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務多媒體維修管理研究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系統設計原則
1)安全管理與業務管理相結合在與電務作業管理等業務相結合的基礎上,突出電務多媒體維修管理系統的“安全”保障功能。通過點外上道報警、列車接近預警等功能,最大程度地預防事故的發生。2)流程管控與業務指導相結合在業務流程管控的基礎上,突出電務多媒體維修管理系統的“業務指導”功能。通過結合實時通話,以及現場照片、圖像的回傳,實現對現場作業及時、有效的了解和指導。3)通信、信息與物聯網相結合通過綜合運用集群通信、多媒體通信技術,工作流管理,以及二維碼、衛星定位、導航等技術,實現通信、信息與物聯網技術的有效結合。4)公網和專網相結合對于有條件的區域(如鐵路站場),采用自建網絡的方式,實現寬帶無線網絡的覆蓋。對于鐵路區間,可采用運營商的3G或4G網絡,實現寬帶移動網絡的覆蓋。5)與既有系統相結合與既有的作業調度信息系統、微機監測系統、模擬電臺等實現互聯互通,充分利用既有系統提供的作業管理、設備管理、行車信息、安全報警信息。6)大數據分析技術的運用通過對設備維修、安全報警、人員定位、導航軌跡等數據的分析,實現對設備和作業管理質量的評估,以及設備定位、行走路線等信息的更新與校正。
2系統總體架構
系統總體架構如圖1所示。為了獲得更好的用戶體驗,系統為桌面和手持終端開發了APP,因此系統采用C/S架構。系統架構主要包括3個層次。1)呈現層主要包括調度終端和手持終端,終端包括調度通信與作業管理兩個功能模塊。調度終端采用PC+Windows平臺,主要提供作業調度、設備管理、多媒體通信、遠程視頻支持、電子地圖、移動終端定位與軌跡顯示、違章報警、軌跡記錄與顯示等業務功能。手持終端采用安卓平臺,提供作業管理、設備管理、多媒體通信、視頻上傳、圖片上傳、臨時作業處理、衛星定位、安全預警、違章報警等業務功能。2)業務層業務層主要包括調度通信和信息管理兩個子系統,分別完成通信和信息兩大功能。調度通信子系統采用IMS架構,包括終端接入、調度業務、媒體處理、錄音錄像等服務,提供集群呼叫、視頻上傳、錄音錄像等業務。信息管理子系統的功能包括以下內容。a.接收生產調度系統的作業信息,并且向終端下達作業任務。b.接收并記錄終端的定位信息,進行報警邏輯分析,并且向固定終端轉發定位和報警信息。c.接收微機監測系統的行車信息,進行報警邏輯分析,向終端發送報警信息。d.接收無線接入系統的網絡輔助定位數據,作為終端衛星定位的補充。3)管理層管理層采用C/S架構,包括網管服務器和網管客戶端。管理層主要完成系統各設備的配置管理、告警管理、故障跟蹤與分析、軟件升級、數據維護與升級等功能。
3系統特點
1)靈活的多級部署方案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地在電務處、電務段、車間、工區等實現多級部署應用。2)終端綜合定位技術采用GPS與網絡輔助定位技術相結合,實現有效的終端和人員定位。3)良好的網絡適應性適應各種基礎網絡,包括WIFI、3G、4G等網絡環境。4)關鍵設備冗余對于集群調度服務器,采用雙機熱備冗余的方式,實現高可靠性。5)故障弱化機制系統支持傳統集群系統的DMO(直通模式應用)應用,通過事先設定的通信參數,終端可以在網絡失效的情況下,仍然能夠實現一定范圍內(2km)的群組通信。6)多種地圖展現方式對于站場區域,一般形狀比較狹長,并且形狀和走向都不規則,因此采用實景地圖與站場示意圖相結合的方式。當需要精確定位的時候,可采用實景地圖;當需要查看站場全貌的時候(如設備管理界面),可采用示意圖;用戶可以方便地在兩種地圖間切換。
4系統部署及應用
系統支持在電務處、電務段、車間、工區4級部署各種終端,完成作業調度、維護管理、現場作業等功能,如圖2所示。由于電務作業主要由電務段管理,同時電務段作為系統維護與管理的責任主體,因此系統業務服務器主要部署在電務段一級,電務處部署存儲服務器作為各電務段的容災備份。
5工程實施
本系統工程實施主要包括以下步驟。1)地圖測繪包括站場實景地圖的測繪,以及站場示意圖的制作。為了獲取精確的軌道及設備地圖,需要采用高精度衛星定位系統對站場內部進行測繪和標定。2)基礎網絡的測試和驗證設備安裝前,需要對有線網絡通信質量,以及站場及鐵路沿線的無線網絡(WIFI、3G、4G等)覆蓋情況進行摸底測試,發現問題,及時采取補盲等措施。3)設備安裝與調試包括服務器以及終端的安裝與調測。4)相關系統接口調試包括與微機監測系統以及生產調度信息系統間的接口調測。
6總結
電務多媒體維修管理系統,作為電務維修作業管理的“最后一公里”管控,起到了在線防護、集群對講、作業監控、數據采集、現場指導的作用,在電務維修作業管理的信息化、標準化、規范化、精細化以及作業安全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付海燕蔡紅標郝增兵單位:武漢鐵路局電務處北京佳訊飛鴻有限公司