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煤礦安全評估的現狀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煤礦安全評估工作是保障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必須要予以重視,并且有序開展。但是綜觀我國煤礦安全評估工作,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1評估標準不規范制定評估標準時,因時間倉促,制定的標準從內容到形式上自身存在缺陷,急需進一步修改補充完善。對照《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條件規定》,標準中有的評價項目和內容應該是評估的必備條件,但標準中卻按一般評價項目對待,有悖于煤礦安全生產基本條件規定的原則,評估依據的標準是各省自定的標準,評估標準不統一,造成評估結果的可比性差,結果令人質疑。
1.2安全評估認識不清當前國內在國內煤礦安全評估認識上,往往存在一定的誤區。有些人將安全評估與安全評價混為一談,使得安全評估工作開展時遇到一系列的問題。對于安全評估工作,它是指由地方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負責組織,各地可依據實情委托具備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等有關單位具體實施的工作。從中可以看出,安全評估實施主體是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安全評價主體則是取得必要資質的有關機構。安全評估屬于政府行政行為,安全評價則屬于企業行為。實施安全評價須由煤礦企業申請,由有資質的評價機構進行評價,其評價結果有法律效力,評價機構對其結果負法律責任。然而,安全評估結果如果由受委托的評估機構承擔,則提交的評估報告和結果須由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審定后,方可生效。
1.3安全評估缺乏動態管理對于礦井安全評估工作而言,一項完整的安全評估報告所呈現的往往是在過去某一時期、某一條件下的礦井情況。但是由于礦井生產時,各種生產條件以及外部因素都在不斷變化,前期的評估報告顯然不能代表當前礦井的安全狀況。因此,科學的安全評估應當具有動態性,不能僅僅依靠某一階段的安全評估結果就定義整個礦井生產的安全與否。但是目前,我國的安全評估工作還無法做到動態評估,使得安全評估工作具有時間局限性,不能很好地服務于煤礦的安全生產。
2煤礦安全評估改進措施
鑒于煤礦安全評估工作的重要性,必須要對有關問題予以改進,以提高安全評估的水平,確保安全評估的效果。
2.1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生產理念安全評估工作是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必須要予以加強。為了有效地推進安全評估工作,則要將“安全第一”的生產理念貫徹落實到煤礦生產中,讓廣大煤礦生產者能夠充分協調好生產與安全的關系,重視安全評估工作。這樣才可以為安全評估開辟一條道路,使其得以在煤礦生產領域中有序展開。
2.2健全安全評估制度安全評估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開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制度不健全。為此,必須要健全安全評估制度,通過制定統一的評估標準、規范,使得安全評估工作向制度化、規范化方向發展。此外,還應當落實責任制,設立有關的單位以及部門主管安全評估工作,且要明確工作職責,將責任落實到個人,促進安全評估工作得以有效落實。
2.3完善監督檢查工作要想提高安全評估工作的效果,實現有效評估,不能將評估工作停留在生產前期階段,應當還需要對工程生產階段進行動態的監督管理。例如,堅持專項檢查、突擊檢查、邊緣地點檢查以及中夜班檢查等多種有效檢查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安全檢查方式,實行“閉合”檢查制度,分專業制定量化考核辦法,詳細規定考核和檢查標準。安全評估工作的檢查還要與安全專項整治相結合,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并且不定期地將評估結果公之于眾,接受社會監督。
2.4對重大危險源進行監督重大危險源是引起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原因,科學的安全評估工作必須將其納入到日常工作中。要組織有關人員,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由人員帶隊進行重大危險源的排查、監督,一旦發現重大安全隱患,要及時地通知煤礦管理人員,責令進行整治,指導消除隱患后方可繼續生產。
2.5安全評估工作與其他工作結合為了提高安全評估的效果,還應當注意與其他工作相結合,達到相互促進、相互推動的效果,最終確保煤礦生產的安全。例如,將安全評估工作與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相結合,通過安全評估推動安全質量標準化發展,而通過安全質量標準化的發展又會反過來提高煤礦安全程度,最終提高煤礦安全評估工作的效果。將安全評估與安全生產許可制相結合。通過安全評估工作,對礦井安全狀況做出分析,把好煤礦企業的安全準入關,這也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礦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審查、頒發效率,促進煤礦的安全生產。
