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土地資源開墾評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陳錫才梁欣施建光苗正勇單位:楚雄師范學院地理與旅游管理系云南地質工程第二勘察院紅河學院紅河州越南研究中心楚雄市職業高級中學
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不斷減少,分布不均勻
表2和圖2表明:從2002年到2007年,楚雄州的人均耕地、人均林地、人均牧草地和人均未利用地都是呈下降的趨勢。2002年,人均耕地為1.83hm2/人,2007年為1.64hm2/人,五年內減少了0.2公頃;2002年,人均林地為11.08hm2/人,2007年為10.61hm2/人,五年內減少了0.47公頃;2002年,人均牧草地為0.0204hm2/人,2007年為0.0186hm2/人,五年內減少了0.0018公頃;2002年,人均未利用地為2.69hm2/人,2007年為2.45hm2/人,五年內減少了0.24公頃。就總量而言,在2002年至2007期間,楚雄州的耕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都是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而林地則不同,在2002年至2007期間,楚雄州林地的總量是逐年增加的。2002年,耕地的總量為4653824公頃,到2007年減少至4410341公頃,凈減了243483公頃;2002年,牧草地的總量為51678.5公頃,到2007年減少至49917.2公頃,凈減了1761.3公頃;2002年,未利用地的總量為6812732公頃,到2007年減少至6584109公頃,凈減了228623公頃;2002年,林地的總量為28110440公頃,到2007年減少至28476902公頃,凈增了366462公頃,林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全州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同時,生態環境建設日益加強。
從各縣市耕地總量來看,2004年,元謀縣、南華縣、雙柏縣和牟定縣這幾個縣市區的絕對量在全州排名靠前,耕地面積都在20000公頃以上,與此同時,這些地區的經濟水平也相對較高。從單位國土面積的耕地數量看,楚雄市、牟定縣、元謀縣、祿豐縣、南華縣、武定縣和姚安縣這些縣市區的單位國土耕地面積在10公頃以上,同時,這些地區的經濟水平在全州也相對較高。而大姚縣、雙柏縣和永仁縣這三個縣的單位國土面積的耕地數量卻不足10公頃。
從各縣市國土面積占全州國土面積與各縣市耕地面積占全州耕地面積來看,只有楚雄市、祿豐縣、武定縣、大姚縣和南華縣這五個縣市的國土面積和耕地面積占全州的比重大致相當;雙柏縣、大姚縣和永仁縣這幾個縣的國土面積所占比例大于耕地面積所占比例;其余縣市區(楚雄市、牟定縣、姚安縣、南華縣、元謀縣、武定縣和祿豐縣)耕地面積所占比例略高于其國土面積所占比例。另外,從人口比例與耕地比例來看(表3),人口比重較高的楚雄市(19.28%)、大姚縣(10.93%)、武定縣(10.34%)和祿豐縣(16.28%)等縣市區的耕地所占比重分別為17.11%、10.32%、12.43%和14.64%;而像雙柏縣、牟定縣、南華縣、姚安縣、永仁縣和元謀縣等地市州的耕地所占比重卻大于其人口比重,這種人多地少、人少地多的空間分布格局說明了楚雄州耕地資源的分布不均勻特點。
土地資源總量不斷增加,但利用結構變化不大
近二十年來,楚雄州的土地資源總量不斷增加,但是由于受楚雄州自然條件等相關因素的影響,楚雄州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結構變化不大,其中以森林資源所占比重最大,而且呈逐年升高趨勢,2002年,全州林地面積為28110440公頃,2003年,全州林地面積為28363284公頃,2004年,全州林地面積為28470137公頃,2005年,全州林地面積為28483591公頃,2006年,全州林地面積為28474379公頃,到2007年時,全州林地面積為28476902公頃,五年時間林地面積增加了366461.7公頃。
耕地是開發利用結構中比例較大的一類資源,這類資源是逐年減少的。2002年,全州耕地面積為4653824公頃。到2007年,全州耕地面積為4410341公頃,五年時間耕地面積減少了243482.8公頃。園地所占比重變化不大,這類資源是逐年增加的。2002年,全州園地面積為369587.6公頃。到2007年,全州園地面積為439138.8公頃,五年時間園地面積增加了69551.2公頃。
牧草地所占比重變化不大,這類資源是逐年減少的。2002年,全州牧草地面積為51678.5公頃。到2007年,全州牧草地面積為49917.2公頃,五年時間牧草地面積較少了1761.3公頃。建設用地也是土地資源中所占比例較小的一部分,2002年,全州建設用地面積為821194.9公頃,到2007年時,全州建設用地面積為869328.5公頃,五年時間建設用地面積增加了48133.6公頃。未利用地在土地資源中的比重變化不大,2002年,全州未利用地面積為6812732公頃,2003年,全州未利用地面積為6644930公頃,2004年,全州未利用地面積為6634454公頃,2005年,全州未利用地面積為6613711公頃,2006年,全州未利用地面積為6590879公頃。到2007年,全州未利用地面積為6584109公頃,五年時間未利用地面積減少了228623.1公頃。
土地后備資源較為豐富
