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英語教學評價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評價課堂教學已經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課堂改革的深入評價這個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對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評價進行了探索.究竟怎樣的課算一節好課?如何評價一節英語課的教學質量?與以往課堂評價有什么差異,下面是筆者在本次課改培訓中對課堂評價的幾點看法:
(一)突出體現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占有主體地位,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也就是說,學生能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深刻地反思自己,及時調節自己的心態、意志,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因此,在評價過程中,學生完全能夠進行自主評價,從而積極能動地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這是教學的直接作用。反之,學生不參與評價,而是被動地由教師用分數來選拔評價,這樣的評價失去了它的激勵作用,學生的主體性喪失,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了。
(二)豐富評價內容
過去的評價通常是簡單地以考試分數為依據來量化分析學生。然而,學生作為一個生活在繽紛世界中的完整的人,他們有著各自特殊的體驗、經驗,從而形成了各自獨立的人格特征。所以,用一些從試卷中反映出的數據來給學生分類是極其不公平的。此次課改對課程評價的內容作出了很大調整。在原有的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評價基礎上,增加了對學生的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潛力等個體性較大的因素的評價。這種強調對個體非智力因素的評價,旨在挖掘、發揮學生的個性特征以價值,鼓勵學生體驗成長過程,激活學生渴望成功、不斷發展、完善自我的內驅動力,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能夠全面發展。
(三)使評價主體多元化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建立新型的評價體系必須體現多元性,它包括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工具多元。其中,評價主體多元顯得尤為重要。以前,我們總是把教師作為唯一的評價者,而他們的評價對象也僅是學生。實際上英語教師、學生和家長都應該是評價的參與者。
新課程的評價理念強調:“課程評價發展人,使學生、教師、學校也成為評價對象的同時,其價值主體有可能因其評價主體地位的確立和保障而獲得重視和提升。”因此,學生、教師、學校、家長都應成為平等的評價主體,相互溝通合作,發揮各自的評價作用。
(四)確保評價方法的開放性和適用性
根據評價主體的年齡特征、個體差異來確定適當的評價方式。新課程的評價是為了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判斷、體驗自己的進步,因此,提倡有別于過去量化的評分制的質的評價方法,用描述、記錄的形式來真實地展現學生的學習、成長過程,更關注學生的發展。而且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評價方式。其中,檔案袋評定法是我們應該重視的一種評價方法。其目的是記錄、表明學生的在學習中的成長和進步情況。它能全面地評價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此外,還有課堂討論評定法、項目活動報告、作品展示、師生面談等靈活多樣的方法。
(五)注重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展的重要作用
新課程倡導建構主義的學習觀,把學習看作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生成過程,學生應該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體驗、經驗去建構由自己賦予意義的知識。要對這一建構過程進行評價,就應采取形成性評價的方式。形成性評價的任務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作出評價。采用形成性評價,能夠更好地激勵學生,幫助學生能動、有效地不斷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
評價標準多元化.評價形式開放化.評價過程動態化.評價方法多樣化.評價主體互動化.應該把師生情緒交往狀態.思維狀態.目標達成和諧統一。總之,我們必須明確,新課程背景下的英語教學與評價之間沒有根本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