3結束語
煤礦生產是支撐我國工業產業正常生產、發展的重要途徑,必須要對其進行有效管理。而由于煤礦生產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則成為煤礦生產管理的重點。在煤礦生產中,引入安全評估機制,利用高效的安全評估工作,推動煤礦安全生產則是非常有力的措施。
作者:任江單位:貴州省煤田地質局
第二篇
1安全生產與管理現狀分析
1.1用工管理難度大,人員培訓不到位礦主與管理、技術人員、工人是雇傭關系,不少礦主親戚安排在重要崗位上,不同煤礦管理人員權利和待遇相差較大,導致煤礦管理團隊不穩定,工人流動性大;掘進外包工不聽從礦級管理人員安排,只聽從包工頭的指揮,管理混亂。部分煤礦特殊工種送培不及時,少量人未經過特殊工種培訓就從事特殊工種作業,甚至出現新進工人沒有進行72h培訓就直接到井下從事生產作業。通過統計分析,煤礦井下70%事故都是新工人或者未經特殊工種培訓的工人操作不當造成的。
1.2安全投入不足近年來煤礦暴利下降,融資較難,加上技改礦井建設投入大,安全投入不足,出現邊技改邊生產來緩解資金壓力;部分煤礦投資人安全意識薄弱,安全投入少或者不投入,重生產輕安全,安全生產隱患嚴重。
2提高煤礦安全生產與管理水平的對策
2.1選擇合適的開采工藝根據煤層賦存條件選擇合適的開采工藝,如傾角在12°及以下較穩定薄煤層的礦井采用傾斜長壁采煤法,形成對拉采煤工作面,截煤機掏槽,放炮落煤,工作面使用刮板運輸機,頂板采用單體液壓支柱加鉸接頂梁,機巷采用刮板輸送機或皮帶輸送機;傾角在13°~40°較穩定煤層的礦井采用走向長壁采煤方法,放炮落煤或割煤機采煤,煤炭采用自溜或刮板運輸機運輸,頂板采用單體液壓支柱加鉸接頂梁或掩護支架;傾角為41°~50°較穩定煤層的礦井,可采用俯偽斜走向分段密集開采法、大傾角綜采或俯偽斜柔性掩護支架采煤法;傾角50°以上較穩定煤層的礦井采用俯偽斜柔性掩護支架采煤法。
2.2瓦斯治理和頂板管理(1)瓦斯治理:①嚴格按照煤礦瓦斯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做到“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的治災目的;②抓好“一通三防”工作,要優化通風系統,生產水平及采區實現分區通風,采、掘工作面實現獨立通風,同時加強井下瓦斯現場管理;③抓好安全監控系統管理,保證有效運行;④要嚴格加強突出礦井的區域綜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綜合防突措施的落實,形成“三區配套兩超前”的治災格局;⑤建立井下密閉臺帳,按規定對采空區、廢舊巷道進行密閉和編號。(2)加快頂板支護改造:①主要運輸巷和回風巷應布置在巖層中,優先選用錨(網)噴支護方式;②煤層運輸、回風巷使用金屬棚支護,確保支護質量;③嚴格井下錨桿、錨桿+金屬網、錨桿+金屬網+噴漿的質量管理;④井下巷道禁止用干碹、花碹支護和木支護;⑤建立礦壓監測制度,進行支護質量和頂板動態監測。
2.3夯實基礎,狠抓質量標準化和安全教育培訓(1)狠抓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等工作:①始終把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工作作為夯實煤礦安全基礎,實行動態崗位達標、專業達標、企業達標建設,構建安全長效機制;②建立探放水隊伍,配備專用探放水設備,做到有掘必探,儲備搶險救災物資;③加快煤礦“六大系統”建設和完善工作,提高抗災能力。(2)強化安全教育培訓:①針對各煤礦的實際情況,按照操作規程逐條逐款培訓到位,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布置情況,又能夠做到遵章守紀,不違規操作;②要利用班前會、職工大會等形式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③要依托專業培訓機構,加強對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兼救護隊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
2.4安全高效礦井示范建設選擇本縣條件較好的礦井,聯合科研機構研究適合礦山的安全高效礦井建設方案。礦井要按照方案建設,引進新裝備,加強勞動組織管理,改變作業方式,實現正規循環作業;發揮機械化裝備的作用,實現快速掘進、支護和回采工藝,做到減頭減面和減人,提高噸煤工效的目的。監管部門通過“樹典型、抓重點”,達到“以點帶面,輻射全縣,共同提高”,提高全縣小煤礦的本質安全。
2.5加強用工管理,加大煤礦專業人才引進和培養煤礦必須依法用工,實行合同聘任制,加強勞動組織管理,取締包工頭、個人承包煤礦。引進的新工人實行72h培訓,且必須在老工人帶領至少一個月后才能獨立上崗。專業技術與安全管理人員是煤礦安全生產的核心保障:①高薪聘請有管理經驗的礦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總工程師,簽訂安全責任書,實行年薪制和噸煤提成制,同時授予管理和技術決策權利,提供良好的辦公、生活條件;②從大專院校高薪引進或者定向培養采掘、通風、機電和地測專業人才,送到附近國有煤礦學習半年,按條件擔任礦級或科級領導;③選擇本礦初中以上、肯學愛干的工人帶薪送培到高職院校進行學習,作為科級人選的備用;④引進一些國有煤礦有經驗有技能的老工人作為隊長或班組長。
