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機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的主要目標是控制和利用聯盟企業技術創新與能力,增加聯盟企業整體競爭能力,以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從戰略聯盟技術創新過程協同和技術創新行為協同兩個環節看,技術創新行為協同為技術創新過程協同提供基礎與背景支持,并貫穿于技術創新過程的始終;而技術創新過程協同促進技術創新行為協同的改進與發展,并為其提供技術、結構、流程上的支持,兩者相互影響,相互支持。
關鍵詞: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機制
AbstractThedefinitionofstrategicalliancetechnologicalinnovationsynergymechanismistocontrolandutilize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abilityofallianceindustries,enhancecompetitiveabilityandadaptabilitytonewenvironment.Technologicalinnovationbehaviorsynergyisthebaseandbackground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synergy,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synergycanfurtherimprovement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behaviorsynergy,suchastechnology,structureandflow.
Keywords:strategicalliance;technologicalinnovation;synergymechanism
戰略聯盟作為一種社會經濟系統,憑借聯盟成員企業間及其與外界環境間相互協調作用構成一定有組織的整體,已成為現代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其中機制是系統演化的內部動力。戰略聯盟協同機制即聯盟企業由于合作與競爭,在共同實現聯盟競爭優勢以及各自戰略目標的基礎上,所形成的聯盟系統內在特定的規律性機制。實踐證明,具有相似技術資源的聯盟在技術創新能力方面卻往往存在很大的差距,這表明一個戰略聯盟技術創新的成功與否不僅因其擁有豐富的內部共有技術創新資源,還在于聯盟是否擁有完善的配置和運用創新資源的技術創新協同機制。
迄今為止,已有學者對如何通過戰略聯盟獲取競爭優勢展開研究,本文從系統自組織角度,以競爭優勢獲取作為戰略聯盟系統演化方向,對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機制的構建進行研究,試圖進一步發展戰略聯盟的研究思路。
一、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機制運行模式的建立
(一)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機制的內涵界定
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機制指技術創新系統在運行過程中,技術創新活動與其所處的聯盟系統中多種要素相互作用,產生技術創新驅動力諸要素以及這些要素與外部環境之間所形成互動關系的總和。其實質推動聯盟系統知識與人力資源流動、技術擴散和聯盟活動,不斷采用新工藝、開發新產品并取得極具競爭力的經濟效益,有效地實現聯盟系統技術創新目標。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機制包括對技術創新過程各環節的并行處理;技術創新主體如企業、研究與開發機構、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機構和服務機構等創新單元間的協同;以及技術創新各要素如知識、各種技能之間的協同。
結合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機制的內涵,這里在總結經濟單位技術創新理論文獻的基礎上,將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劃分為兩個環節,即戰略聯盟技術創新過程協同和技術創新行為協同。
(二)技術創新過程協同與行為協同互動模式
