將之備份留用,并按照合同約定的程序,在索賠期限內通過正常途徑進行索賠。為確保資料使用方便,可根據項目特點進行區分。工程的索賠管理應當有理有據,如此才有底氣申請索賠,并且大大提升了其成功率。
(四)風險管理體系
隨著建筑施工企業合同管理過程中產生的法律風險,與工程項目實施階段的履行情況是密不可分。因此,應依照風險來源進行風險類別劃分是一種較為妥當的方式。創建一套科學、合理、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并根據該體系中的內容作出風險防范。本研究中的法律風險一般是指有關法律、法規、合同糾紛等內容。站在工程項目角度上看,其包含的風險因素有項目進度、工程質量等,所以,應對其加強風險防范。把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和工程內部管理聯系起來,建設好風險管理體系,制定相應的防范策略并認真執行,能夠有效的降低法律風險。
四、結束語
當前我國建筑施工市場現狀極度不規范,就建筑施工企業而言,項目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防范,要對合同簽訂前、簽訂時、簽訂后履行合同的每一過程都應做好風險辨別、分析、防范,加強對合同管理可有效的降低法律風險。合同管理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合同簽訂后開始履行時的管理部分,此時應從項目施工管理、工程內部管理等環節著手,科學、合理的使用防范策略。
參考文獻:
[1]劉勇,范世鈺.FIDIC合同條件在境外項目合同管理實踐中運用舉例[J].中國港灣建設,2018,38(09):78-81.
[2]戴若林.大型建設工程項目合同界面風險管理研究[J].建筑經濟,2017,38(12):51-53.
[3]包桂麗,劉蕊.法律風險管控視角下科研合同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分析——以上海市某三甲醫院為例[J].中華醫學科研管理雜志,2018,31(5):380-382.
[4]王遠勝,周中舉.論政府實施部門PPP項目合同風險管理——基于不完全契約理論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38):105.
[5]魏峰.推行合同項目化管理夯實法律風險防范基石[J].現代國企研究,2017(08):158.
[6]李玉璧,王蘭."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法律風險識別及應對策略[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2):77-81.
[7]曹江紅,崔文靜,解本政.PPP項目風險對私營方投資價值的影響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18,32,159(02):118-123.
作者:章浩 單位:江蘇云崖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