2.6加快兼并重組工作①相鄰礦井進行資源整合擴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生產系統,整合后的生產能力不得低于30萬t/a;②資源較遠的2個及以上的礦井,具備條件的要整合擴能,不具備條件的要進行安全技術改造,通過整合改造后生產能力不得低于45萬t/a,且要組建一個產煤集團,實現總部、礦井逐級管理。
2.7安全投入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四川省煤礦安全管理標準》及《四川省小煤礦安全生產基本要求》,建立安全技術措施專項費用,同時監管部門督促煤礦嚴格按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費用,做到專款專用;要加大安全投入,抓好安全技術改造,逐步更新安全設施,積極采用新技術,提高裝備水平,確保安全投入到位。
3結論
通過對某縣煤礦安全生產與管理的現狀分析與研究,得出煤礦要實現安全生產,必須進行兼并重組,加大安全投入,選擇合適先進的開采工藝,形成合理的生產和通風系統,提高采掘機械化水平和井下工程質量。同時要將安全質量標準化長期建設作為夯實煤礦安全基礎,狠抓瓦斯治理和頂板管理,大力引進或培養專業技術人才與安全管理人員,強化安全培訓教育等措施,提高全縣煤礦本質安全,促進小煤礦安全健康發展。
作者:岳星單位:四川科技職工大學
第三篇
一、嚴格落實安全責任,從精細到精準嚴格執行
綜采隊全隊有93名職工,7個崗位,每個崗位配備1人/班,為了能夠讓各崗位弓嚴格執行崗位規章制度。先對全隊職工進行崗前培訓,培訓內容涉及到:安全方面80%、生產方面10%、基礎知識5%、規章制度5%,由技術副隊長主持,技術員分專業、分重點進行培訓,時長不得小于48個工作時。嚴格執行持證上崗制度,對崗前為考試合格的人員重新復訓,直至考試合格,并給以處罰。工作面有遇到地質構造、斷層等特殊變化情況時,技術副隊長根據現場采空區的數據,詳細分析,并制定轉向安全技術措施。安全副隊長現場跟班負責安全督導,全面負責安全作業,具體安排到當班班組長、安全員,明確各崗位注意事項,發生險情及時積極組織處理、上報,并對險情的危害程度進行評估和風險管控,在處理險情或隱患時,嚴格按照《風險管控》細則和標準執行到位。把安全工作精細安排,對現場情況精準分析,做到安全、順利、快速的完成工作任務。
二、煤礦中的精細化管理向導與發展趨勢
精:工致、精確、用功精深而專一。細:細密、精致、仔細、細膩。精細化是一種意識,一種觀念,一種認真的態度,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貫徹落實的精細化程度則需要靠管理軟件來實現。企業通過發揮領導的作用,全員參與,運用過程方法和系統方法,保證崗位工作程序嚴格按照操作標準落實,并實現持續改進,將煤礦各層面的目標具體全面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工作計劃分層制定,分層審批,分層管理,總目標指導分目標。分目標保證總目標,構成一個全面的目標計劃體系。將目標管理實現責任細化,生產任務要有質量加以保證,才能使煤質打到需要的效益,因此目標計劃體系建立之后,需要通過一系列的組織,精細、嚴謹、扎實的管理來實現,引導干部與職工將目標落到實處,落到安全生產管理的全過程當中。
三、煤礦安全生產精細化管理的保證措施就是風險預控
以華勝公司綜采隊為例。華勝公司綜采隊為了杜絕煤炭安全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人、機、環、管”的潛在危害,特將2011年7月12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的《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規范》作為保證煤礦生產一線職工安全的“保護神”。煤礦安全風險預控管理體系以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為基礎,以風險預控為核心,以不安全行為管控為重點,通過制定針對性的管控標準和措施,達到“人、機、環、管”的最佳匹配,從而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綜采隊的核心任務是通過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估,明確綜采隊安全管理的對象和重點。對象就是我們自己、身邊的操作設備、身處的作業環境和安全管理制度;管控的重點就是職工素質、機電設備的使用與開機率、綜采工作面各個作業點是否管控到位、綜采安全安全制度和考核辦法是否得到執行;通過安全副隊長跟班安全檢查和獎罰分明,來促進綜采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和風險管控標準與措施的執行;相關部門通過危險源監測監控和風險預警,使危險源始終處于受控狀態,通過發現與控制,安全隱患即能消除在萌芽狀態,從而保證推行安全精細化管理任務會走的更加長遠。
在煤炭企業中,尤其是隊組管理當中,必須從基礎抓起,明確隊組是以安全生產為第一要務,只有在保證生產任務的同時,搞好日常煤質管理工作,才是煤企目前落實精細化管理的導向,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是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將質量、安全標準一一落實到位,形成完善的操作流程和精細化的工作模式,對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標準認識加以鞏固,實踐成一支具有良好素質的隊伍是完全可以的。
作者:單化冰單位:山西蒲縣華勝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