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戰略成本管理及企業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戰略成本管理是企業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求得生存和長期發展,從根本上提升自身競爭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文章首先分析了戰略成本管理的特征和目標定位,并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了我國企業如何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更為有效地實施戰略成本管理。
關鍵詞:戰略成本管理;目標定位;實施策略
戰略成本管理是指管理人員將成本管理置身于戰略管理的廣泛空間,運用專門方法提供企業本身及其競爭對手的分析資料,從戰略高度對企業及其關聯方的成本行為和成本結構進行分析,為決策者進行戰略管理提供信息服務的管理活動。它是在克服傳統成本管理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以生產為導向、側重戰術性決策等缺陷的基礎上形成的以用戶滿意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側重戰略決策的現代成本管理。
1戰略成本管理的特點
相比于傳統的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有以下特點:
①外向性。戰略成本管理要求企業拓寬成本管理的視野,既要從企業自身的資源條件出發,更要跳出企業關注外部環境的變化,注重企業與供應商,企業與客戶,企業與競爭對手的關系,分析這些關系對企業成本結構、成本規模和成本水平的影響。而傳統成本管理則將眼光僅僅放在企業內部的成本控制上,忽視了外部環境因素的重要性。
②前瞻性。傳統的成本管理采用的管理手段是對企業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的指導和規范,其目的在于降低成本,屬于一種缺乏長遠考慮的成本管理。而戰略成本管理著眼點放在企業未來的發展,其目的不僅在于如何降低產品成本,更重要的是如何使企業獲得長遠的經濟利益并保持長期競爭優勢。顯然,戰略成本管理更具有前瞻性,能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長期經營目標。
③競爭性。戰略成本管理從企業競爭優勢的培育、維持和提高這一角度出發,重點關注企業的成本行為對企業競爭地位和競爭優勢的影響,幫助決策者選擇最佳的戰略方案,并輔之以對應的成本管理戰略,借以促進戰略管理目標的盡快實現。即戰略成本管理是在基于對企業競爭優勢分析基礎上的一種成本管理,是企業在激烈競爭中取勝的一柄利器。
④動態性。戰略成本管理重視企業生命周期的階段變化,針對處于不同成長階段的企業,其成本管理的重點和預期達到的目的都是有差異的,要不斷調整成本管理的戰略方針以適應企業特定的內外部環境。
2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定位
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規范著其思想體系,制約著其方法與措施體系的建立。根據考察的角度和背景的不同,對戰略成本管理目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定位:
①降低成本。降低成本既要考慮有形成本動因,也要考慮無形成本動因。降低成本一般有兩種途徑:一是在既定的經濟規模、技術條件、質量標準條件下,通過降低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合理的組織管理等措施降低成本,這種途徑考慮的是有形成本動因。二是改變成本發生的基礎條件,即改變企業可利用的經濟資源的性質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系方式。這些資源包括勞動資料的技術性能、勞動對象的質量標準、勞動者的素質和技能、產品的技術標準、產品工藝工程的復雜程度、企業規模的大小、企業的組織結構、企業的職能分工、企業的管理制度等方面。這種途經考慮的是無形成本動因。
②增加企業利潤。顯然,降低成本可以增加企業利潤。但在某些情況下,通過增加成本以獲得其他競爭利益進而促使企業利潤的增長則是戰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思想。成本的變動往往與很多因素相關聯,成本管理不能僅僅只著眼于成本本身,而要利用成本、質量、價格、銷量等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支持企業為維持質量、調整價格、擴大市場份額等對成本進行管理,使企業能夠最大限度的獲利。
③取得競爭優勢。成本控制首先要配合企業為取得競爭優勢所進行的戰略選擇。在企業戰略許可的范圍內,在實施企業戰略的過程中引導企業走向長期利益最大化,并最終確定和保持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為了企業的競爭地位和長遠發展,優勢成本的提高可能成為有利的動因。但企業在提高成本時也應權衡成本提高的風險、將來獲利的概率、環境變動的影響等,即要考慮成本效益問題。另外,企業所擁有的一切資源要轉化為資本,實現資本增值,始終要以人本身作為載體才能夠得以實現。因此,應加大人力資本的投入,促使企業持續收益率的遞增,進而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