戰略聯盟技術創新過程由一系列環節所構成,主要包括聯盟形成過程、創新設想的形成過程,研究與開發過程、技術創新組織實施過程(包括設計試制、中間試驗、生產準備、批量試生產、市場開拓、產品與工藝改進(二次開發、大規模生產等)、創新檢驗與推廣過程。實現聯盟技術創新過程協同需要重塑技術創新過程模式以及創新資源創造性集成[4]。由于聯盟主體間的創新協同歸根到底是人的創新行為協同,所以聯盟技術創新行為協同主要體現為以人的創造性活動為特點的聯盟創新主體之間的協同,外在表現為聯盟技術與制度協同創新、技術與管理協同創新、技術與市場協同創新。這三種協同關系源于戰略聯盟技術創新不是一個獨立的體系,單純依靠其自身不能完成技術創新任務。同許多對微觀行為主體技術創新研究一樣,戰略聯盟技術創新離不開制度、管理和市場等要素的支持與作用。
戰略聯盟技術創新行為協同為技術創新過程協同提供基礎與背景支持,并貫穿于聯盟技術創新過程的始終。而聯盟技術創新過程協同促進技術創新行為協同的改進與發展,并為其提供技術、結構、流程上的支持。二者互相影響,相互融合,其互動模式如圖1所示。
(三)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機制運行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構建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機制的運行模式,如圖2所示。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機制的構建首先應體現聯盟技術創新的戰略需求與價值創造的支配動力,其次應體現技術創新協同是在各要素的相互協同作用下通過技術過程協同與技術創新行為協同的融合作用來實現的。
此外,當聯盟技術創新合作進行到一定階段,合作者就要從合作創新效率等方面對合作進行階段性總結與評價。根據總結與評價結果,合作關系或者可以形成系統創新有序結構;或者因為不能達標而使創新終結;或者在雙方同意下進行適應性調整,并分析創新合作關系是否可以隨著聯盟發展戰略的轉變而進行相應調整。這類調整包括重新界定合作創新的任務,調整合作預期和組織成規,由此進入新一輪合作[5],使聯盟系統整體得以升華。
二、戰略聯盟技術創新過程協同
根據最優化原理,自然界(或社會)和各種物質系統由于其內部根據和條件的相互作用,總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使得該系統的某個方面最大限度地(或最少限度地)接近或適合某種一定的客觀標準最優。最優的內容及形式包括:系統結構形態最優、運動過程最優、性質最優及功能最優。戰略聯盟技術創新作為子系統,戰略聯盟作為更大的復雜系統,則更需根據顧客需求和市場競爭新趨勢優化聯盟結構與技術創新過程。而在這一系統演化過程中,好的流程對聯盟的技術創新有效運作及競爭優勢創造是尤為必要的。為此構建了面向戰略聯盟技術創新過程的電子化流程協同模式(如圖3所示),即聯盟系統以電子商務為應用平臺,全面集成聯盟創新鏈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在整合各成員企業流程的基礎上實現流程協同,充分發揮聯盟所特有的優勢。這里,“整合”強調各子系統(或要素間)的一致性和一體化,而“協同”則在此基礎上強調通過各要素復雜的相互作用產生個體所不能的整體效果或協同效應。整合是實現協同的基礎和前提,是協同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6]。在戰略聯盟電子化流程協同模式下,由于電子商務以Internet為運行平臺,互聯網真正使聯盟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實現技術創新協同成為可能。聯盟企業通過對全球市場信息的反饋,及時掌握聯盟伙伴及競爭對手的動態,并相應對自己的經營狀況做出調整,真正實現由客戶來拉動產品、技術的創新,創造客戶價值最大化。
三、戰略聯盟技術創新行為協同
(一)戰略聯盟技術與制度協同創新
根據新制度經濟學的解釋,制度創新是指引入創新的生產經營函數或將各種要素進行新的組合的行為,是一種效益更高、交易費用更低的制度對另一種效益較低、交易費用較高的制度的替代過程。從企業層面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2004年一項統計顯示,國有企業新產品產值率平均僅為三資企業的50%左右,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制度創新的滯后如產權關系不明晰、激勵機制不到位等。對戰略聯盟而言,技術創新面臨同樣的問題。由于聯盟技術創新涉及到不同聯盟主體間的協調過程,這一過程必須依賴相應的機制與管理方法,這就要求聯盟在推進技術創新的同時,不斷完善聯盟的制度體系[7],以保證其沿著正確的軌跡發展。
在戰略聯盟技術與制度協同創新的過程中,聯盟制度創新應為聯盟技術創新提供持續的制度化激勵機制,不斷提高激勵約束機構的兼容程度,抑制聯盟成員對技術創新成果的“搭便車”行為,并通過提供決策機制、激勵機制、約束機制及運行機制促進技術創新的制度化、集成化、持續化。而聯盟技術創新通過技術機會條件、專有性條件、技術累積知識性條件和知識基礎為聯盟制度創新提供能力支持和基礎支撐。
(二)戰略聯盟技術與管理協同創新
