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安全漏洞及防范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它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隨之而來的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問題,這是當前網絡技術應用過程中面臨的最嚴峻的問題之一。網絡系統一旦出現安全漏洞,將會導致信息的泄露或丟失,因此做好網絡安全漏洞的防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當前計算機應用過程中存在的網絡安全問題進行了分類和總結,并探究了造成安全漏洞的原因,從訪問控制、漏洞檢查、防火墻安裝、病毒清除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安全;漏洞;防范措施
當前,隨著計算機軟件應和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越來越低的使用成本使得更多的人享受到了計算機網絡給學習、生活和工作帶來的便利,然后,由于計算機軟硬件自身的不足,使得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漏洞一直以來都是計算機在使用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網絡安全漏洞的存在極大的妨礙了網絡系統的正常工作,破壞了有序、安全的網絡環境,因此,對于這一問題必須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解決。本文從設置防火墻、網絡監控、系統調試等方面對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性進行了提升,從而為計算機用戶提供更加良好的網絡空間,確保信息的隱秘性和安全性。
一、漏洞的含義
在計算機領域中,漏洞就是指計算機在硬件或協議上存在的缺陷。這些缺陷的存在會導致網絡的攻擊者在不經授權的情況下對計算機網絡進行侵入,從而竊取儲存在計算機當中的信息,甚至對整個網絡系統進行破壞。在計算機的所有設備中,硬件設備是最容易受到網絡漏洞的攻擊和破壞的,例如防火墻、路由器等。不同的設備所產生的漏洞類型有所不同,產生漏洞的原因也有較大的差異。計算機網絡安全漏洞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具有一定的時效性,從計算機開始運行起,網絡中就會不斷產生新的漏洞,因此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要不斷更新補丁或對系統進行升級,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加強對漏洞的防范。與此同時,一些已經進行修補的漏洞有可能會發生新的變化,因此也需要引起注意。對計算機安全漏洞的防范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防范的措施也要隨著時間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進行不斷的創新。只有根據網絡安全漏洞的類型和特點有針對性的制定防范措施,才能有效的填補漏洞。
二、常見的計算機網絡安全漏洞
(一)IP地址的盜用IP地址的盜用是計算機使用過程中最常見的網絡安全漏洞之一。通常,被盜的IP地址都具有較高的權限,因此在被盜后會對計算機的正常運行產生極大的干擾,甚至對泄露用戶的個人信息,造成不可挽回的經濟財產損失。IP地址的盜用一般是網絡黑客通過未經授權的地址篡改自身的登錄身份,從而對網絡用戶的信息進行竊取或篡改。IP地址被盜用的現象發生的十分頻繁,這不但對用戶的個人權益造成了極大的侵犯,還會對整個網絡系統的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二)計算機病毒計算機病毒是危害性較大的一種網絡安全病毒之一,它是通過一定的程序對網絡進行入侵。計算機病毒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和隱蔽性,對計算機系統的破壞性也較強,計算機在受到病毒攻擊后很難被發覺。一旦病毒入侵了計算機后,就會在系統內進行自我復制,從而使整個計算機系統陷入癱瘓。計算機病毒的載體十分的多樣,并且傳播的速率很快,但最常見的形式還是黑客入侵。黑客的入侵會對計算機中存儲的數據造成極大的破壞。而由于計算機病毒具有一定的偽裝性,通常較難辨認,要預防這種安全漏洞是較為困難的,因此,它的危害性也是最強的。計算機病毒具有四大特點。首先是巨大的破壞性。計算機在受到病毒攻擊后通常會遭受嚴重的破壞,不僅計算機的運行速度明顯減慢,而且一些重要的文件和數據會丟失,一些文件則被移動了位置,鍵盤會失效,磁盤會被格式化甚至受到難以修復的損傷。其次是隱蔽性。計算機病毒的類型十分的多樣,可以以文檔的形式,也可以以程序的形式出現,有時甚至會以游戲的形式侵入計算機當中。這些形式的病毒與一般的應用程序十分的相似,很多病毒查殺的軟件甚至都無法對這些病毒進行有效的識別,病毒在入侵計算機后還會不定時的顯現,表現形式十分的多樣,難以進行清除。第三是傳染性,這也是計算機病毒名稱的來源。它具有像生物病毒那樣的自我復制能力,并且能夠從一個程序傳染到另一個程序,傳播的速度十分的快速。計算機病毒不僅會對計算機的文件、程序等進行破壞,甚至會從一個終端傳播到另一個終端,從而造成整個計算機網絡的癱瘓。最后是潛伏性。計算機病毒具有一定的潛伏期,在入侵計算機后不會馬上顯現出來,而是當達到一定的條件和環境后突然爆發,然后便開始迅速的繁殖和破壞活動。典型的病毒就是“黑色星期五”,這一病毒在剛入侵計算機時沒有任何的表現,但一旦達到病毒運行的條件后,就會產生指數式的爆發,在短短的時間內就會刪除破壞文件、格式化磁盤、封鎖鍵盤、破壞程序等。除了上述的幾個主要特征外,計算機病毒還具有強大的復制能力和可觸發行,能夠對計算機造成極大的破壞。
(三)操作系統和網絡協議方面的漏洞操作系統是計算機得以正常運行的基礎,但任何的操作系統都存在自身的缺陷,在進行操作系統的更新時,也會產生新的系統漏洞。常見的操作系統漏洞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訪問控制的錯誤、不完全中介、非法訪問、操作系統陷門等。網絡協議的漏洞主要指IP漏洞。IP是確保計算機信息傳遞準確性和效率的基礎,當IP出現漏洞時,就會導致計算機無法有效的識別外部傳入的信息,難以鑒別真實的地址,從而給黑客的入侵創造了條件。黑客可以利用IP上的漏洞,對網絡中的數據進行阻攔,并計算出用戶的網絡地址,從而截取各種信息,甚至還可以通過修改用戶的IP而對用戶的個人數據進行篡改。