④實現社會目標。現代企業越來越多的認識到自己對用戶及社會的責任,一方面,企業必須對本組織造成的社會影響負責;另一方面,企業還必須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良好的企業形象即為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爭得信譽,又促進組織本身獲得認同。企業的社會目標反映企業對社會的貢獻程度,如環境保護、節約能源、支持社會活動和社會福利等。這些社會目標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關系目標。這一目標的著眼點在于企業形象、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公益事業,通常以公眾滿意度和社會知名度為目標;二是社會責任目標。是指企業在處理和解決社會問題時應該或可以做什么,如在對待環境保護、售后服務時所扮演的角色及發揮的作用。三是政府關系目標。企業作為納稅人支持者政府機構的運作,同時,政府對企業的制約和指導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
3我國企業在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時應注意的問題
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企業面臨的競爭也日趨激烈,企業要實現生存并在保證生存的前提下更好的發展,就必須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這便使得深化企業成本管理改革日益成為一個突出又迫切的問題。目前,戰略成本管理在我國剛剛起步,我國企業在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使成本管理服從于本企業的競爭戰略,切忌拿一些成功企業的經驗不加分析的套用。由于各企業所處行業不同、面臨的競爭形勢不同,制定的競爭戰略自然也不同,如果簡單套用,一方面會造成套用企業的工作被動,另一方面又使有效地管理經驗失去了應有的魅力。因此,我國企業在應用戰略成本管理時要特別注意與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使成本管理服務于企業的競爭戰略。
②注重價值鏈的開發和利用。首先,要了解企業內部的價值鏈,盡量消除不增值作業;其次,在供應過程中加強與上游價值鏈的聯系,完善供應過程成本管理,搞好供應過程成本的核算與控制;再次,在銷售過程中還要加強與下游價值鏈的聯系,完善銷售過程成本管理,以最小的勞動消耗銷售更多的產品;最后,還要對本企業的競爭對手的價值鏈和成本進行分析,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③注意非生產環節的成本動因分析。實施戰略成本管理要對各方面的成本動因加以分析,尤其是非生產環節的成本動因,這與傳統的成本管理僅注重生產環節的成本動因有非常大的區別。另外,對于結構性成本動因要了解其一經形成就很難改變的特點,做到在企業建立之初就充分考慮這部分成本動因,使成本管理工作由注重事后轉為注重事前、事中。
研究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有助于增強我國企業戰略管理的有效性,能促使企業管理者密切關注外部環境變化,及時抓住企業發展良機,規避各種風險,主動迎接挑戰;企業戰略成本管理有利于企業優化配置內部資源,從而避免出現資源分配與工作重點安排上的偏差;企業戰略管理對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環節的高效運行起導向作用,有利于發揮協同作用,從而使各部門協調一致,減少摩擦;企業有了戰略,為了總體目標的實現,就會自覺地、不斷地評價環境變化對自身發展的影響,更加自覺的接受國家和上級部門的宏觀指導和監督,使企業的戰略符合行業和國家的總體發展戰略,有利于避免企業行動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由于戰略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和企業的戰略目標相結合,在吸收傳統成本管理方法優點的同時又有所創新,所以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相信隨著以后人們在理論和實際應用中對它的進一步完善,戰略成本管理會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海生.戰略成本管理研究[J].會計之友,2009,(1).
[2]巴雅爾圖.戰略成本管理目標定位及實施策略[J].財會通訊,2008,(2).
[3]田翠.論成本管理的發展趨勢—戰略成本管理[J].甘肅經濟縱橫,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