管理創新是指根據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生產經營的客觀規律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態勢,對傳統的管理模式及相應的管理方式和方法進行改進、改革和改造,創建新的管理模式、方式和方法。戰略聯盟中的管理創新通過對聯盟管理的組成要素,包括方式、思想和方法等在市場經濟與環境下重新組合,對技術創新產生重大影響。
戰略聯盟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一方面,聯盟技術創新為聯盟管理創新創造外部環境和內在驅動力;另一方面,聯盟管理創新是技術創新的前提與保證,它貫穿于聯盟技術創新的選題、立項、過程、評估、推廣等全過程。聯盟管理創新的目的就在于使人、財、物、信息等通過合理的協調、流動達到優化配置。因此,只有聯盟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的演進實現了協同式的跨越,才能更好保證實現系統目標。戰略聯盟技術與管理協同創新的具體運行模式可隨機而動,例如可建立基于聯盟管理體系整體創新的協同創新機制,這種聯盟整體層次的管理創新具有戰略轉移的深刻內涵。因此,對聯盟技術創新而言,這類管理創新實際上是重建了技術創新的運行機制[8],也可建立基于聯盟管理體系即時創新的協同創新機制。聯盟管理體系即時創新是為適應具體技術創新項目的需要而進行的即時性創新,這種管理創新對聯盟來說雖然只具有局部意義,但它卻是聯盟具體技術創新項目成敗的關鍵。
(三)戰略聯盟技術與市場協同創新
聯盟在動蕩的環境中要解決競爭和發展,就必須同時對市場和技術做出反應,這就要求聯盟技術創新價值鏈中市場環節與技術創新環節的互動,并從機制上促進技術創新和市場的協同進展。在聯盟技術與市場協同創新過程中,聯盟技術創新應通過重大創新引領市場并開發新的市場,從而實現最本質的市場創新;而市場創新則保證聯盟技術創新的商業化實現,不僅為聯盟技術能力發展提供現金流支持,更為技術創新指明發展的方向。戰略聯盟技術與市場協同創新可以遵循如下原則進行:
1.信息對稱原則。市場與研發信息的真實、完整、溝通與對稱是技術與市場協同創新的基礎。對于股權式戰略聯盟,市場部門與研發部門要同時搜集市場與技術信息,并進行交換溝通。對于非股權式戰略聯盟,聯盟各方可考慮成立信息中心,專門用于搜集產品發展與市場需求信息,為聯盟各方提供服務。
2.相互滲透原則。聯盟中無論是非股權聯盟還是股權式聯盟,在技術研發的初級階段中,市場銷售環節的人員就應介入,這有利于產品或技術的改進,有助于降低研發后續階段的試錯成本。技術研發人員也應參與到市場部門的培訓課中并參與實踐調研,深入了解市場的需求。
四、結束語
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的主要目標在于通過控制和利用聯盟企業技術創新資源與能力,增加聯盟企業整體競爭能力以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聯盟企業之間在價值創造上具有關聯或某種依存關系為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提供前提條件,而在整合基礎上的協同為聯盟技術創新價值的實現提供保證。這里在闡述企業戰略聯盟技術創新過程協同和行為協同內涵與關系的基礎上,構建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機制運行模式,從技術創新過程電子化流程協同角度對技術創新過程協同進行論述,從聯盟技術與管理、制度和市場協同創新的角度對技術創新行為協同進行論述,希望能對戰略聯盟技術創新協同機制的研究能為完善戰略聯盟發展體系拓展思路,為企業戰略聯盟演化發展的具體實施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劉益,李垣,杜旖丁.基于資源風險的戰略聯盟結構模式選擇[J].管理科學學報,2003(4):34-42.
[2]劉子新,陳菲瓊.企業戰略聯盟的共生模式淺析[J].集團經濟研究,2006(7):58.
[3]王曉鍵,郭躍華.社會網絡視角下戰略聯盟關鍵問題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10):8-11.
[4]彭紀生,吳林海.論技術協同創新模式及建構[J].研究與發展管理,2000(5):13-16.
[5]王大洲.企業創新網絡的進化機制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6(5):780-785.
[6]鄭剛,梁欣如.全面協同:創新致勝之道——技術與非技術要素全面協同機制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6(8):268-271.
[7]許慶瑞,謝章澍,楊志蓉.企業技術與制度創新協同的動態分析[J].科研管理,2006(4):116-120.
[8]孫強,楊義梅.企業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的協同效應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6(3):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