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旅游管理工學結合課程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在我國開辦旅游專業的院校,大多是近20年在地理、歷史等專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目前已經成為了工商管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科。旅游管理大多采取工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由于發展時間較短,發展速度較快,在旅游管理的實踐教學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一)師資力量相對薄弱旅游管理專業是隨著旅游行業的興起發展而逐漸成形的,大多基于地理、歷史等學科的基礎之上,而師資力量也是從這些方面引進的。由于旅游管理專業幾乎覆蓋了旅游行業的所有方面,需要掌握的技能非常多,既要了解旅游管理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要對我國旅游業的政策法律非常熟悉,同時還要能夠前瞻性觀測旅游業的動態發展。這對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素質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而現有師資力量則相對薄弱。
(二)學生服務技能與基本管理技能的培養不夠旅游市場對旅游人才需求的特殊性要求學生具有比較熟練的服務技能與管理經驗,畢業之后能直接上崗,直接參加第一線的服務與管理。然而在學校接受理論知識學習的學生,明顯達不到這個要求。雖然學校定期有實訓安排,但是在學校接受的實踐訓練與實際工作的環境畢竟有所差異,學生所體會到的壓力也遠遠不及面對工作時所接觸到的。這些都造成了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窘境百出。
(三)實習時間安排不科學,效果不佳目前我國大部分院校的旅游管理專業在第四學期甚至第五學期就安排專業實習,但由于企業不夠配合,學校不夠重視,并沒有達到實踐的目的。學生進行實習都是在理論知識的課程學習結束之后,理論和實踐脫節。
(四)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訓基地建設明顯滯后大部分的旅游管理專業尚未建立起長期的、相對固定的適于學生訓練的校外實訓基地。旅游管理專業要求學生在見習、實習和頂崗實習實訓中,把握學習旅行社或者旅游景區整個旅游業務過程中的運行管理和服務程序,了解具體的工作環境。因此,實訓基地的建設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很多學校并沒有對這個問題投入太多的關注,實訓基地的建設大多簡陋,實訓設備缺乏或落后,并不具備合適的情景環境,并不是一個長期穩定以供學生學習的環境。
二、構建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途徑和對策
工學結合作為培養旅游酒店管理人才的新型模式,近年來逐步為高等職業院校旅游管理專業所認可。只有持之以恒地堅持和完善“校企對接、工學結合”這種模式才能不斷實現學生、學校、企業三贏。
(一)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隨著旅游業的興盛,旅游管理專業也在不斷發展,對于教師的要求在不斷改變和提升。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既要從社會大環境中為優秀師資力量提供良好生存發展環境,同時還要從教師隊伍自身不斷提升素質完善自我。前者,需要正確認識旅游管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并完善“雙師型”教師的認證程序和形式,鼓勵“雙師型”教師的自我提升。后者,則可以由學校系統梳理師資隊伍現狀,定期組織教師隊伍的培訓和學習。
(二)加強對學生服務技能和基本管理技能的培養學生在工學結合中難以很好地發揮出服務技能以及基本的管理技能,最主要的原因是平時對此不夠重視以及缺乏頻繁的接觸實踐。加強學生服務技能以及基本管理技能的培養,為了適應畢業以后的工作內容和工作強度,學校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就必須采取理論實踐交互進行方式,教學相長。在理論知識教學的過程中,摻入旅游實景解說、旅行社管理等,添加案例,進行講解,或者建立情景模型,讓學生在其中扮演角色,演練應對突發問題。
(三)合理安排實習時間目前的旅游管理專業的實習時間定在學業即將結束的就業前期,對于學生來說,壓力太大。筆者認為,實習應該在理論課程結束之前,寓教于行,讓學生在實習操作中學會對理論知識的利用鞏固。所以,對于實習時間的安排,應該是從入學以后的每一個細節處著手,對于每一個有可能的時間段都不放過,除了要考慮學校課程的進度,還需要考慮企業的真實需求,協調和提高企業的配合度,以達到最優效果。而在平時,還可以利用空閑時間(如周末),進行短期突發性的實習培訓,鍛煉學生應變突發情況的能力,以及設身處地時面對客戶的服務技能等。
(四)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實訓基地是學生進行工學結合的實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條件。實訓基地的完善程度直接關系著學生實習的實際效果,對此,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同時,加強實訓基地的建設,要堅持仿真性、綜合性的原則,增強學生實訓時的真實感,滿足學生實訓需要。完善實訓基地的設備,建設一個可以長期有效地為學生提供實訓的環境。
作者:倪晶晶單位:安徽財貿職業學院旅游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