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法律實務考查方式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按照高職院校培養目標的要求,分析了《企業法律實務》課程考查中存在的問題,設計了課程的考核方案,提出了形成性考核的理念,為應用型課程的考核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
高職院校;課程考查;形成性考核;評價和反饋機制
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的目標是便于學生的就業,并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它要求學生懂經濟、會管理、識法律,需要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及職業能力的綜合培養?!镀髽I法律實務》是經管類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在整個人才培養體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對于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而課程考查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是檢驗課程教學目標是否實現的重要手段,科學的課程考查方式,應適應課程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
一、《企業法律實務》課程考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對《企業法律實務》課程性質認識存在偏差,對考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由于受專業定位、課程特點、課時安排等限制,《企業法律實務》課程在經管類專業課中往往被確定為考查課,由此,部分教師和學生對課程的地位和作用認識存在偏差,往往認為考查課是副課,教學標準要求低,因而,有些教師存在教學上敷衍了事,考核時應付差事的情況,影響了《企業法律實務》課程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2.考核形式較為單一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的《企業法律實務》課程考核主要是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相結合。平時成績一般由出勤、課堂表現及作業組成,出勤成績(10%),只要來、紀律好就給分,因此這10分基本是白給的,或者說是給學生提分用的彈性分數。而課堂提問(10%),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就可以拿到滿分,但問題在于高職院校上課大多是合班多媒體授課,受眾群體一般百人左右,整個學期讓全體學生每人課堂表現一下,的確有些困難。若有始終不主動回答的同學或回答問題的總是某些同學,如何給分?若給個基礎分,就又變成了提分。作業成績(20%),這項成績似乎還比較剛性,但仍然存在欠缺:作業是否是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的,老師批改是否客觀等,這都會影響成績的真實性。雖然期末考試可以采取案例考試的形式,但也不難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屬于“臨時抱佛腳”類型,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到了期末搞突擊,很難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其結果不能準確客觀地反映學生的真實水平,更不能公正的評價和衡量學生的綜合素質。
3.考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雖然近年來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一再強調“注重能力”培養,強調“雙師型”教師在職業教育中的作用,但目前高職院校的《企業法律實務》考試方式,無論是從考核過程還是從考試題目類型來看,都偏重理論知識,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在這樣的考試導向下,會導致學生習慣于死記硬背書本上的知識,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最終導致學生既不能通過考試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也不能運用相關理論解決現實社會中的各種問題,在未來就業時,自然也無法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
4.教師判卷死扣標準答案,考試成績“一錘定音”教師判卷時死扣標準答案,對于學生的某些獨立思考、具有創新思維但又和標準答案不同的觀點和分析方法給予全盤否定,忽視了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獨立思考、敢于表達自己見解、踴躍發言、積極參與討論的平時成績。
二、企業法律實務課程考查方式改革模式探究
傳統《企業法律實務》課程考核從理念、形式、內容、方式到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課程教學目標的實現,影響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重視課程考核,提高認識水平課程考核是檢驗教師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檢驗和考查學生對課程內容理解和掌握情況以及培養學生解決實踐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檢查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對促進教風和學風進步具有重要意義,《企業法律實務》課程的考核也不例外。
2.實施形成性考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針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特征—工學結合,課題組認真設計了本課程的考核方案,將考核內容分為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兩部分,其中,理論考核與傳統考核方式無異,本文著重論述實踐考核的形式。在考核方案的設計過程中,本課題組結合任務驅動、情境模擬、講練結合等多種教學方法,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具體形成性考核方案如表1所示。這種考核模式可以敦促學生注重平時的積累,培養一種良好的學習心態和行為習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增加學生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不同程度地培養和鍛煉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應用能力,有利于解決問題能力、社會調查、交往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由單純考核課程的知識轉變為知識、能力和綜合素質的考核。要實現考核方式的全過程考核,對指導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每次課都確定教學目標和任務,并設計相應的題目進行考查、檢查,根據考查結果判斷學生的接受程度,及時地發現、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依此來調整、確定以后的教學目標和任務,以保證大多數學生都能掌握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
3.完善考核結果評價和反饋機制,發揮正確的導向作用建立考核信息反饋制度是加強考核質量監制,確保考核對教學反饋作用完整性、科學性、可靠性和客觀性的必然要求。教務部門應開發或升級成績分析軟件,不能僅分析平時和期末的總評成績是否正態分布,還應從試題難度、試題區分度、效度和信度等方面分析試卷,真實地反映考核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有助于教師總結教學工作中的經驗,提出改進教學的措施,提高教學質量;有助于教學管理部門了解掌握教與學的情況,為學校修訂教學計劃、改革教學方法、評價教學業績提供幫助;也有助于學生掌握自身學習情況,認真地進行自我總結、自我評價,明確自己的優勢和不足,調整學習方法,使考核真正起到促進、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為了實現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根本目標,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需要對考核觀念、內容、形式等方面進行改革。形成性考核方式可以隨時考核,隨時評價,隨時改進。同時,將學生的各項考核結果累加作為終結性考核成績,可以防止“一考定成敗”的片面性,最終實現取消形式化的《企業法律實務》課程期末考試的目標。通過這樣一個基于職業能力的課程考核,既能夠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又能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受到非常系統化的職業教育,縮短學生畢業后進入社會的適應時間。
參考文獻:
[1]王頻,彭六生,郭瑤.高職教育模擬法庭教學形成性評價體系初探[J].當代教育論壇,2010(5).
[2]葛梅.如何建立職業教育課程形成性考核的指標體系[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9).
作者:鄭慧 單位:廣東工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