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裝備制造企業成本管理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成本管理是管理會計體系的核心,也是裝備制造企業財務管理最為重要的環節之一。
一、當前裝備制造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成本管理觀念相對淡薄在生產制造型企業中,大多是面向訂單生產,管理層關注的重點是銷售收入的增長,產品線的擴張,各種產品的收益沒有擺上議事日程。高級管理層形成了重營銷、重生產,輕成本管理的觀念。成本管理未在企業中上升到戰略高度。企業管理層對成本管理存在認識上的偏差,認為成本管理是財務部門的職責,從而導致成本管理范圍、手段等存在局限性,制度設計、執行、考核機制欠缺,從而造成制度流于形式。當前,許多制造企業面臨經濟下行的困境,企業利潤下滑,部分企業雖然整體上盈利,但究竟是具體哪些產品為企業帶來了利潤,哪些產品并沒有為企業帶來利潤,甚至賣的越多虧損越多,不少企業仍然是一筆糊涂賬。部分企業雖然制定成本管理制度,但成本控制的目標僅是片面單純追求產品成本價值量的降低,缺乏對成本結構、成本流程、成本控制的研究與認識,缺乏長期戰略眼光和長效保障機制。
(二)成本管理的基礎相對薄弱裝備制造企業具有資金密集型、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的行業特征。特別是勞動密集型與技術密集型結合較為緊密。長期以來,裝備制造企業都是勞動力投入,生產裝備投入較多,對管理系統投入較少。很多企業信息化建設欠缺,信息傳遞仍然依靠人工傳遞,信息的準確性與時效性得不到保證。隨著信息化的發展,ERP系統在企業間得到了普及。部分企業雖然使用了ERP系統,但是因為人員素質、技術水平、工藝流程以及資金投入的限制,企業真正使用的管控模塊較為有限,一些企業的ERP系統甚至只是停留在財務記賬層面,并不能滿足進一步管理的需求。目前,裝備制造企業向智能化工廠方向的發展已經成為趨勢,企業工藝流程與信息化系統整合的預期也愈發強烈,因此,對執行有效的成本管理的技術基礎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成本管理的方法相對陳舊裝備制造企業過去成本管理的方法由于經濟環境、技術環境的制約,處于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并沒有與時俱進進行變革。不同的企業,由于其所在具體細分子行業的不同,產品類型、業務類型和發展階段的不同,產品成本管理方法存在著差異性。如果采用一成不變的方法,對其沒有更新改造,對產品市場的定位和競爭決策則存在著偏差。以企業發展階段為例:部分企業處于發展初期,產品種類較為單一,采用傳統成本方法,產品成本核算相對比較準確。但隨著企業進一步發展,產品鏈得到了延伸,產品品種由過去單一型轉變為多樣型。如果仍然采用傳統成本法,那么就會低估了產量小而技術復雜度高的產品成本,高估了生產量大而技術復雜度高的產品。如果以此作為產品定價、投產停產的決策,則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后果。另外,需要重視的是,我國當前新常態下裝備制造企業所面對的經濟和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前成本管理的重點僅僅放在生產過程,而目前企業要轉型成為高端裝備制造的新型企業,則需要對整個產品制造的生命周期進行成本管理。過去僅關注產品生產過程的顯性成本,現在還需要關注產品的開發費用等隱性成本。以前的成本管理方法已經不能滿足于裝備制造企業的發展需要,迫切需要完善和改革成本管理方法。
二、提高裝備制造企業成本管理水平的解決措施
(一)進一步加強成本管理觀念,完善成本管理體系企業管理層應將成本管理作為一項重點工程,樹立全面成本管理觀念,建設扁平化的成本管理體系。加強成本管理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成功的成本管理體系需要高級管理層的領導和發起,成立一個具有奉獻精神的跨職能部門的內部項目小組。即使成本管理這一項目由財務部門主導,也應在項目小組中包括管理會計、其他部門的代表、操作人員、營銷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系統人員。這樣,來自各個團體的專家就可以參與成本管理項目的體系設計,結合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分析成本動因,并且每位成員都可以在其部門和團體的職能范圍內為成本管理提供支持。
(二)加強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整合企業管理系統企業成本管理現代化重要標志是以信息化技術為基礎的企業成本管理信息系統。裝備制造企業應適應市場的不斷變化和滿足客戶的個性化訂單的需求,結合企業實際運營狀況,建立行之有效的決策模型,從而確定產品的排產,形成生產管理系統。利用企業的ERP系統平臺,整合企業的生產、銷售、采購、財務等系統,將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加以集成運行,改變財務系統信息孤島的格局,從而真正建立以管理為中心的生產制造型現代化企業。將供應商采購、客戶訂單、市場信息做到多部門共享,改變傳統信息傳遞方式,減少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機會成本,實現干練緊湊的扁平化管理。產品從設計、原材料采購、投產、出庫、銷售能夠將信息及時反饋到管理層,實現多維度控制。一方面依托現代化的管理系統,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同時,優化產品生產流程,逐步實現了產品標準化生產,降低了企業的直接成本;另一方面高效現代的信息化系統節約了管理成本,節省了人、財、物,簡化了環節,降低了企業的間接成本。企業信息化平臺的搭建使得企業運營快速簡潔,同時也為智能化工廠奠定了基礎。
(三)創新成本管理方法,強化制度建設成本管理應從企業的整體情況,根據企業的戰略、宏觀經濟環境和企業所處發展階段進行成本規劃。產品成本需從產品研發階段開始進行規劃,通過精益化的核算,避免在日后生產制造過程中產生大量無效作業,耗費大量無謂成本。成本管理團隊對生產工藝流程的步驟及成本結構足夠了解,包括生產的純成本和管理成本,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出成本抑減及成本改善建議,指導生產部門實施以降低產品總成本。其次,成本管理團隊將目標成本細分至各責任中心、各崗位、各業務環節,直至每位員工,充分調動全體人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到性。另外,還要對產品的質量、價格、交貨期等方面滿足客戶的需求,力求客戶使用成本最低的同時滿意度最高,從而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理。企業還需根據自身規模、產品特點等因素選擇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成本管理方法。比如:標準成本法,適用于產品品種較少的大批量生產企業或存貨變動較小的企業;作業成本法,適用于多品種,制造費用產出成本較大且生產工序復雜程度不一的企業;目標成本法,適用于以市場為導向,兼顧產品生命周期,與供應商有穩定契約合作關系的企業;生命周期成本法,適用于開發成本巨大或產品廢置成本巨大的企業。
作者:李為斌 單位:蘭州電機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