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價值的增長計劃流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
1.內部控制系統分析
內部控制系統從流程上來說,至少包括了三個方面的內容:樹立控制目標、進行風險評估、實施控制活動。通過對企業委托關系的分析,按照三個層次來設計其控制的目標和具體的控制活動。
(1)第一層次。股東大會通過對經營者實施控制,以期達到要求經營者提供真實、完整、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的目的。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股東大會必須對經營者實施控制政策和程序,約束和激勵經營者使得兩者的利益相一致。這些控制活動包括:限制會計政策的選擇、監事會監督、適當激勵等。
(2)第二層次。經營者對管理層的控制目標為確保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通過設置各個責任中心完成各自的子目標,進而完成整個企業的經營目標。而管理層的工作就是對各個責任中心的管理,在實施控制活動中,經營者要通過對企業目標的分解,建立保證目標實現的程序,主要包括預算控制、內部審計等。
(3)第三層次。管理層對員工進行內部控制,其目標是發現漏洞、及時消除,監控風險源頭,監督舞弊行為,包含單位資產安全、完整。通過約束和激勵的方式進行這一層次的控制活動。
2.設計內部控制制度
每個企業都試圖設計一個良好的控制系統,其前提條件是必須使這個控制系統是持續的,即產生后可以持續下去并與時俱進的活動。內部控制可以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因不同的理由使用不同的方法來完成。在內部控制制度較為發達的西方國家,理論界給出了幾十種不同的內部控制思想,很多都是高效且實用的控制機制,如果將其付諸實踐,在很大程度上能夠運用更低的成本創造更多的價值。
3.執行方案:內生型內部控制循環系統
隨著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重疊并逐漸合并,意味著我們需要同時兼顧持續性和一次性的活動。以規律的、日常化的控制和頻繁發生的事件所觸發的控制為基礎,保證此內部控制系統能夠在適當的時候生成、適應、改善和替代其他控制,同時審視未來,尋找趨勢、預期的或潛在的變化以及暗含控制變化的計劃。推斷所運用的內部控制機制的含義,必須得使內部控制制度運行所需的各類專門知識能夠落實到位,并且能夠推斷出運行某個環節所涉及的工作數量,由恰當的管理者及時地指揮恰當的員工執行具體工作。關鍵在于按方案自上而下設計、執行后改進、因果關系改進以及因素驅動設計。符合這些條件的內部控制體制即為內生型系統。
考慮內部控制機制的循環環節,可以將內部控制循環分成兩個類別,一是實體物資的控制循環,二是業務流程的控制循環。在這兩個分類的基礎上,根據流程加模塊的設計思想來進行內部控制循環的設計。首先,劃分控制流程。一個具體控制規范通常對應著一個控制流程。其次,確定某項控制流程的前端和后端,即界定出某項控制流程的控制區域。再次,劃分控制模塊。在一個控制流程中有很具體的控制項目。不同的的控制項目所需要的控制制度和手續是不同的。最后,將控制流程的控制目標進行細分,確定所涉及的崗位及每個崗位的職責與權限,細分得越細致,落實的結果會越好。
按照內部控制機制的循環環節的設計,將其實施的條件進行微調,力求達到內生型系統的前提條件,這樣就能執行一個智能的、高效的、保持自持續的內部控制活動。
提升企業價值
邁克爾•波特在《競爭優勢》中指出,企業的根本任務就是不斷創造價值,并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從本質上來說,企業價值不僅僅與企業過去的行為以及現在的運行相關,更為重要的是,企業的未來發展將會極大的影響企業價值。它是一種投資者對企業的預期,是基于企業在過去及現在運行的成果上,對未來盈利能力以及發展潛力的預期。
有效而健全的內部控制系統能夠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能夠提高管理效率和生產效率,而本文設計的內生型內部控制循環系統執行方案在維持企業不斷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生產管理活動,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以期提升企業價值,實現企業發展目標。
作者:陳敏單位:福建省醫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