2006年,楚雄州未利用土地面積為6590879公頃,其中,園地437334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6.64%;荒草地5386727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81.73%;沙地1494.8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0.02%;裸土地679147.8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10.30%;裸石礫巖地188830.2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2.87%;河流水面249955.4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3.79%;灘涂84598.4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1.28%。2007年,楚雄州未利用土地面積為6584109公頃,其中,園地439138.8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6.67%;荒草地5380587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81.72%;沙地1494.8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0.02%;裸土地678605.5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10.30%;裸石礫巖地188829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2.87%;河流水面249932.7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3.80%;灘涂84535公頃,占未利用土地的1.28%。隨著時間的推移,楚雄州的未利用土地的面積是逐年減少的。主要是因為楚雄州的人口在逐年增加,同時,經濟的發展以及城市化的進程等等都必然要占用很多土地。在未利用地(園地、荒草地、沙地、裸土地、裸石礫巖地、河流水面和灘涂)中,荒草地所占比重始終是最大的。因此,荒草地是未利用土地中最豐富,潛力最大的一類資源。
楚雄州土地資源與經濟發展協調評價
1評價方法
土地資源與經濟的協調發展是區域發展追求的共同目標。相對資源承載力在分析方法上,與傳統承載力研究中注重研究糧食的擁有兩計算不同的是,相對資源承載力以比研究區域更大的一個或數個參照區作為對比標準,根據參照區人均資源的擁有量或消費量、研究區域的資源存量,計算出研究區域的各類相對資源承載力。其計算公式如下:
2楚雄州耕地資源與經濟資源(GDP)的相對承載力計算
根據云南統計年鑒和楚雄州統計年鑒等資料,以云南為參照區計算了楚雄州近21年的相對資源承載力(見表4)。從計算結果可以看出楚雄州的相對耕地承載力在21年間是始終大于相對經濟承載力的,耕地資源承載力對綜合承載力的貢獻也大大超過了經濟資源承載力,耕地資源是楚雄州人口的主要承載資源,與耕地資源相比經濟資源的相對承載要小的多,這表明經濟發展水平與云南相比仍有較大差距。從相對耕地資源承載力變化來看,其相對承載力除個別年份以外幾乎是處于增加狀態;而相對經濟承載力卻表現出了波動變化;綜合承載力和相對耕地承載力表現出相同的變化趨勢。楚雄州的綜合承載力、相對耕地資源承載力和相對經濟承載力始終小于實際承載人口,處于超載狀態,同時,相對耕地承載力也沒有向臨界值移動。楚雄州作為云南省經濟稍好的地區,相對經濟資源承載力變化不大,而相對土地資源承載力也沒有呈較大的變化,且始終處于超載狀態,相對土地資源承載力與相對經濟承載力的這種不協調發展是今后楚雄州可持續發展中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
楚雄州土地資源利用的趨勢判斷
1未來幾年的土地資源情況預測應用灰色系統對楚雄州2010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情況進行了預測分析,預測結果如下表5所示(這里的2002年耕地數據為土地資源詳查數據):
2未來幾年的耕地資源情況預測分析
2002年到2015年,耕地面積逐年減少,2002年為4653824公頃,2010年下降到4319128公頃,2015年下降到4205245公頃。短短十三年間,楚雄州的耕地面積減少了448578.8公頃,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11.00124%下降到2015年的9.971127%。
3未來幾年的林地資源情況預測分析
2002年到2015年,林地面積逐年增加,2002年為28110440公頃,2010年增加到28569518公頃,2015年增加到28685869公頃。短短十三年間,楚雄州的林地面積增加了575429公頃,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66.45067%增加到2015年的68.01754%。
4未來幾年的牧草地資源情況預測分析
2002年到2015年,牧草地面積逐年減少,2002年為51678.5公頃,2010年下降到48352公頃,2015年下降到45839公頃。短短十三年間,楚雄州的牧草地面積減少了5839公頃,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0.122164%下降到2015年的0.10869%。
5未來幾年的其他農用地資源情況預測分析
2002年到2015年,其他農用地面積逐年減少,2002年為1852847公頃,2010年下降到1840619公頃,2015年下降到1838922公頃。短短十三年間,楚雄州的其他農用地面積減少了13924.8公頃,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4.379971%下降到2015年的4.360299%。
6未來幾年的建設用地資源情況預測分析
2002年到2015年,建設用地面積逐年增加,2002年為821194.9公頃,2010年增加到898670公頃,2015年增加到947956公頃。短短十三年間,楚雄州的建設用地面積增加了126761.1公頃,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1.941234%增加到2015年的2.247714%。
7未來幾年的為利用地資源情況預測分析
2002年到2015年,未利用地面積逐年減少,2002年為6812732公頃,2010年下降到6531470公頃,2015年下降到6450389公頃。短短十三年間,楚雄州的未利用地面積減少了362342.7公頃,所占比例由2002年的16.10471%下降到2015年的15.29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