(四)拒絕服務攻擊拒絕服務攻擊是指網絡攻擊者對計算機進行攻擊后,會導致計算機的正常服務被拒絕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用戶的計算機失去了基本的操作功能,計算機中包含的數據也無法讀取,極大的影響了用戶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拒絕服務的作用原理是攻擊者通過對用戶的終端發送大量的虛假服務信息,從而阻擋了用戶需要的真實信息,使計算機網絡系統無法為用戶提供正常的服務,計算機就會產生拒絕服務的現象。造成拒絕服務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系統軟件中存在一定的漏洞,或者操作系統和網絡協議的功能不完善。拒絕服務的內容一般包括服務程序的相應、CPU、路由設備等。(五)網絡結構安全計算機網絡是一種網間結構,是由多個局域網組成的龐大的網絡系統,能夠為用戶提供豐富的網絡資源。在這個網絡系統中,每一臺計算機都是與系統中的其他計算機相互連接的,因此信息可以通過這個網絡進行層層的傳輸,最終送達目的地。在這一過程中,信息不僅僅是在兩臺計算機終端之間傳輸,還要輸送到網卡中,有時信息也會在傳輸的過程中被以太網上任何一個節點所截取。黑客就是利用這一原理,對計算機進行了入侵,從而獲取了大量的數據包,在通過計算不同節點之間的關系,對數據包進行解碼,最終獲取重要的用戶信息。
三、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護措施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護是有效預防上述網絡安全問題的途徑,是確保網絡環境安全的必要手段,也是當前計算機運行和操作中亟需解決的問題。由于上述這些安全隱患都具有極大的破壞性,一旦計算機出現這些安全問題時,很難進行有效的補救,因此在問題發生前就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是最有效的保護手段。當前常用的網絡安全防護措施有防火墻技術、防病毒技術、數據加密技術、入侵檢測技術和網絡監察技術等。
(一)防火墻技術防火墻技術是網絡安全防護中最常用的技術之一。防火墻的作用原理是在用戶端網絡周圍建立起一定的保護網絡,從而將用戶的網絡與外部的網絡相區隔。防火墻技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阻擋外部的入侵,同時還能避免系統內部對外部網絡進行非法的訪問。簡單的來說,防火墻就是在內部系統和外部網絡之間建立起了一層保護層,在這個保護層中有各種各樣的硬件和軟件設施,能夠區分用戶內部網絡和外界網絡、公告網絡等。防火墻通常包括訪問政策、驗證工具、數據包、應用網關等幾個部分。任何外部的訪問都需要經過這幾個部分的驗證后才被允許。而無法通過防火墻驗證的訪問則被限制在了防火墻的外部,這樣就能在最大限度上防止黑客和病毒的入侵,篩除非法的訪問,避免網絡內部的信息被隨意的篡改。最開始的防火墻技術是為了避免internet網絡中的不安全因素,當前這種技術已經在局域網和互聯網中進行了廣泛的應用,成為了最為基礎的網絡安全保護設施。
(二)防病毒技術正如上文所說,計算機病毒是危害性最大的網絡安全問題,因此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范應當引起重視。計算機病毒具有傳播快、影響范圍廣的特點,給其防范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最常使用的防病毒方式是安全防病毒的軟件。防病毒軟件根據功能可以分為網絡防病毒軟件和單機防病毒軟件兩種。網絡防病毒軟件主要是針對在聯網狀態下進行傳播和入侵的病毒,強調的是對網絡病毒的防范,能夠在網絡病毒入侵計算機的起始階段就檢測出這一病毒,并對其他終端進行保護,防止病毒的進一步擴散和蔓延,將病毒的破壞作用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單機防病毒軟件主要是針對在不聯網狀態下傳播的病毒。單機防病毒軟件通常指計算機生產過程中廠商在CPU中安裝的安全防護設施,能夠對單機狀態下的CPU進行保護。
(三)數據加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是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一種安全防護措施,也被成為密碼技術。它的作用原理是將加密算法與加密密鑰結合起來,從而將明文轉換為密文,在計算機之間進行數據的傳輸。這一技術的應用時間并不長,但安全保護的效果卻十分有效。數據加密技術能夠將重要的信息以密碼的形式進行傳播,即使在傳播的過程中被攔截,攻擊者也無法讀取信息的內容,從而有效的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
四、結語
計算機的應用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信息的安全隱患。為了確保一個安全、良好、有序的網絡環境,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對網絡中的安全問題進行預防和排除。為此,相關的研究人員要加大計算機安全措施的研發,為計算機的應用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陳健瑜.計算機網絡安全的分析與防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05):15-17.
[2]魏瑞紅.關于高校圖書館網絡安全防范的思考[J].法制與經濟(下旬).2010(04):45-48.
[3]鄭晶.計算機軟件漏洞與防范措施研究[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10(02):22-25.
[4]王曉楠.計算機網絡安全漏洞的防范對策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03):125-126.
[5]王希忠,郭軼,黃俊強,宋超臣.計算機網絡安全漏洞及防范措施解析[J].計算機安全,2014(08):48-50.
[6]馮永健.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漏洞分析及防范對策[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5(05):49+52.
作者:李萌 單位:渤海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